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抗疫雜記(234)

作者:kzhoulife  於 2020-10-26 10: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忘記在那本詩話里讀過一則軼聞,大意是宰相家裡來了一位客人,客人問:大人近日可有詩作?宰相曰:皇宮金殿,深宅大院,早出晚歸,不見山水,不聞鳥語,何來詩詞!

這位宰相的話,道出寫詩作詞的一個基本道理:關在家裡,閉門造車,很難寫出詩詞,起碼很難寫出好的詩詞。

清代刻書家張潮在其詩話《幽夢影》中寫道:古人云詩必窮而後工,蓋窮則語多感慨,易於見長耳。若富貴中人,既不可憂貧嘆賤,所談者不過風雲月露而已,詩安得佳?苟思所變,計惟有出遊一法,即以所見之山川風土物產人情,或當瘡痍兵燹之餘,或值旱澇災聳之後,無一不可寓之詩中,借他人之窮愁,以供我之詠嘆,則詩亦不必待窮而後工也。

這段話與宰相之語異曲同工。皆言作詩須走出家門,走進自然。山水林木,風土人物,耳聞目睹,感懷抒情,詠今嘆古,自有滿腹詩情畫意!盛唐宰相賀知章一生做官,直到告老還鄉回到故土,才寫出那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若不做官而是遊歷山水,流離民間,也許就是第二個杜甫李白了!

下午又開車來到尼亞加拉湖濱公園,雖是深秋,湖畔仍有一些楓樹如火似錦,停車拍照,一群雲雀從林梢飛起直衝雲霄,那情那景,完全是劉禹錫那首著名《秋詞》再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我見到的是雀不是鶴,且不是一隻雀,而是一群雀,詩情翻了幾十倍,正是:雕樑畫棟百無聊,攜酒帶茶看落潮,碧水藍天雲萬里,紅楓似火入雲霄!

回程開車經過一處農莊,莊主正在田間焚燒堆積成山的落葉,有感:

層林盡染山河嬈,樹樹繽紛葉葉騷。

一夜狂風紅滿地,農家只作垃圾燒。

 回家看著拍的照片寫寫詩也是一樂:

《紅葉綠葉》

裊裊婷婷一樹生,半邊青澀半邊紅。

若能飛入春風裡,敢笑百花姿色輕。

《楓葉小徑》

楓葉滿幽徑,林蔭樹半青。

迴聲雙鷺過,麗影共誰行。

色凈紅塵遠,心和腳步輕。

雲集雨點落,歸路人匆匆。

《菊黃楓樹》

萬葉千枝水影深,青苔野草空留痕。

春來淺抹一山綠,秋去濃描兩岸金。

雨打風吹脈不斷,露侵霜染色猶新。

斜陽遠照凈如洗,除卻菊花孰與群。

《灌木叢》

獨居幽壑里,似花又非花。

不見夕陽照,何來一抹霞?

《林中瀑布》

秋雨秋風秋色遲,一枝一葉一迷離。

相機舉起三千次,拍到水簾方有詩。

《溪畔》

紅深黃淺綠參差,秋葉如毯覆小溪。

野鳧聲聲不知處,和風一樹暖霜枝。

《綠苔岩石》

補天無力下凡來,轉入山中秋色開。

溫柔風裡溫柔夢,夢醒溫柔生綠苔。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21: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