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馬立誠封筆13年再論中日關係

作者:ryu  於 2015-7-8 17: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他山之石|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7評論

關鍵詞:馬立誠, 共識網

曾任《人民日報》評論員、主任編輯、《中國青年報》評論部副主任的馬立誠先生,今年已近70歲。上月11、12日,老馬打破長達13年的沉黙,前來日本在東京的國際新聞記者和世界媒體之窗口的「日本記者倶樂部」與日本最大的大學「日本大學」連作了兩場演講: 中日和解是對二戰結束70周年最好的紀念。
 

 

前天7月6日,中國國內的《共識網》於頭條刊發了馬立誠封筆13年後再論中日關係的新作,並全文刊載長達三萬字的原文。
特作若干章節選輯如下,以讓海外識者了解。
標籤 馬立誠,共識網

 
--保釣先鋒殷敏鴻的來信
  最近40年,中國大陸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島只有一次。那就是2004年3月24日七人登上釣魚島宣示主權,湖南人殷敏鴻是其中之一。七人乘坐漁船登上釣魚島,停留10小時之後被日本海上保安廳警察控制,用直升機運到沖繩拘押。經中國政府交涉,兩天後七人獲釋,飛回上海。由於這一事件給外交造成被動,此後中國大陸民間出海保釣被禁止。
  在釣魚島10小時,他們考察了該島的地形地貌、土壤、氣候、動植物生態以及建築遺迹,拍攝了一些照片(見殷敏鴻在共識網的相關文章)。
  2014年10月24日,殷敏鴻給我來信說:「我在20多歲年輕熱血的時候開始參與保釣多年。後來,隨著閱歷的增長和思考的深入,逐漸改變了以往一些民族主義思想,並寫下了一些心得……有一段時間,我曾經覺得自己越來越沒有底氣,越來越不是味道。我作為一個參與保釣多年,並且曾經沖在最前面的志願者,思想的轉變有一定代表性,也有一定說服力,我希望我自己的觀點和轉變讓更多的人知道,為促進中國的民族主義走向文明理性和改善中日關係盡一份綿薄之力,這也算是對自己的過去有一個負責任的態度。」
  殷敏鴻這些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中日兩國有關釣魚島歸屬的爭論十分激烈,兩國學術界都沒有百分之百的理據證明自己完全擁有釣魚島主權。當初周恩來和鄧小平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議,採取了擱置、迴避的態度,這是世界各國對這個問題保持中立的原因之一。但是,兩國媒體對於這一問題的報道,都只列舉有利於自己一方的證據,有意無意忽略有利於對方的證據,甚至火上澆油,導致兩國民族主義情緒加劇,這不利於釣魚島問題妥善解決。我們應該在了解己方依據的同時,也了解對方的依據,應該讓中國民眾了解事情的另一面,不然的話,人們會對自己的政府產生誤解,在某些時間節點上可能會指責政府「軟弱賣國」。
  殷敏鴻說,其實戰爭手段無法徹底解決釣魚島爭端。從中國國民利益出發,通過聯合國國際法院裁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可選途徑。中國一直重視聯合國,國際法院是聯合國六大機構之一。國際法院聲譽良好,判決結果對當事國有約束力。該法院成立70年來,解決了大批領土與海洋爭端,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白礁島之爭、英法海峽群島之爭、利比亞與查德的奧祖地帶之爭、柬埔寨與泰國的邊界領土之爭等。通過國際法院解決釣魚島爭端,有利於在國際上樹立中國維護和平、尊重國際法的正面形象,有利於提升中國國際地位。
  殷敏鴻的反思基於國家長遠利益考量的理性目光,值得國人思考。
  很多人支持殷敏鴻的意見。2014年12月5日,中國《參考消息》報報道,西澳大利亞大學珀斯美國-亞洲中心同一年11月下旬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多數中國公民認為聯合國是解決中日海上爭端的場所。這所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13年3月在北京和上海等五個中國城市進行了1400次當面採訪調查,然後寫出這個報告。報告說,60%以上的中國人認為,兩個國家應該在聯合國解決爭端。報告說,在中國「存在著沉默的大多數,尤其是在網路上」。查布認為,中國的網路論壇、博客充斥著民族主義聲音,常常使普通中國人的溫和觀點不容易被發覺,而外國媒體過於關注某些中國媒體,可能加深了中國好戰情緒正在興起的印象。
 
--記住兩個歷史
  提起中日兩國歷史關係,很多中國人記住的是日本侵華戰爭。這段歷史不應忘記,但只記住這段歷史是不全面的。我們應該了解兩個歷史:一是戰爭災難的歷史;二是和解合作的歷史。
  先看戰爭災難史。
  日本侵華戰爭使中國人民遭受深重災難,給中國人民的心靈造成了難以形容的創傷。
  戰後,在美國幫助下,日本原有體制進行了民主化改造。日本政府和日本主流社會對戰爭責任逐漸深化認識,選擇了和平發展道路。從1972年到2008年,日本政府與中國政府簽署四個重要政治文件,表達了對戰爭責任的反省。比如兩國政府1998年簽署的《聯合宣言》說:「日方表示,遵守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和1995年8月15日內閣總理大臣的談話,痛感由於過去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和損害的責任,對此表示深刻反省。」
  1995年8月15日內閣總理大臣村山富市在紀念二戰結束50周年時說:「我國在不久的過去一段時期,國策有錯誤,走了戰爭的道路,使國民陷入了存亡的危機,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為了避免未來重犯錯誤,我虛心地對待毫無疑問的這一歷史事實,謹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時謹向在這段歷史中受到災難的所有國內外人士表示深刻的哀悼。」
  村山談話確立了日本政府對戰爭的歷史認識,為後來歷屆日本首相確認和繼承。據中國媒體公開報道初步統計,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到2008年,日本政府就戰爭問題作了25次道歉,表示深刻反省。詳細可參見筆者著作《仇恨沒有未來》。
  2007年4月12日,溫家寶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在日本國會演講時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政府和日本領導人多次在歷史問題上表明態度,公開承認侵略並對受害國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對此,中國政府和人民給予積極評價。」2008年5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代表中國簽署的中日兩國第四個重要文件,即關於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對日本戰後堅持和平道路給予正面評價:「日本在戰後60多年來,堅持走作為和平國家的道路,通過和平手段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中方對此表示積極評價。」
  「兩國政府確認,在相互關係中,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1972年兩國政府《聯合聲明》的這句話,為兩國和平構築了基礎。
  近來,安倍政府對歷史的反思有所搖擺。安倍有時表示會全面反省歷史,有時又模糊地說「『侵略』的定義還沒有確定」。2015年3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日本演講表示,「正視歷史」和「寬容態度」是修復國家間關係的正確途徑,並且把德國反思戰爭罪行的經驗介紹給日本。2015年4月26日安倍訪美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羅茲說:「我們建議安倍首相採取與過去談話一致的形式,拿出建設性舉措,緩和地區緊張局勢。」29日,安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他提到了日本「深深的懺悔」以及「我們的行為使亞洲國家的人們飽經苦難」,「我將支持歷任首相在這方面表達的觀點」。安倍在講話中對歷史的反思是應當被肯定的,他沒有提到「侵略」,也沒有為侵略道歉是一個遺憾。
  再看和解合作史。
  最近幾年兩國關係陷入低谷,人們對兩國和解的正面歷史淡忘了、忽略了,或者故意不提。用周恩來的話說,六十年積怨和兩千年友好往來相比,畢竟是短暫的。兩國兩千年友好交往史,史書都有記載,這裡只說二戰以後的和解史。
  早在1952年,二戰結束不久,日本國會議員高良富等三人就應周恩來邀請,冒著違反日本出境法的風險,從蘇聯繞道來華,與中方簽署《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定》。
  引人注目的是1956年。這一年,梅蘭芳京劇團訪日演出成功,日本電影周在中國十個大城市舉行,北京為日本畫家雪舟逝世450周年舉行了盛大紀念活動。
  10月6日,日本商品展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開幕。這天上午毛澤東來到展覽館,看了一樓展品之後,毛澤東在休息室對兩國人士說:「這個展覽辦得很好。日本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日本人民是勇敢的、勤勞的、智慧的人民,我們希望同日本建立友好關係。」毛澤東又對村田說:「請向天皇陛下問候。」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戰後第一次向日本天皇致意。參觀完畢,毛澤東在題詞簿上寫道:「看了日本展覽會,覺得很好,祝日本人民成功。」(引自中國《黨史博覽》雜誌2009年11月號何立波文章。)
  毛澤東發表的談話,確立了中國對日外交的方向。
  1972年兩國恢復邦交之後,經貿往來井噴式增長。1972年中日貿易額為11億美元,2014年達到3500億美元,是1972年的318倍。
  1972年以來,日本民間企業開始對華直接投資。到2014年,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總額約為1000億美元。在華日系企業大約2.3萬家,前後總計僱用中國員工約1000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從1979年起,向中國提供ODA(政府開發援助)貸款。當時中國資金極為緊缺,ODA貸款是雪中送炭,體現了日方反省戰爭責任、幫助中國建設的誠意。從1979年到2007年總計28年,日本政府向中國提供ODA貸款36412億日元,摺合350億美元,佔中國接受外國政府貸款總額的40%。ODA貸款中,90%為低息貸款,貸款利率僅為0.79%至3.5%,償還期為30年到40年(中國國內銀行長期貸款利率為7%。世界銀行貸款利率為6.3%,償還期17年)。ODA貸款援建項目都是規模大、周期長、技術難度高的基礎設施項目,範圍遍布中國各地。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京秦電氣化鐵路,南昆鐵路,首都機場擴建,北京地鐵二期,上海浦東機場,武漢天河機場,武漢長江第二大橋,湖南五強溪水力發電站,海南、山東、安徽的高速公路項目,北京-瀋陽-哈爾濱的光纖電纜……大約160項重大工程。
  2008年5月8日,胡錦濤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講話說:「日本政府向中國提供了日元貸款,支持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能源開發、科技發展,為促進中國現代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日本各界友人以不同形式對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熱情幫助。對日本眾多友好人士為中日友好事業傾注的心血,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
  自1972年恢復邦交以來,日本是支援中國現代化建設出力最多的國家。既包括建設龐大的基礎設施,也包括建設像寶鋼這樣的現代化企業,還包括培養人才、提供技術、傳授管理經驗,以及幫助中國熟悉國際商業習慣、規則和理念等。包括容納巨量中國勞動人口就業。
  1978年鄧小平指示引進日本當代電影。從這一年10月底到1985年,中國先後引進放映了《追捕》、《望鄉》、《沙器》、《阿信》等諸多日本當代影視作品。過去在電影中看到的日本人多是兇殘野蠻的侵略者,《追捕》中高倉健扮演的男主角杜丘的正直堅毅,中野良子扮演的女主角真由美的可愛善良,給中國人極大衝擊,2014年,高倉健去世,中國外交部也表示悼念。12月28日,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在《新京報》發表文章說,中國人哀悼高倉健,讓他感動至深。
  1984年9月,胡耀邦代表黨和國家邀請3000名日本青年訪問中國,兩國和解達到新高峰。30日,胡耀邦在歡迎大會上講:「如果我們兩國青年決心把兩國友好關係繼承和發展下去,並且教育你們已經生育和遲早要生育的子女也這樣做,那麼,我們就有把握地說,二十一世紀必定是中日兩國更加友好的世紀!」10月1日上午,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閱兵式。在天安門觀禮台前,專門搭起木製檯子,讓3000名日本青年在這裡觀看閱兵式和群眾遊行。3000人回到日本之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擔任了中央或地方的日中友好協會領導人。2015年是胡耀邦誕辰100周年,至今,中日兩國人士還津津樂道這次訪問的巨大影響。
  1989年6月,中國發生政治風波。7月,七國首腦巴黎峰會發表聲明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日本政府要求在聲明中加入「不應該孤立中國」的字句。8月,日本頂住國際壓力,重啟向中國提供ODA貸款。9月,伊東正義率日中友好議員聯盟代表團訪華。12月1日,鄧小平會見日本貿易代表團團長櫻內義雄時說,日本是中國真正的朋友。
  當時西方國家中只有日本支持中國儘早回歸國際社會,與中國最早恢復經濟往來,邀請中國領導人訪日。
  1990年代至今,日本動漫、電子遊戲在中國流行,日本料理在中國城市星羅棋布,日本服裝受到中國民眾熱捧,日本機電產品和生活用品成為中國家庭的優選,目前中國每年大約翻譯出版1000種日文圖書。日本的生活方式已經在中國形成了一種亞文化。
  中國文化在日本又何嘗不是如此?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用自己的文字註解中國古籍十三經和先秦諸子,這就是日本。孔子在日本家喻戶曉。目前中國人在日本創辦的中文電視台、中文報刊等媒體多達120種。中國城和唐人街融入當地發展,對兩國和解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朝鮮投票反對中國舉辦奧運會、奧運火炬傳遞在一些國家遇到障礙的情況下,日本國會225名議員在2007年3月26日,即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成立了「支持北京奧運會國會議員之會」。
  2012年以來,中日關係因釣魚島爭端陷入低谷,政府間往來大幅縮減,民間交流卻火爆上升。2014年春節期間,日本使館頒發的中國人赴日旅遊簽證同比增加10倍,到東京購物的中國顧客增加325%,2015年春節,中國赴日旅遊者數量是2014年的2.5倍。中國人流傳一句話:凡是到過日本的人,對日本看法就變了。繁榮、清潔、禮貌、文明、秩序、精細,這就是當代日本給中國人留下的印象。一些中國旅遊者接受日媒採訪時說,雖然兩國吵架,但喜歡日本產品和日本文化。這是中國民眾要求中日和解的商業宣言,也是以民促官、推動兩國關係改善的動力。
  2012年6月,中日兩國實行貨幣直接兌換。日本是發達國家中第一個與中國實行貨幣直接兌換的國家,表明日本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支持。
  2014年12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上講話說:「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與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代友好下去,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為人類和平做出貢獻。」這正是對記住兩個歷史的詮釋。
  戰爭災難的歷史固然不能忘記,但它已經定格在那裡,是過去時。延續仇恨只能路子越走越窄,甚至引爆戰爭。和解合作的歷史,則代表了未來。二戰結束以來,中日兩國關係雖然發生過各種不快,但是和解與合作還是大局。
 
--駁「中日矛盾不可調和論」
  2014年11月27日,《環球時報》發表李敦球的文章,提出中日矛盾不可調和論:「中日矛盾涉及領土領海、歷史認知和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等問題,屬於戰略層次,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等於說,日本已經成為中國的主要敵人。
  這種錯誤而危險的認知,正在一部分中國人當中瀰漫。這完全違背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對日外交思想,也不符合中日兩國關係的實際。
  毛澤東的對日外交思想,上面已經有所介紹,這裡再補充一條。1955年10月,毛澤東會見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時說,中日關係很長,吵過架,打過仗,這一套可以忘記。中日應該互相幫助,互通有無,和平友好,文化交流,建立正常關係。
  周恩來為中日和解傾注的心血,已成為兩國關係的寶貴遺產。1955年1月,周恩來對來華訪問的日本人說:「中日兩國人民是願意友好的,能夠友好的。」(王俊彥著《大外交家周恩來》755頁)。
  1962年10月,周恩來會見日本貿易代表團時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了我國。特別是東北事變以後,長期佔領了我國大片土地,給我國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我們對此是銘記在心的。但是,這60年的積怨和兩千年來中日友好的歷史相比還是短暫的。我們今天正在努力忘掉它,忘掉積怨,今後加強同日本的友好。我們能否共同努力來提高亞洲的文化經濟水平?」(《大外交家周恩來》768頁)。
  鄧小平1988年8月26日對來訪的日本首相竹下登說:「我是熱心於中日友好合作的一個人。」(裴華著《中日外交風雲中的鄧小平》378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關於戰爭問題,鄧小平1978年10月23日訪日會見日本天皇時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我們今後要積極向前看。」裕仁天皇聽了不禁脫離講稿說:「今後兩國要永遠和平友好下去。」(《中日外交風雲中的鄧小平》137頁)
  1984年3月25日,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時說:「把中日關係放到長遠的角度來考慮,來發展。第一步放到二十一世紀,還要發展到二十二世紀、二十三世紀,要永遠友好下去。這件事超過了我們之間一切問題的重要性。」(《鄧小平文選》第三卷53頁)
  就中國如何處理與日本的關係問題,鄧小平多次提出,國與國的關係不搞意識形態爭論。國與國的關係主要應該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不去計較歷史恩怨,不去計較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
  中日兩國關係實際情況如何?
  對於中日領土爭端,鄧小平說:「由於日本戰敗,中國收復了所有被它侵佔的地方,它在中國沒有佔去一寸土地。懸案是一個釣魚島,那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上面沒有人煙。我訪問日本時,記者提出了這個問題。我說,這個問題可以掛起來,如果我們這一代不能解決,下一代會比我們聰明一些,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可否採用共同開發的辦法加以解決。」(《鄧小平文選》第三卷293頁)
  釣魚島僅有6平方公里,鳳凰衛視說它是「鳥不生蛋」的幾塊石頭。中印邊界爭端僅東段爭議領土就達9萬平方公里,面積是釣魚島的1.5萬倍。這塊風調雨順的寶地至今被印軍佔據,長期兩國十八輪邊界談判,印度寸土不讓。2015年2月印度總理莫迪還親自前往該邦視察,宣示主權。
  再看南海。越南侵佔了我國29個島嶼,總計比釣魚島不知大多少倍。越南在這裡開採石油,從貧油國變成富油國,甚至還向我國出口從這裡開採的石油。馬來西亞佔據我九個島,而且是資源最豐富的九個島。馬來西亞也在開採石油出口。我國領導人會見馬來西亞領導人不提領土爭端,並且說中馬關係是中國與東盟成員國關係的模範。菲律賓也佔據我國四個島。以上情況來說,釣魚島很小很小。這個爭端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時期一直存在,並未妨礙中日邦交正常化和兩國關係發展,所以中日關係不應被釣魚島爭端絆住腳。
  關於歷史認識問題,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政府領導人對於戰爭災難和歷史責任問題是有認識、有交代的。標誌是前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的「村山談話」和中日兩國簽署的四個政治文件。歷屆日本政府領導人還就戰爭問題向中國道歉25次。當然,我們應注意到安倍政府對歷史認識的搖擺。英國《金融時報》2015年3月29日發表文章《日本需要正視戰爭歷史》指出,安倍在講話中質疑「侵略」的含義,招致了批評。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安倍也曾多次表達對歷史問題的反省。2015年是二戰結束70周年,日本政府領導人將在8月15日就歷史問題發表演講,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這裡要說的是,我們在批評日本的同時,也要向法國學習,對歷史問題要寬容大度,像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那樣高瞻遠矚,超越當前,著眼未來。
  關於地緣政治,即中日兩國爭奪東亞主導權。在人類歷史階段,崛起的新興力量衝擊原有國際秩序改變權力格局常伴隨戰爭,這就是國際關係理論中的「修昔底德陷阱」。但在全球化、民主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國互相嵌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的形勢下通過大規模戰爭調整國際關係已經不可取。如今日本對中國崛起仍然不太服氣,但是只能逐漸適應這個過程。
  近年來,隨著安倍政府謀求解禁集體自衛權,擴大日本軍力,中國媒體出現了「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聲音。這種論調不符合日本社會實際。什麼是軍國主義?軍國主義是把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把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使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服務於戰爭。在這樣的社會中,軍事機構是全社會核心,佔據最重要地位,戰爭不僅是軍人的事,而且是全體人民的致力目標。眾所周知,日本社會並不是這個狀態。
  總部位於瑞士的蓋洛普國際調查聯盟2015年3月18日發表「是否願意為國而戰」的調查結果,在調查的64個國家中,日本以11%排在最後一位,而中國願意為國而戰的國民數字是71%。這就是說,在日本只有11% 的人願意為國家而戰。這哪裡是軍國主義的形態?正因如此,《環球時報》2015年3月19日報道說,日本各界對政府的某些政策抱有警惕,反戰聲音不絕於耳。該報道還說,3月中旬日本《讀賣新聞》等媒體都發表文章,要求日本在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的今天,積极參与和平構築。2008年5月7日,中日之間第四個重要政治文件《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說:「日本在戰後60多年來,堅持走作為和平國家的道路,通過和平手段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這是對日本的實事求是的評價。我在《對日關係新思維》一文中說:「要讓一個戰敗國永遠不能恢復到正常國家狀態是不可能的。面對日本未來成為一個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的趨勢,我們應該有一個心理準備。要把日本恢復正常國家軍事狀態的軍事訴求,同重新恢復軍國主義發展道路區別對待。」今天我仍然堅持這個看法。
  缺乏事實依據渲染日本復活軍國主義,容易導致「誤會連著誤會」,使社會輿論和國家政策沿著錯誤的方向滑動,不排除最終引發戰爭的可能性。這是要十分警惕的。
  還是鄧小平頭腦清楚。1989年12月1日,鄧小平對來華訪問的櫻內義雄說:「我們兩國畢竟是近鄰,我對中日友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即使在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時,也有很多日本人在反對侵略。講歷史要全面,既要講日本侵華的歷史,也要講日本人民、日本眾多友好人士為中日友好奮鬥的歷史,這些人多得很吶。日本人民同中國人民一樣,是希望中日兩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對一小撮不甘心中日友好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用不斷加強友好、發展合作來回答他們。」(《鄧小平文選》第三卷349頁)
 
---媒體對兩國關係惡化負有重要責任
  這兩年,中日兩國媒體在報道評論對方時,對符合自己願望的蛛絲馬跡極力渲染,對不符合自己願望的事實視而不見,對兩國矛盾火上澆油,對兩國關係惡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就中國媒體而言,咒罵日本成了家常便飯。特別是網路論壇,話語暴力呈現失控狀態。2014年8月5日,中國一些大網站首頁發表了《中國核武器能夠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這樣一篇恐怖文章,令周邊國家感到憂慮。還有不少媒體回憶甲午戰爭時煽動延續仇恨,「當前最需要的就是喚起強烈的恥辱意識」。安倍也說過中國好話,表達了改善兩國關係的願望。比如,2014年9月安倍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說。他說中國的發展是日本的巨大機遇,兩國應該改善關係,對亞洲和世界做出貢獻,早一點實現首腦會談。對此,中國媒體沒有報道。
  近幾年,中國電視台在黃金時間播出抗日電視劇,僅2012年就200部。不少電視劇胡編亂造,既不能準確反映歷史,也沒有教育意義。有編劇辯護說這是「上邊」讓寫的,寫別的就通不過。如此高密度、長時間播出這些電視劇是播種仇恨,另一面淡化了嚴肅思考。
  2014年11月7日,中日就改善關係達成四點共識。11月10日北京APEC峰會上,習近平會見了安倍晉三。這是兩國關係的突破,國際社會對此評價很高。據國際媒體報道,安倍在會談中提出想在四個方面和中國一起努力改善21世紀兩國關係。一是推動兩國國民互相理解;二是深化經濟合作;三是在東海進行合作;四是努力穩定東亞安全秩序。中國媒體對安倍這四個方面的建議也沒有完整報道。
  11月15日,中國媒體突出報道了日本外相岸田一天前在日本參議院回答反對黨質詢時的話:「四點共識是日中針對現狀取得一致意見而匯總的東西,沒有國際法效力,不具有國際約束力。」這一報道立即引起中國社會不滿,剛剛達成共識,怎麼可以這樣說呢?但是,中國媒體沒有報道岸田文雄接著說的一句話:「但是日中之間必須尊重這個文件。」如果中國媒體完整報道這件事,就可以減少誤會。
  再看日本。日本媒體多元化程度高於中國。如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井上清在日本出版著作,說釣魚島是中國領土。日本外務省退休高官(原外務省情報局長)孫崎享2012年在日本數大報發表文章並出版著作,說釣魚島並非日本固有領土,那裡存在爭議。孫崎享還接受中國媒體採訪,表達自己的觀點。像這樣公開發表與政府立場完全相反的觀點,在許多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
  但日本不少媒體也懷有偏見。最近幾年,「厭華厭韓」成為日本出版界趨勢,譴責中國和韓國的書籍比比皆是。日本媒體2014年2月報道說,東京的書店,最醒目的櫃檯都放著這些書。日本出版界人士說:「罵中國的書就賣得好」,「其他出版社也這麼干」。日本一些周刊也沖在前面罵中國。文章數量多,觀點激烈。日本學者分析說,由於紙質媒體銷售量下降,一些周刊刊登反中反韓的文章吸引讀者。2013年7月,《周刊文春》文章說旅日華人吳汝俊是「中國間諜」。文章做的廣告十分搶眼——「操縱鳩山由紀夫和首相夫人的中國間諜」,引起日本社會嘩然,連安倍首相夫人安倍昭惠都看不下去,親自給吳汝俊打電話說:「真對不起,你為日中交流做了那麼多,那家雜誌卻那樣寫。」安倍夫人接受採訪時說:「我是被吳汝俊的二胡感動了才與他交往。多少年來,他從來沒有與我們談論打聽任何政治上的事情,怎麼可能是間諜呢?」
  日本動畫傳奇人物宮崎駿在2013年製作動漫電影《起風了》反思戰爭,受到網路攻擊。一些人在互聯網上指責宮崎駿是「日奸」和「叛國者」,給宮崎駿造成很大壓力。
  日本出版界有人士對這種情況感到痛心,他們達成了「不參加仇恨發言和排外主義的出版人員協議」,並召開會議,出版了書,從出版業的角度提出抗議。
  我在2002年發表的《對日關係新思維》一文中指出:民族主義狂熱與媒體不負責任煽風點火有很大關係。一些媒介墮落到是非底線之下,對兩國關係惡化要負很大責任。十幾年過去,情況沒有根本改善,這是令人痛心的。
 
--法德、俄德世仇和解的啟示:建立和解學
蘇德戰場是二戰最為血腥的大戰之地,德國給前蘇聯帶來巨大災難。但二戰結束后,前蘇聯和俄羅斯為戰死德軍修建多處公墓,慰藉陣亡者的靈魂。俄羅斯媒體說,為陣亡德軍建墓不是為了紀念納粹,而是尊重每一個消逝的生命,同時對二戰反思,推動俄、德和解。
  諾夫哥羅德公墓埋葬4萬德軍,伏爾加格勒公墓埋葬5萬德軍,摩爾曼斯克公墓埋葬1.2萬德軍,彼得堡公墓埋葬6.8萬德軍,普斯科夫公墓埋葬1.6萬德軍,特維爾公墓埋葬8千德軍。還有一些公墓在建設中。這些公墓每年都有德國人前來憑弔。2013年8月落成的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杜霍夫希納公墓規模最大,埋葬了7萬德軍。中國《參考消息》報2013年8月6日報道說,這個墓地耗時10年,得到俄老兵、軍人和大學生及德國戰爭墓地委員會的幫助。公墓建設中曾遇到一些阻力,但最終得以建成。
  二戰中,前蘇聯斯摩棱斯克州有數百萬人犧牲,幾乎每個家庭都失去親人。2013年8月4日舉行公墓落成儀式,德國防部長托馬斯和官員應邀參加儀式。斯摩棱斯克州副州長斯可別列夫在講話中提到俄與德的戰略夥伴關係及彼此的和解。他說:「永遠不要被複仇情緒左右,不要向任何人強加負罪感。戰爭墓地一直都是和解的重要場所。過去的戰爭和爭端,變成了今日的夥伴關係和友誼。」
  再看法德和解。法國總統希拉克有一句名言:「仇恨沒有未來。」這話是在2004年6月6日紀念二戰中盟軍諾曼底登陸60周年時講的。
  這天,美國總統,英國女王等16位國家領導人出席了紀念儀式。德國總理施羅德也出席了儀式。
  2004年6月6日旭日東升之際,希拉克和施羅德共同為諾曼底登陸紀念碑揭幕。碑上的法語銘文是:「2004年6月6日,法國總統希拉克和德國總理施羅德共同參加了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活動。」碑文如此樸素,但人們深信,這一歷史事實將產生長遠影響力,宣告一個時代終結,也為世界的未來提供了光輝參照。
  希拉克給二戰老兵授勛之後發表講話。他的話好像是特意說給施羅德的:「60年過去了,無論是你們還是我們,都不曾忘記那個決定歐洲和世界命運的時刻。60年前這裡是血與火的戰場,但更是新生的開始——歐洲聯合起來,希望德國與我們一同記住自由的理想重歸這片大陸的那些時刻。我們樹立起法國與德國和解的榜樣,是為了向世界宣示:仇恨沒有未來。」
  施羅德表示,出席這次紀念活動是為讓後代牢記歐洲人對維護永久和平、共同建設歐洲的責任。他說「德國人未能阻止那場戰爭,為此深感歷史的責任不能推卻。」
  法德兩國媒體評論說,德國總理出席紀念儀式具有劃時代意義。這一和解不是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也不是出於什麼「戰略平衡」的考慮,而是基於雙方永遠放棄戰爭的共同決心。
  戰後歐洲痛定思痛,不再相信眼淚,不再相信形形色色的煽動宣傳。歐洲相信價值,相信對話,相信只有通過自由、寬容與和平價值的共識,才能根本避免戰爭。
  德國《世界報》駐北京記者埃林說,法國和德國的戰爭次數要比中日兩國多。但1963年法國總統和德國總理簽署《愛麗舍宮條約》,確定兩國合作從而推進了歐洲和解。至今法德一直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沒有這兩國同意,歐盟任何事情都辦不成。可以說,沒有法德合作就沒有歐洲的今天。
  同樣道理,沒有中日和解,就沒有東亞安寧,東亞需要不再延續仇恨。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中日兩國民間互動,展現出理性、寬容和互相理解的一面,甚至走在政府的前面,成為推動兩國和解的基礎性力量。
  2012年9月下旬,中日兩國釣魚島之爭白熱化。9月28日,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為首的1300名日本知識分子發表聯合聲明《終止領土問題的惡性循環——日本市民的主張》。聲明說,領土問題挑動神經,輾轉升溫,誰也無法預料是否會發生戰爭。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主張和平對話解決問題。各國政府應該負起責任,剋制民族主義,呼籲保持冷靜很重要。
  聲明批評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應該停止『領土問題不存在』的提法。不論由誰看來,領土問題和領土紛爭都是存在的。」「日本最重要的就是應該認識反省自己的歷史,尊重與中國簽署的重要文件,加深與鄰國的和解、友好、合作。」
  聲明說:「對於爭議領土的資源,除了共同開發、共同利用之外,其他辦法勢不可行。」
  這份聲明在網上傳播之後,在中國引起巨大反響。六天後,以中國大陸知識分子為主,加上部分台、港、澳知識分子共800人,在互聯網上籤署了《讓中日關係回歸理性——我們的呼籲》的聲明。
  聲明說,讀到日本市民發起的聯署聲明,我們感受到來自日本人士的誠懇善意。有關釣魚島的爭議,前人已經提供給後人務實的思路。1972年周恩來表示了擱置爭議的意向,1978年鄧小平繼承了這一方針,為的是不讓釣魚島成為妨礙兩國正常交流的障礙。今天這個決策仍然是明智的。我們希望爭取一切可能的途徑對話協商。我們看到了日本社會在今天的改變,許多日本人士在戰爭道歉和重建和平的努力,以及對中國的有力援助。因此在正視歷史的同時,也需要做出新的認知和判斷。
    聲明提出了兩國都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們警惕和反對任何利益集團或政治派別,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挑起領土爭端,操弄和綁架民意,煽動狹隘民族主義情緒。」
  聲明說,中國一些城市因釣魚島爭端而引發的打砸燒行為,對「中日文化交流受到限制,這是不明智的。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有著十分有說服力的豐富成果。領土或政治方面的爭議,不應無限制地擴展到其他領域。」聲明還說:「中國的教科書也應增加不同民族相處與融合的內容,以利下一代思考與判斷,並培養開放的心態去了解與自己不同的國家和人民,讓年輕人在夥伴關係和友誼觀中正常成長。」
  在中日兩國因領土歸屬引發爭鬥中,兩國民間人士能有這樣規模的理性互動是兩國交往史上第一次。
  法德和俄德的和解啟示我們,在東亞應當建立一門和解學。
  初步設想,和解學的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一是和平。國家之間,應徹底摒除用武力作為解決衝突的手段。
  2015年3月29日,習近平在博鰲演講時說:「人類和平與發展的事業是崇高的事業」,「要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這是和解學的指導思想。
  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論述,和平是最高的價值和目標,應當追求永久和平。世界史上,不同國家曾把和平當謀略手段。如有的國家提議和平是為了獲得喘息解決內部危機,有的為了實現有利自身安全的「戰略平衡」,有的則為從別國獲得技術和資金,甚至為拉攏國家反對另國。把謀略視為國家行為第一要義就沒有永久和平可言。
  二是反思。2014年以來,國際學術界出現了研討一戰和二戰的熱潮。學者指出,民族主義狂熱在一戰和二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戰以後西歐國家就民族主義問題反思,提出以理性約束民族主義。歐盟的誕生正是這一反思的成果。東亞現代民族國家的建構晚於歐洲,當前東亞國家進入了民族主義勃興期。尼采曾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敵人存在」能在國民中產生凝聚力。這些話是誘人的陷阱。東亞國家應當避免落入這個陷阱。
  日本是二戰的加害國,理應進行深刻反思。反思是一個痛苦和艱難的過程,加害國的誠懇反思,對於營造國際和平不可或缺。上文提到,二戰結束以來,日本政府和民眾對於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責任是有反思的。2007年4月,溫家寶代表中國政府在日本國會發表講話,對以「村山談話」為代表的日本政府的反思,給予較高評價。2015年4月的民意調查說,日本各界民眾認為「村山談話」是「妥當」的佔74%,這說明日本社會也是有反思的。
  最近,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發表談話說,日本應當反覆地向中韓等受害國道歉。道歉並不丟人,日本過去侵略他國是事實。
  三是寬容。默克爾就歷史問題在日本發表的演講內容包括兩個要點:一是正視歷史,二是寬容態度。後者指的是法國等國家在二戰之後對德國採取了寬容態度。默克爾說:「如果沒有我們鄰居的大度姿態,和解無法達成。」
  事實正是如此。2009年,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停戰紀念日」講話中說:「戰爭對於雙方來說同樣糟糕,就在法國的孤兒和寡婦們為自己的父親和丈夫流淚的時候,德國的孤兒和寡婦們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這是法國寬容態度的表現之一。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紫羅蘭把香氣留在踩扁它的腳踝上。」這是對寬容生動的解釋。
  歷史教訓在於,一戰之後,法國等戰勝國對戰敗國德國過於苛刻,結果事與願違,反倒激起德國民眾的復仇願望,為希特勒上台發動二戰提供了契機。二戰之後,歐洲吸取了沉痛教訓。事實表明,寬容是和解之母。這一點,值得我們中國民眾深思。
  自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的5個月內,習近平與安倍舉行了兩次會晤,商談改善兩國關係,東亞各國民眾感到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與此同時,兩國在安全、經貿、環保、自貿區談判等各方面恢復交往,中日關係再次進入「破冰」期。
    2015年中國將首次舉辦抗戰勝利閱兵式。目前中國除敦促日本領導人反思歷史之外,還有整個東亞的戰略以及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問題。後者更帶有全局性和長遠性。最近網上有議論說隨著美國「重返亞洲」和美日強化軍事同盟,新的「東西方冷戰」正在形成,有人趁機散布戰爭言論。中國對此雖然不能完全放鬆警惕,但是更主要的精力和努力方向,應該是順應世界潮流,營造東亞地區和平框架。就中日關係來說,開發中日和解的兩千年歷史資源,盡量降低兩國敵意,減少周邊外交梗阻,走向中日互惠雙贏。中日兩國合則兩利,斗則兩傷。應該看到日本朝野上下強烈希望和中國改善關係。習近平在最近5個月內兩次會晤安倍,具有積極意義的全局性考量。過去兩國沒有外交關係時,毛澤東、周恩來還一再想辦法促使中日接近,今天我們更不必被歷史問題絆住腳。在和平、反思與寬容的原則下兩國逐漸實現和解。這是我再度撰文闡述對日新思維的目的,也是我們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應該得出的結論。2015年5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歡迎日本3000人訪華團的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說,中日雙方應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促和平發展,共謀世代友好。習近平特別希望兩國各界人士投身中日友好事業,發展友誼。這給我們增添了信心和希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3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7 個評論)

回復 泥馬 2015-7-8 18:15
他是在日本混飯找飯票吧,日本跟德國反差太大,血海深仇,所謂中日友好,永不再戰全是騙人的大忽悠。
回復 ryu 2015-7-8 19:13
泥馬: 他是在日本混飯找飯票吧,日本跟德國反差太大,血海深仇,所謂中日友好,永不再戰全是騙人的大忽悠。
阿弟,老馬去日本講話,與你我去講是一回事么?
老馬可以在《共識網》頭條刊發新作文章,你我行嗎?
70年前,你我在哪啦?
26年前,日本人一國來華那個,你我在幹嗎?
回復 ryu 2015-7-8 19:14
泥馬: 他是在日本混飯找飯票吧,日本跟德國反差太大,血海深仇,所謂中日友好,永不再戰全是騙人的大忽悠。
你我跟法國人的雅量沒有反差嗎?
回復 泥馬 2015-7-8 19:29
ryu: 阿弟,老馬去日本講話,與你我去講是一回事么?
老馬可以在《共識網》頭條刊發新作文章,你我行嗎?
70年前,你我在哪啦?
26年前,日本人一國來華那個,你我在
汪精衛比老馬名頭大吧?中日友好就是精神鴉片,搬出毛周鄧語錄都沒用。
回復 泥馬 2015-7-8 19:42
ryu: 你我跟法國人的雅量沒有反差嗎?
問題問反了,應該問日本的立場與德國有反差嗎?
回復 法道濟 2015-7-8 20:59
記得十年前我就在網上寫文批這個馬立誠,說他是漢奸。那時我是絕對憤青
回復 ryu 2015-7-8 21:51
法道濟: 記得十年前我就在網上寫文批這個馬立誠,說他是漢奸。那時我是絕對憤青
馬立誠是漢奸,何為漢奸?
回復 ryu 2015-7-8 21:52
泥馬: 問題問反了,應該問日本的立場與德國有反差嗎?
沒有問反,我還想問 中國與法國沒有反差嗎?
回復 ryu 2015-7-8 21:54
泥馬: 汪精衛比老馬名頭大吧?中日友好就是精神鴉片,搬出毛周鄧語錄都沒用。
毛周鄧語錄都沒用,那,誰有用?
天安門前毛還在吶。
那老習還不敢說。
回復 ryu 2015-7-8 21:56
早就有人說,徳國如果在中國旁邊,一樣被中國批。
能夠做中國鄰居的只有老毛子。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7-8 21:59
和則兩利,斗則兩傷。
回復 jinbaicao 2015-7-8 22:59
ryu: 早就有人說,徳國如果在中國旁邊,一樣被中國批。
能夠做中國鄰居的只有老毛子。
說的不錯。沒有自由民主和社會福祉的民族主義,只是一塊廉價的遮羞布,最終會害了這個民族。
回復 泥馬 2015-7-8 23:14
ryu: 毛周鄧語錄都沒用,那,誰有用?
天安門前毛還在吶。
那老習還不敢說。
在民心。搞的那些中日友好21世紀,世世代代友好,中日永不再戰之類的騙人的話。實際上,據民意調查,日本90%的人對中國,中國近90%以上對日本不友好。在兩國都沒有友好的民意基礎,再搬出誰的語錄有何用?
回復 jinbaicao 2015-7-8 23:19
知道馬立誠,也同意他的觀點。只是訪日的時機和目的有意思。
現在不主動出擊、敢於亮劍了?想起某人一上台時的張牙舞爪和灼灼逼人,真是變臉比翻書還快。可惜國內依然是高壓維穩,絲毫沒有寬容和開明的跡象,也許是想「攘外必先安內」吧。唯一的好事就是,對於某人和中共,美國和日本基本上沒有幻想了。
回復 泥馬 2015-7-8 23:22
ryu: 早就有人說,徳國如果在中國旁邊,一樣被中國批。
能夠做中國鄰居的只有老毛子。
顛倒黑白。德國遠在歐洲,中德關係相當不錯。因為德國跟納粹一刀兩斷,對納粹德國的罪行悔過道歉;而日本卻千方百計否認和掩飾罪惡。這個罪惡的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挨過原子彈的國家不是偶然的,而是罪有應得。
回復 法道濟 2015-7-9 00:36
ryu: 馬立誠是漢奸,何為漢奸?
那時我是的編輯,有敏感詞,我打不上(阿-拉-丁)
回復 ryu 2015-7-9 05:54
徐福男兒: 和則兩利,斗則兩傷。
在和平、反思與寬容的原則下兩國逐漸實現和解。老馬的思路。
回復 ryu 2015-7-9 06:00
jinbaicao: 知道馬立誠,也同意他的觀點。只是訪日的時機和目的有意思。
現在不主動出擊、敢於亮劍了?想起某人一上台時的張牙舞爪和灼灼逼人,真是變臉比翻書還快。可惜國
是吶,6月訪日、7月7日前發表新文章。
嗯、沒有許可是不可能的。
美國和日本是基本上沒有幻想了。
對國內依然是高壓維穩,經濟飛躍卻問題重重,也是基本上沒有幻想了。
回復 ryu 2015-7-9 06:01
法道濟: 那時我是的編輯,有敏感詞,我打不上(阿-拉-丁)
' 那時我是的編輯 '  為何解?
回復 ryu 2015-7-9 06:04
泥馬: 顛倒黑白。德國遠在歐洲,中德關係相當不錯。因為德國跟納粹一刀兩斷,對納粹德國的罪行悔過道歉;而日本卻千方百計否認和掩飾罪惡。這個罪惡的民族成為世界上唯
別說顛倒黑白,阿弟 你的ID 名在中國國內可能被禁言。泥馬、X 泥馬 等都是網路黒話,黑白就是這樣顛倒的。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22: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