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虎頭日記(15)貓鼠話移民

作者:石竹苑  於 2011-5-30 11: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虎頭貓|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8評論


虎頭日記(15)貓鼠話移民

 

那一回在岳陽樓,虎頭和金毛鼠白玉堂曾有過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當然是在屋脊上比武過招之後,當時的情景那真是:

 

鋒刃如霜,飛花似雪,秋風蕭瑟,夜色如水,只見月影中兩個身形在空中翻騰飄舞,卻不見刀光劍影,不若生死之博,更似激情探戈。罷了,咱不是寫武俠小說,還是言歸正傳吧,比武之後,虎頭和金毛鼠並肩坐在窗前月下。

 

「你還是走吧。」虎頭說道。

「給我一個理由。」

「為了安生過日子。」

「這裡有我奮鬥多年的事業。」

「官府早晚要收拾你。」

「去哪裡?」

阿麥瑞殼國,你大哥鑽天鼠盧方已經去了牛腰市。」

「聽說阿麥瑞殼國在鬧飢荒,經濟危機,日子不好混嘞」

「可是你留下來,還能睡個安穩覺嗎?」

 

白玉堂手裡反覆把玩著一隻玉佩,沉了一會兒,說道,

「聽說肯那大國也不錯,我二哥徹地鼠韓彰發電郵說聞褲襪市的鼠窩老貴了。」

「要不然就去稀泥市,移民去那裡的兄弟也不少。」

「我二哥有手藝,辦的是技術移民,現在搞裝修,在那邊混得還不錯。」

「你白玉堂天資聰慧,有商業頭腦,又有資金,辦個投資移民,繼續做生意唄,搞搞房地產,買個連鎖店。」

「要不然咱們一起走吧。」

 

聽白玉堂此言,虎頭低下頭沉默不語,金毛鼠又跟了一句:

「虎哥,你早晚也得走哇,你這身官衣還能穿多久?早尋個退路才是啊!」

「出去了,就得自尋貓糧啦。」

「自己動爪兒唄,虎哥,咱這麼大的家業都舍下了,你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要說也是,這金毛鼠白玉堂原來被稱作錦毛鼠,因為他在那陷空島上經營遊樂場,又是挖煤,又是開發房地產,有錢了以後在身上刷了層金粉,也就改稱金毛鼠了。想他白玉堂多年的辛苦勞作,絞盡腦汁,拚命斂財才有今天的成就,現在要他拋下家業,移民到海外,著實不易。

 

白玉堂抹了一下鬍子,說道:

「咱一家大小移民出去還好說,最牽挂是撇下老娘身邊沒人照顧,不放心吶,要不讓小子們先去留學,在那邊安個家?」

「老弟你沒聽說嗎?出去的小留學生都被稱作流血生,你能放心?我看你還是先過去安頓好再把老娘接出去,不就行了。」

「聽說那邊的貓鼠和咱這兒的叫聲兒都不一樣,搞不懂是啥意思。」

「管他呢,他叫你也叫,誰的叫聲大誰就是老大。」

「嘿,那不是跟叫春差不多了嗎?」

「真啰嗦,不叫你能有春嗎?等著母老鼠自己送上門來啊?你的那一窩鼠崽子是哪兒來的?」

「嘿嘿,咱是怕帶出去的這一窩鼠崽子們不適應外邊的環境。」

「我說白老弟,你真是瞎操心,你那幫鼠崽子個個都是鼠精,到了那邊還不是好比豬八戒掉進泔水缸~~~足吃足喝啊。」

「那倒是,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咱金毛鼠就能伸展開拳腳,刨出一番事業。」

「對呀,以你的才幹和闖勁,哪裡不是樂園啊,何況你白老弟心氣高,從來不靠人施捨,白手起家,靠的還不是你自己的實力。」

「沒錯,要創造鼠輩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金毛鼠白玉堂揮了一下拳頭。

 

就這麼著,金毛鼠一家辦了移民,收拾了細軟,兌換了金條,離開了陷空島。

 

 

下一回,接著講金毛鼠一家的移民生活。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yulinw 2011-5-30 11:53
   期待虎頭的金毛鼠一家的移民故事~~
回復 ofox 2011-5-30 14:02
等下回
回復 方方頭 2011-5-30 15:30
妙啊,喵!
回復 石竹苑 2011-5-31 04:18
yulinw:    期待虎頭的金毛鼠一家的移民故事~~
  
回復 石竹苑 2011-5-31 04:18
ofox: 等下回
  
回復 石竹苑 2011-5-31 04:18
方方頭: 妙啊,喵!
  
回復 BL_518 2011-6-4 02:41
忽悠的還像那麼回事~~~~~
回復 石竹苑 2011-6-5 06:25
BL_518: 忽悠的還像那麼回事~~~~~
嘿嘿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2: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