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西施和范蠡愛情的傳說,只是人民美好的願望(原創)

作者:小康人家  於 2014-4-28 23: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7評論

       蘇州始建於公元前514年,當時的吳王闔閭下令伍子胥督造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城池,史稱「闔閭大城」。伍子胥採用易經八卦原理建造了一座固若金湯的城池——兩千五百年後當我登上盤門城樓依舊能感受到那時獵獵的西風、高聳的城牆、飄揚的旗幟,以及永遠湮沒在歷史中的迴響——城高十五米,磚石嚴絲合縫,城垛一望無際,將士可以居高臨下向敵人投射弓箭。假如第一層門被攻破,等待敵人的不是勝利的歡呼,而是滔天的洪水——這個叫做「瓮城」的內城,一旦被敵人攻入,將士們就會拉起水閘,水淹三軍,正應驗了「瓮中捉鱉」的含義。由於水陸相通,即使最後敵人兵臨城下,吳國的將士們依舊可以從容地從水路遁走,讓敵人無計可施。

  然而吳國的最終命運是政亡人息,身死國滅,成就了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越王勾踐。後世的史家對此的解讀是再堅固的城堡也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民間可沒有這麼複雜的想象,耳熟能詳的傳說是勾踐的卧薪嘗膽,最終三千越甲可吞吳,以及那一段有關西施的香艷傳說。

  越國第一美女西施被送到吳國服侍吳王夫差。美色當前夫差饒過了勾踐,美色當前夫差放棄了朝政,美色當前夫差誤殺了伍子胥,美色當前夫差居然用越國進貢的蒸過的稻種種植,導致顆粒未收,造成了全國大飢荒,餓殍遍地,民不聊生。美色當前夫差毀了自己的國家。在這種紅顏禍水的古老橋段面前,西施柔弱的身影擔負了太多的歷史罪孽,同時也過分地拔高了西施的歷史功績。諷刺的是,作為勾踐復國一大功臣的西施,最後卻是被家鄉來的官員沉死水中,因為她的命運已經與「亡國」二字相連,為新興的霸主所忌!

  真實的歷史就是這麼赤裸裸。然而後人的記憶中,總是西施與范蠡泛舟太湖的美景,夕陽西下,水天一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人性都是善良的,《浣紗記》中這溫情的一幕讓人流連,然而當我看到作者梁辰魚為蘇州崑山人士時,我還是感受到了一份溫潤、一份大氣、一份對真善美的追求。是的,對於曾經傷害過吳國的西施,蘇州的百姓沒有一絲仇讎,他們並不計較,只是覺得她蠻可憐,讓人疼惜,於是在越國讓西施香消玉殞的同時,吳國的後人們卻建起了西施洞、西施宮、玩月池、吳王井來祭奠這一個靈動的姑娘,來安放她無以遁逃的靈魂。或許,蘇州人性格中的婉約,蘇州城歷史中的厚重,那一份人文關懷,那一份文化品格,那一份見識和度量,就是濫觴於此吧。

歷史上是否真有個一個西施,禍害了吳國。當前史學界存在很大的爭論。很簡單。早於吳越爭霸200多年的管子已經在他的著作《小稱》篇中說道:「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莊子》的記載是:「西施病心而矉(即顰字)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走。」這個記載又比吳越爭霸早了100年。顯然,這裡提到的西施是對美女的泛稱。而查遍史記,都看不到有西施的名字。在吳越爭霸時最早出現西施的名字是在東漢年間,東漢時的兩部野史《吳越春秋》和《越絕書》。注意,這是野史而不是正史。而且都是作者引文,今存的這兩本書中也沒有西施的記載。

連西施有沒有這個人都是疑問,西施和范蠡的戀愛更是荒唐。據最早出現范蠡和西施相愛的是《吳越春秋》。大約公元前485年前後,越決定向吳送美女,越王派善看相的人到各地查訪,在苧羅山,物色到兩個賣柴的女孩子。後來為了烘托范蠡與西施的愛情,就變為范蠡去訪尋,兩人在溪邊邂逅,西施眉黛含春,梨花帶雨,范蠡一見鍾情,不能自拔。暗定終身(范蠡生於公元前536年,當時已50歲出頭,西施大概也就17歲)。越滅吳時是公元前473年,范蠡意識60多歲的老頭子,而西施僅29歲。就在吳越春秋中也未提及范蠡與西施共同泛舟出逃。關於誰護送鄭旦和西施去吳國,各個野記也不相同,有的說是文鍾,有的說是范蠡。更荒唐的居然從越國到吳國區區200華里。走了3年,還生了一個孩子。到達現今嘉興南部一百里處時,這個嬰兒剛滿周歲,能夠開口說話,於是路邊的亭子被當地民眾叫做「語兒亭」。顯然太離譜了。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范蠡在滅吳之後,不留戀功名。他急流勇退,離開越國,「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異姓,適齊為鴟夷子皮。有人因范蠡改名為鴟夷子皮,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的,但為什麼不可能是因西施也是被裝入鴟夷子皮沉入江中的? 范蠡很同情西施並紀念她。故以此名以表懷念。所以並沒有共同泛舟太湖外逃。史記的記載,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可見范蠡是和自己的家庭在一起的。沒有提到西施。

總之,人民對於這位美女,捨不得她沉江而死,要幫她找一個出路,除了范蠡,還能找到誰???文鍾? 被越王勾踐殺了,勾踐? 傳說正是勾踐的老婆把西施沉江的(而且據說就沉於蘇州帶城橋,原名袋沉橋,以皮袋沉西施之處)。這樣陰錯陽錯,就硬把西施和范蠡拉到了一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7 個評論)

回復 小辣辣 2014-4-28 23:44
有一定歷史依據。屬一說。
回復 shen fuen 2014-4-28 23:59
美好的願望是藝術創作的源泉, 藝術創作不一定要反映史實....
回復 paci 2014-4-29 00:14
謝謝有關這段精彩歷史的挖掘,受益匪淺。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回復 新鮮人 2014-4-29 00:23
作為中國四大美人之首,人們不願意看到她最後被自己報效的家鄉沉江而死。這個凄慘的結局很難被人民接受。甚至包括吳國的老百姓。但美好的願望和殘酷的現實一直是矛盾的。尤其是與政治有關時。我想范蠡的兔死狗烹之說。可能受到西施之死的啟發。
回復 kylelong 2014-4-29 01:09
任何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點評,因為人們都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
回復 瘋瘋顛顛 2014-4-29 03:01
西施的結局本來是明確的。《墨子》開頭就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沈」就是「沉」。按一般說法,墨子約生於公元前468年,死於公元前376年,應是關於西施最早的也是最可靠的記錄。後人引後漢趙曄的《吳越春秋》的逸篇對應,這逸篇在《吳越春秋》10卷之外,見於明朝楊慎的《丹鉛錄》,有「吳亡后,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鴟夷也就是裝伍子胥屍體的那種皮囊。《東周列國志》中沉西施是越夫人所為,說勾踐班師,帶回西施,越夫人讓手下偷偷引出,綁大石沉江中說:「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為?」後人因此發揮,並說是范蠡為避免勾踐成為第二個夫差而指使沉了西施。但是這個結果終是一個人民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出現了范蠡和西施相愛的故事。當然只能是出於傳說。不是歷史。

這裡特別要指出的是無毒不丈夫,夫差打敗了越國,但對勾踐留了一條生路。但是勾踐不僅是使用了美人計,尤其惡毒的是以蒸熟的種子提供給吳國,造成了吳國的大飢荒。最後水淹蘇州,滅了吳國。把稻種症熟后提供給吳國,使吳國發生了大飢荒。最後引太湖水沖入蘇州而進入了蘇州,使吳國人民遭受到極大的痛苦。都是勾踐所為,不應把責任由西施來負。勝者為王敗為寇。在史記里夫差只在吳太佰世家中有記錄。而勾踐卻單獨寫有勾踐世家。所以政治是最貥髒的。
回復 春到人間 2014-4-29 03:10
傳說中,越國勝利后,范蠡歸隱江湖,與西施浪跡天涯,做了神仙眷侶。善良的人們多麼期盼如此美好的結局,無錫蠡園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擁有如此結局么?
如果他愛西施,那麼——
若西施流淚,先濕的應是他的臉;
若西施悲傷,最苦的應是他的心。
如果他愛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廝守終生,直至地老天荒。
誰能想象,把自己心愛的人拱手讓出,送給他人,送給自己的敵人?
至少,我不會和這樣的人相愛。
回復 寒冬開梅 2014-4-29 04:16
春到人間: 傳說中,越國勝利后,范蠡歸隱江湖,與西施浪跡天涯,做了神仙眷侶。善良的人們多麼期盼如此美好的結局,無錫蠡園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擁有如此
既然是情人,卻又把情人主動送給敵人。這樣的情人能依靠嗎?? 所以這個編造的傳說並不美麗。
真正愛西施的人,應該還是吳王夫差。不愛江山愛美人。西施在吳國的十幾年,應該是她一生最幸福最風光的時候。越國沒有把西施當成人。先把她當作禮品,滅吳后又把她沉入江中。的確政治無比貥臟。
回復 華盛頓人 2014-4-29 04:36
寒冬開梅: 既然是情人,卻又把情人主動送給敵人。這樣的情人能依靠嗎?? 所以這個編造的傳說並不美麗。
真正愛西施的人,應該還是吳王夫差。不愛江山愛美人。西施在吳國的
最完整複雜大約是明朝梁辰魚寫的劇本《浣紗記》。梁辰魚是崑山人,《浣紗記》是崑腔早期奠基作之一。「浣」是洗滌,晉朝孔曄的《會稽記》中說,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於土城山,山邊有石,乃西施當年紗石。「」就是「浣」。到《浣紗記》里,開頭變成范蠡游春到蘿,在溪邊遇浣紗女西施,一見鍾情。越滅吳又在17年後,范蠡已近70歲,而西施才30多一些。正當豆蔻年華。也不太合情理。所以博主說是找不到其他人可以救西施,范蠡是唯一的選擇。才編造了西施范蠡相愛的故事。

所以按劇本《浣紗記》為此傳說的標準。那麼西施范蠡,雖然相差30多歲。居然一見鍾情,但又主動送給吳王。是有些不合情理。但傳說就是傳說,認真不了的。
回復 小康人家 2014-4-29 06:41
小辣辣: 有一定歷史依據。屬一說。
這是一個爭論的問題,自己根據歷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供網友們點評而已。
回復 小康人家 2014-4-29 06:44
shen fuen: 美好的願望是藝術創作的源泉, 藝術創作不一定要反映史實....
所以當明朝蘇州崑山人梁辰魚的《浣紗記》的演出,還是感受到了一份溫潤、一份大氣、一份對真善美的追求。
梁辰魚和《浣紗記》
http://big5.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5022
(出處: 倍可親)
回復 小康人家 2014-4-29 06:46
新鮮人: 作為中國四大美人之首,人們不願意看到她最後被自己報效的家鄉官員沉江而死。這個凄慘的結局很難被人民接受。甚至包括吳國的老百姓。但美好的願望和殘酷的現實一直是
政治的殘酷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確是很難克服的矛盾。
回復 小康人家 2014-4-29 06:48
kylelong: 任何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點評,因為人們都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
人民往往願意想得美好一些。因為這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一個傳說。
回復 小康人家 2014-4-29 06:50
瘋瘋顛顛: 西施的結局本來是明確的。《墨子》開頭就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沈」就是「沉」。按一般說法,墨子約生於公元前468年,死於公元前376年,應是關於西施最早的
謝謝瘋老的補充。西施其實擔負不了吳越爭霸時的罪責。
回復 小康人家 2014-4-29 06:53
春到人間: 傳說中,越國勝利后,范蠡歸隱江湖,與西施浪跡天涯,做了神仙眷侶。善良的人們多麼期盼如此美好的結局,無錫蠡園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擁有如此
我同意女性大概不會喜歡這種愛情。但中國以前的話語權一直由男性掌持。
回復 小康人家 2014-4-29 06:54
寒冬開梅: 既然是情人,卻又把情人主動送給敵人。這樣的情人能依靠嗎?? 所以這個編造的傳說並不美麗。
真正愛西施的人,應該還是吳王夫差。不愛江山愛美人。西施在吳國的
我同意女性大概不會喜歡這種愛情。但中國以前的話語權一直由男性掌持。
回復 小康人家 2014-4-29 06:54
華盛頓人: 最完整複雜大約是明朝梁辰魚寫的劇本《浣紗記》。梁辰魚是崑山人,《浣紗記》是崑腔早期奠基作之一。「浣」是洗滌,晉朝孔曄的《會稽記》中說,勾踐索美女以獻吳
《浣紗記》還是很動人的。是以范蠡和西施的愛情為主線來寫述吳越爭霸這一段歷史。但他的美人計是他將自己美麗無雙的戀人西施進獻給吳王。這一點恐怕很難被現代女性所接受。
回復 shen fuen 2014-4-29 07:43
小康人家: 所以當明朝蘇州崑山人梁辰魚的《浣紗記》的演出,還是感受到了一份溫潤、一份大氣、一份對真善美的追求。
梁辰魚和《浣紗記》
http://big5.backchina.com/forum.p
Good!  
回復 解濱 2014-4-29 10:05
學習了。 我認為西施其實是恨范蠡的,但提不出任何歷史依據,只是根據自己的推理進行判斷。
回復 解濱 2014-4-29 10:06
春到人間: 傳說中,越國勝利后,范蠡歸隱江湖,與西施浪跡天涯,做了神仙眷侶。善良的人們多麼期盼如此美好的結局,無錫蠡園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擁有如此
完全同意! 這也就是我說西施狠范蠡的原因。 不過這只是推斷而已,沒有史書上的依據。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0: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