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3月4日報道,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在兩會期間接受採訪針對中國人到日本購買高價大米的情況表示,日本越光大米,市價為一公斤100元(中國人民幣)以上,「我個人認為,國人到日本購買大米主要是為了嘗鮮。我們的傳統文化講究『窮家富路』,出去一趟要體面,回來也要給親朋好友有所表示。購買一些原產地特色農產品,」這並非大眾行為,主要是中國遊客購買當地特色產品的行為,不必提升到食品安全高度來討論。日本在本國和中國,也是把它當做禮品大米來銷售。牛盾副部長還說,作為一個消費者,「我不會選擇日本大米」。見下圖。

我注意到這個牛盾副部長其實在「中國政府網」昨天3月5日的任命消息中,國務院已任命牛盾為常駐聯合國糧農機構代表,同日免去了其的農業部副部長職務。
其二,這個前「農業部領導」的老牛深知進口到中國的日本大米在中國市場上的市場價,那就是他上述的「日本越光大米,市價為一公斤100元(中國人民幣)以上」。因為我就在常駐上海的台灣人、日本人的集中住宅區上海古北小區的超市內看見過日本進口大米的價格是五公斤999人民幣。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他還指出了日本大米「在本國和中國,也是把它當做禮品大米來銷售」。是不是可以認為老牛說的「購買這種大米,並非大眾行為」的含意中有,購買日本大米的國人未免都是消費者,而作為「不會選擇日本大米」的個人或許倒是這種日本大米的消費者呢?
在閱讀到「人民網-國際版」上的文章「中國遊客掀日本大米搶購潮 不惜花1500元買5公斤」; 也看見了「人民網」引用的台灣媒體網的原文字,在我們的貝殼村裡,也看見了「大陸人在日本瘋搶大米是事實了,五公斤大米1500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公斤大米300元,一斤大米就是150元,這可是世界普通大米70倍,不可想象,中國大陸富人真的有錢,也捨得。笨蛋!」(在日本瘋搶大米的到底是大陸的些什麼人? - 天下豪宴的日誌-); 另外, 心路獨舞的日誌中也有「甚至發展到了去日本搶購電飯煲、馬桶蓋兒、大米等, 中國人真的很有錢嗎?」的文字。


那麼,大陸人在日本瘋搶大米是不是事實?還有,日本的大米價格倒底是不是世界普通大米70倍?是不是五公斤大米要價瘋狂的1500元人民幣?
在日本3月4日的Searchina媒體網上閱讀到,中國四川省的《成都商報》向日本的農林水產部了解日本大米的價格,得到日本的回復報告是,日本「2014年的(5公斤大米)平均價格是1883日元(按如今的兌換率1.93即97.56人民幣元)。最昂貴的'越光米'的價格也不過2054日元(即106.42人民幣)」,「5公斤約3萬日元(約1500人民幣)的大米聽也沒有聽說過」。(原文字: 四川省メディアの成都商報は、日本の農林水産省に問い合わせ、農水省側による「2014年における平均価格で1883円。最も高価なコシヒカリでも2054円」、「5キログラム3萬円(近く)もする米は、聞いたことがない」などの説明を紹介した。)
由此,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假設,「人民網-國際版」上的文章「中國遊客掀日本大米搶購潮 不惜花1500元買5公斤」是一則不那麼真實的文字; 而台灣媒體的文字分明寫的是「根據淘寶網上的數據...」,而且,「環球網 滾動熱點」上也有文字: 真相1:所謂搶購淘寶上只成交兩筆(組圖) 。
反正,「人民網-國際版」上的這則文章的不明之點非常的多。
相反,依據中國國家的外貿部門的習慣作法,通常多有國產商品廉價出口、補貼出口,同時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甚至另外課加道道行業的附加稅,以至於人們或許難免已形成了在中國國內買的外國商品往往必然比在國外的該商品的原來價值要高得多得多。
看來,,「人民網-國際版」上「中國遊客掀日本大米搶購潮 不惜花1500元買5公斤」的文章,那「1500元買5公斤」日本大米的真相倒底如何,只要問一下那位剛卸任的今年60歲的國家農業部前副部長的牛盾先生便可迎刃而解了。我在日本多年了,日本大米的價格實在是太清楚了,下面一組說明日本大米價鈿的照片就是昨日拍攝的,地點是有日本大米銷售的一家普通超市。
另外,文末附上日本大米向外國國家、地區出口的數量及歷年略有浮動的價格數據,多餘的話恕不發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