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補正版)

作者:豬扒戒  於 2018-12-7 23: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老子《道德經》八戒傳習錄|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補正版)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主旨:本章講天上與地上兩界,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標準。天上的就是道的標準。天下的就是人的標準。天上的標準是人類墮落之前的正常標準。天下的標準是人墮落之後的,沾滿了私慾罪性的標準。

正因為天下的標準是沾滿慾望罪性的標準,所以天下的「美與善」均是被玷污的。以天上的標準對照來看,人間的「美,善」簡直污穢得拿不出手。比如,老子說「以德報怨」,而儒家講的是「以直報怨」。說「以德報怨」者,是從造物主的角度說的,他是父親,他不想讓孩子去互相報復對抗,造物主會主持公義。說「以直抱怨」者的視角在地上,有你我,內外的分別,也就只能以直報怨了。這兩者差別也實在大。

「有無相生……前後相隨」,是說善與不善是一種相比較而存在的。沒有天上的標準,天下看起來也不錯。一旦把天上的標準放在這裡,地上的「美善」更像污穢不堪的抹布。

本章第一次出現「聖人」的概念。聖人就是所有權為道,為天的人。「聖人」是天道的僕人。猶太版道德經中講「聖殿,聖山,聖地,聖物等,都是指神專用的物品。聖物的主權是神。摩西在西乃山上被要求脫鞋,因為他站的是上帝專用的地盤,叫「聖地」。所以聖人就是被上帝分別出來的,專門服侍上帝的人。聖人就是道的傳話筒,聖人之言,也就是出自道的話。當然有一些後人亂封的「聖人」,並不是道揀選的,他們與道毫無關係。比如後人封儒家代表人物的稱謂。道內與道外區別,重點是道的話是「活」的,是有能力的,是生命。當你讀自道而來的話時,你信能成就,就會成就在你的身上。世人的話可能沒有錯,但卻是沒有生命的規條。有罪性慾望的人面對規條,是能說不能行。

「聖人處無為之事」,是說聖人在道的層次,屬靈的層面做事。這也就是道在做事。聖人是道的白手套,是工具。「無為之事」 就是道層次的事。特點不是外在的行為,而是裡面的靈魂。道的靈在人心,人與道溝通暢順,並能遵守道的旨意。這種人會在地上和天上永恆的裡面,佔有一席之地。而沒有道的話,在地上是虛偽表演,在永恆中歸入作為垃圾桶的地獄。既然是道在做事,聖人僅為工具而已,所以聖人也就沒有什麼榮耀和功勞而言。故聖人事成亦不居功。
下面分句細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天下人都認為美的你也說美,是錯誤的。
天下人都認為善的你也說善,是不對的。

天下皆知:是公眾和社會認可的.
 這一句是本章的主句,分析有這幾層意思:
1, 善惡的標準應該以道為標準,不能從人的標準。因為人受自身和時空限制,看的是行為。而道的標準沒有時空限制,並且監察人心,起心動念都明了。人應該向道發問,要標準。

2, 判斷美善就起了分別心,把世界二元化,割裂了社會。分別美善的行為是一種判斷,論斷的行為。上面有道,人是沒有資格論斷他人的。與道合是最高標準。

猶太版的道德經也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論斷的權柄只有造物主「道」才有。

中國古代的「名家」的行為也是一種論斷。名家的目的是為了給不同的人進行分類命名,便於管理。這是以靜止的方法經營變動的社會。不說越權他也行不通。

 給人美善的標籤,相形醜惡就產生了。壞的名聲可以抑制一個人的進步。給孩子一個壞標籤,很容易把孩子推到自暴自棄的路子上。中國的學校好排名,北美孩子的成績是個人隱私,更不排名,這樣起碼不會人為製造惡。

3, 即使有美善言行的人,也只是他的一個側面,他的醜惡部分呢?人常說一美遮百丑。但猶太版的道德經說:「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所以人要與道溝通,自察自潔。凡自大自義 都是罪惡。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是說人的標準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是二元化,等級化的結果。老子說得好:「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 只有在父母的視角才說得出這樣的話。道是造物主,也就是我們的父母角色。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這是道德經第一次提到「無為」,這也是老子道德經的核心意思。目前主流的解經認為:人不需要作什麼,輔助百姓在自然狀態下生活就可以了。這個解釋是膚淺的。無為是不是啥都不幹?當然不是。要是那樣,沒有君王不是更好?
 
在眼睛身體感官能覺察的層面作為,叫「有為」。
在道的層次,也就是人體感官不能覺察的屬靈的層次作為,就是老子說的「無為」。「無為」作用於人心,可以早過行為許多,常常事半功倍,四兩撥千斤。
 
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這是造物主性情的真實寫照。眾人需要你的幫助你不提辭;生養眾人卻不干涉他們的自由;做了大事難事卻不自誇己能;成就很大卻不居功自傲。地上非有道,非大德之人不能做到啊!

有多少英雄帝王戀位居功卻事與願違。有點業績就忙著出書立傳。因為他們心中的良善小於他們的業績,不說不平衡。當心中的良善大於他們的業績時,他們就不說了。如果心中的良善遠大於業績,他們會有慚愧感,感覺做得還不夠好,愧對上蒼的信任。

聖人明白,所有的業績都是道在背後作用的結果。他們不會,也不敢居這些功勞。《黃帝四經》中警戒世人「勿擅天功」。這不是說天太小氣,因為怕製造偶像誤導大眾。與天合永遠是最高,也是道所要求的唯一標準。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當人不欲居功,居名,居高位時,他反而是距離這些最近。外天下功名者,天下功名親之;執而不鬆手的,不僅高位功名去,生命也居危。天在人裡面做事,權柄,榮耀都是天的。

總結:本章難點在——讀者有沒有天上區別於人間的概念?如果把「道」理解成一種學說,理論,就沒有了天的概念。道不僅產生了地上,人間,也在護衛管理著天下之事。當人沒有道的內住,在屬靈上是眼瞎耳聾。如此定出的人間「美善」標準,與道的標準相去甚遠。

當道的代表—聖人臨地宣道做事時,世人就很難理解他的行為及標準。甚至認為「無為之事,不言之教,生而不有,為而不侍」是說說而已,卻永遠達不到的標準。

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讓被罪和慾望浸透的部分去除,然後讓道進入我們的靈魂做工,那麼我們就可以像聖人一樣,有了道的視野和能力,那該多好啊?

這個金鑰匙在兩千年前已經從天賜下了。奧秘就在「十字架」上。希望大家先不要急著反對,先查驗一下,看看真偽。道一旦進入你的心裡,你一定會明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從0開始99 2018-12-24 10:59
回復 豬扒戒 2018-12-26 08:48
從0開始99: 頂
謝謝光臨。聖誕快樂。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2: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