倍可親

【牛導懷舊】 回首抵埠之初

作者:hike-toronto  於 2012-1-19 16: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去年年中,牛導寫過一篇《牛導談移民》(2011-07-07),主要是彙報自己移民的成因與動機。

http://blog./hike-toronto/user_blog_diary.php?did=88662
http://blog.51.ca/u-238812/2011/07/07/105/
後來,記不清是哪一次健步活動中,健友【Akiko】老師(因為根據我們的隊規,不打聽任何有關工作,家庭,個人資料等私人信息,所以,那時牛導不知道 【Akiko】老師任職於名揚多倫多和密西沙加的【Evergreen學院】),跟我談起此文,就講,「托爾斯泰說,幸福的人都相似, 不幸的人, 各有不同。中國移民的動機,也就大致那些種。但大多忽略了或沒有考慮正確或低估了移民后的真正艱難的生活,尤其是新移民剛抵埠之初。正所謂書到用時方恨 少,是非經過不知難!」 【Akiko】老師的話,老實講,當時是撥動了牛導的心弦的,只是礙於虛榮和健步路上匆忙就沒有延續下去。當時牛導還回憶起大學里一個促狹鬼依託爾斯泰名 言捏造的話:「幸福的人總使他人幸福,不幸的人老讓他人不幸」。後來打尖的時候,牛導躺在草地上,自己移民之初的幾個片段,就交錯在腦海里上演。

我們那撥移民,畢竟當時國內改革開放之初,個人財富足以支撐留學或移民的,真是寥若晨星(當然就是現在,真正捆著金磚來移民或留學的也是少數,大多 數人還是要靠在多倫多本地賺錢或就業)。當時能支付得起護照(我是一本花了近萬元人民幣+鐵關係,不比現在,150塊人民幣+15天,一切搞定,不承認大 陸政府進步了是不對的)和遷移安置費用(機票,購物,房租,置備新家等等)的人,就很了不起!我們那時新抵埠能有純存款一萬加幣的家庭,就是很驕傲的了。 所以,往往一下飛機,就急於找工作!反正牛導後來聽到有人下飛機后,不慌找工作,先把加拿大的山光水色玩個遍,那是感到心裡很佩服或不可思議的,因為牛導 信奉的是:「養家糊口,男人天職!十天太久,只爭朝夕!」

抵埠的當天晚上,已經快到深夜了,在朋友家吃了飯,就去朋友預租的房間,朋友已經提前撿了2個人家棄置的床墊。我記得在走的路上,一個白人女人坐在 她家門前跟我們打招呼 「Hi!」 我心裡想,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終於在真正使用英語的土地上有用武之地了,就熱情地 「Hi」 回去!這下把俺那苕媳婦嚇壞了:「你怎麼能隨便跟老外女的 Hi 呢。」 我說:「《英語900》就是這樣教的。咋地啦?」 「你咋知道她不是個妓女?」 「哪來那麼多妓女!你那階級鬥爭的弦綳得也太緊了吧。」 「同志,這是在資本主義的土地上。」 「資本主義咋地啦?那麼多高官厚祿,全中國人民都知道把自己的親骨肉孩子送到國外留學,他們咋不怕妓女啊。資本主義不好,你花盡所有錢財,費盡千辛萬苦投 奔而來個鬼呀!」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俺就起床了,想去到朋友家取經:怎麼賺到錢!朋友一見到我去了,就笑了:「咋啦,睡不著啊,是倒時差呢還是著急賺錢啊?」 俺說:「賺錢!」 那朋友撓了撓腦袋:「你能幹什麼呢?資本主義的錢不好賺啊。又沒有人付錢你寫大批判稿子。有的報紙付稿費,你的英文估計沒人付錢。搞其他的,你又沒有加拿 大 License,又沒有北美工作經驗,又沒有國外文憑。。。」  俺一聽到這裡,真是人的骨頭馬上縮短3寸!好像骨髓都被抽空了,人差點站不起來:「那不行,一家人要嚼糧食的呢。」 朋友說:「兄弟,不騙你,您離開了社會主義祖國,投奔了資本主義,您那錦衣玉食的日子就到頭了! 你要手頭銀子充足,就去讀個書或考個 License 什麼的。銀子不夠,急於賺錢,那就只有先干勒脖工再說。」 咱就纏著朋友介紹 「勒脖工」 的情況。朋友後來帶俺去了東區唐人街,正東南角的那家超市。去之前,俺心裡還很激動:就要到多倫多號稱是「香港銅鑼灣」的所在了。因為俺在國內時就收藏過 一套《世界唐人街》,上面說多倫多東區唐人街就好比「香港銅鑼灣」。在 Broadview 一下車,俺心裡就涼了半截:這麼個銅鑼灣法呀! 進得超市,明明那超市門口貼著「肉部雜工」 召請條,人家一看牛導戴一副眼鏡,弱不禁風的模樣,根本就扛不起半邊豬,還不會講廣東話,馬上改口:「不請人啦,走開啦。」 後來又去了兩家,也是如此。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到剛住了一天的家裡。一整天,一點食慾都沒有:「當年意氣風發,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主,轉瞬間成了個廢 物!連個勒脖工都找不到,一家人咋辦呢。」 後來年輕、善良而美麗的來自廣東的房東太太成了俺移民多倫多的貴人,就勸俺:「不慌哪,等我先生回來幫你想想辦法啦!」

後來,他先生介紹牛導去了 Yonge 街上一家台灣人開的鞋店,風流韻事倒是有一樁,但就是找工沒結果,晦氣。好心的房東又告訴我去一家加油站碰運氣。剛好那裡幾個加油員扎幫子跟老闆賭氣辭 職,我就被老闆留下了:終於找到了第一份「勒脖工」。為了錢,牛導連續幹了整整23天!每天8~10小時!後來,老闆又招到一個人,就終於安排牛導休息一 天,房東太太見了,就說:「走走走,2家人一起去湖邊玩玩啊,老悶在家不悶死人啊。」 等到了湖邊,她們把涼席一鋪好,牛導倒頭就睡著了!一直睡到日西斜,被她們叫醒回家。其他的勒脖之苦,等牛導不用再為錢著急了的時候,牛導再寫個系列連載 出來。。。

後來,就不停「打工+上學」,移民的路才慢慢越走越寬廣。。。有次【Akiko】老師帶了她的朋友,也是她的同事,【Wendy】老師,都一起在密 西沙加的【Evergreen 學院】工作,一起來參加《健步多倫多》健身活動。健步路上,牛導就把這些經歷跟她們2位老師聊了起來,想反思一下,請她們把把脈,聽聽她們的專業診斷意 見:牛導走了那些彎路,新移民的適應之路怎樣可以更簡捷,難度更小一點。

【Akiko】老師說,「不論對誰,移民生活肯定具有極大挑戰性。即使是歐洲人移民到北美,也有問題,只是程度上輕很多而已。對於我們中國移民而 言,困難更多,挑戰性最為巨大。因為我們的社會法律體制,習俗傳統,語言文化等等都是南轅北撤。好在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大多數人習慣了接納新移民的社 會生活,歧視新移民的現象基本沒有,更重要的是政府很重視新移民的安置和再就業問題。問題是,很多政府資訊和資源尚未被很多新移民有效利用。比如,很多我 們大陸的新移民,要麼長期在就業門外瞎轉悠,苦苦不得其門而入;要麼找到所謂勒脖工后,圖省事,長期安於現狀。比如,我工作的 【Evergreen 學院】是一所加拿大註冊的職業培訓學院,校園區(campus)分佈在多倫多downtown,士嘉寶,和密西沙加。我們致力於協助學生申請政府資助;鼓 勵新老移民通過快速而有效的學習,得到加拿大認可的證書,增加加拿大工作經驗和各種面試技巧,幫助移民朋友找到合適自身的專業工作,儘快融入加拿大社會, 不再為「勒脖工」苦惱。我不是歧視 「勒脖工」,我是說,我們在國內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有很多人還有很好的工作經驗,就只是需要簡單地 fill up some gap,就能跨過移民人生的這道坎,我們的就業面就寬廣很多,我們的移民生活就能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也就是說,我們在人生的難關面前,只需要有人輕 輕地扶一把,或者找塊墊腳石,或是跳板,或是橋樑,或是一葉扁舟,跨過這條溝坎,我們前面的人生就是一片嶄新的草坪和陽光!比如在我們學校就讀過的一位中 國同學,也是新移民,抵加1年半,學習社工課程后,3個月就在華人社區服務中心找到了工作!他個人開心了,家庭也穩定了!還有讀醫療辦公室助理的同學,幾 乎全部在實習期間內被實習僱主雇傭了。」

【Wendy】老師進一步解釋說,她們密西沙加的【Evergreen 學院】的課程都是有意識地專門針對就業市場和新移民的自身狀況和特定條件設置的,尤其諮詢和聘請很多加拿大政府和教育就業專家為新移民「量身定做」很多就 業課程和程序,特別就業一塊,保持對市場的動態追蹤,始終處於前沿陣地,這就是【Evergreen 學院】的學生的就業率能保持超高的原因所在。比如文憑課程,包括幼教助理,私人護理,社區工作者,電算化會計,藥劑師助理和醫師行政助理等,我們都 100%保證實習,還針對各個專業提供求職技巧。所以大多數學生3個月內找到工作。我們還幫助學生申請政府的免費資助, 如第二職業(Second Career), ODSP, 等等。我們學院也經常舉辦講座給願意通過學習改變生活現狀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諮詢。牛導,您碰到這方面有問題的移民,可以給他們多一個選擇啊,我們的網址 是: http://www.evergreencollege.ca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9: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