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史上最嚴厲」的單方面制裁伊朗法案,在政治和經濟上對伊朗加緊施壓。而近日,美國和以色列媒體又紛紛猜測,美國正向伊朗近海增派海軍部隊,對其施加軍事壓力。尤其是大型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編隊已經完成了針對性部署,對伊朗形成「合圍之勢」。
兩棲艦隊「一石二鳥」
據保守派媒體《美國日報》網站7月5日披露,目前,美國已經在伊朗周邊海域部署了包括航母、大型兩棲攻擊艦在內的多支艦隊,上萬名海軍士兵和陸戰隊員已經就位,對伊朗形成了海上合圍。
消息稱,一個美國海軍「准航母戰鬥群」已經抵近伊朗近海。該艦隊包括3艘大型戰艦,其中「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拿騷」號(LHA-4)不僅可搭載 3000海軍陸戰隊士兵實施登陸作戰,其長甲板還可供6架AV-HB「海鷂」攻擊機起降。此外,在4架AH-1W「超級眼鏡蛇」艦載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拿騷」號上的12架CH-46「海騎士」和 CH-53「海種馬」直升機可向目標區域快速投送部隊。而編隊中的「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梅薩·維德」號(LPD19)也可搭載800名陸戰隊員,另一艘「惠德貝島」級兩棲船塢登陸艦「阿什蘭」號(LSD48)則可搭載400名陸戰隊員和102名可滲透敵後進行特種戰的突擊隊員。如果消息屬實,這3艘大型戰艦堪稱兩棲突擊登陸戰的「豪華陣容」。
雖然公開報道顯示,這支美國兩棲艦隊目前最感興趣的還是收拾索馬利亞海盜,但以色列戴伯卡情報網認為,部署強大的兩棲艦隊是美國政府近幾個月加強「波斯灣-紅海-印度洋」區域軍事存在的直接體現。另有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大型兩棲艦自持力強,可裝備小型巡邏艇和直升機,控制大面積海域,適用於反海盜任務;另一方面,它們也可以像以色列媒體分析的那樣「暗渡陳倉」對伊朗形成威懾。
航母編隊要與以軍聯手
除了龐大的兩棲艦隊,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似乎也在「劍指伊朗」。據美國合眾國際社6月30日報道,以色列媒體暗示,「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后,同以色列進行了秘而不宣的聯防反導軍事演習。
以色列媒體還宣稱,「杜魯門」號上的60架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在內蓋夫沙漠內的以色列空軍基地進行了模擬轟炸演練。另據以色列戴伯卡情報網分析稱,下轄12艘軍艦的美國海軍「杜魯門」航母戰鬥群正在阿拉伯海游弋,緊盯著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最大海軍基地——恰赫巴哈爾港,因為該基地中部署有大批伊朗特種作戰部隊。
對於美國和以色列的動作,美國《科羅拉多日報》7月1日刊文指出,雖然美國國防情報局局長羅納德·伯吉斯今年年初就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伊朗進入了擁核的最後階段」,但美國和以色列高層還是想在伊朗造出核彈之前,展示軍事力量威懾伊朗。只是這種炫耀武力的方式很可能引發伊方誤判,進而直接導致衝突, 「美國和以色列的領導人必須明確認識到這一後果」。
美伊鬥法都不示弱
針對美國最近的軍事動作,伊朗方面也毫不示弱。伊朗法爾斯通訊社7月4日披露,伊朗海軍司令哈比布拉·賽義里已經表示,「伊朗海軍的使命不僅僅局限於戰時作戰,現在我們每天都在波斯灣和阿曼海巡航,通過空中、海上和水下各種方式監控和跟蹤任何外國力量的行動。」
另據伊朗電視台新聞網7月5日披露,伊朗地面戰部隊指揮官埃米爾·帕烏德斯坦稱,「伊朗對國產先進導彈的性能非常自信,它們能命中任何目標。」他強調,伊朗導彈的精度已經得到大幅提升。伊朗軍隊和政府官員都曾警告說,伊朗一旦遭到美國或以色列的襲擊,就會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32個軍事基地和以色列及美以在全球的利益作為攻擊目標,並且還會關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霍爾木茲海峽。
有分析指出,美國加強在伊朗周邊海域的軍事力量,就是想對其造成軍事壓力,配合經濟制裁,迫使其棄核。但是伊朗方面從目前看很難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並可能依靠遠程導彈戰、海上封鎖戰加以反制。尤其是美國已經通過單方面制裁伊朗法案,如果再向其施加軍事壓力,勢必引發伊朗更為激烈的反彈,不利於伊朗核問題的政治解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