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德國緊急軍事調整:中美大戰一觸即發?

作者:犀利哥  於 2010-12-17 22: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1評論

中華網    2010-12-16 21:11:16

  自從二戰後德國在歐洲戰場上失敗之後,德國改弦易轍,不但對歷史負起了應有的責任,還為美國馬首是瞻。尤其是在美國反恐戰爭中,德國更是積極的投靠美國,直到現在,德國依舊在阿富汗駐紮著4600人的軍隊。同時為美國建設了多條戰備公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一條公路就是從連接阿富汗和中國邊界,通往瓦罕走廊的公路,這條公路可以說非常的堅硬,充分體現了德國的建築水平——要麼不建,要麼就建造百年工程。據說這條公路,可以通過重型坦克不說,還能即便是重磅炸彈的轟擊,只要稍作維修即可繼續使用。

  資料圖 瓦罕走廊

  或許德國當初建造這條公路的時候,沒有想到美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打算,但是現在美國在東亞

<!--//<![CDATA[ var m3_u = (location.protocol=='https:'?'https://d1.openx.org/ajs.php':'http://d1.openx.org/ajs.php'); var m3_r = Math.floor(Math.random()*99999999999); if (!document.MAX_used) document.MAX_used = ','; document.write ("</scr"+"ipt>"); //]]>-->
的動作越來越偏離預想的軌道,圍繞著中國的危機也越來越深。美國在對待中國問題上,越來越依賴大棒政策,而中國也越來越不怎麼順從美國的意志。更何況,中國內部也有鷹派,一旦鷹派掌權,那麼中美之間的鬥爭將不可避免。現在由於中國內部的問題,中國已經有鷹派要掌權的跡象。所以,德國開始了二戰後的最大的軍事調整。

  德國軍事政策大調整,從義務兵制轉向自願服役

  德國在下一年的軍事大調整,將是二戰之後最大的,最關鍵的一次。主要有著兩個方面的調整:第一個方面是將德國的義務兵制,向自願服兵役轉變;第二個就是將在明年繼英國之後迅速的撤出阿富汗的駐軍。德國的駐軍在阿富汗是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第三大駐軍。而德國將義務兵制向自願服役轉變,也是預示著,德國將採取一種消極的軍事力量。

  德國現在有7000萬人口,凡是年滿18歲的德國人,都將會有軍事義務;但是德國現在突然之間做出這樣的改變,還是讓美國等國家震驚了一番。或許德國存在經濟問題,但是作為歐洲的大國,德國主動的放棄軍事力量,可以說是做出的巨大的讓步和調整。

  另外,由於服兵役的改變,使得德國,將不可能再次在阿富汗長期駐軍,因為駐軍對德國的經濟和政治來說,都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制約作用。

  12月12日,德國國防部長古騰貝格攜妻子突然抵達阿富汗進行訪問。13日,古騰貝格在訪問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圖為德防長妻子與駐阿德軍交流。

  而且由於地緣利益的問題,由於中美關係的問題,德國或將面臨非常巨大的威脅,在此狀況之下,德國以退為進,通過修改政策,達到遠離阿富汗戰場,尤其是和中國可能面對面衝突的可能性。

   撤回阿富汗德軍,放棄美國大腿,躲避中國戰爭可能

  無疑,德國撤出阿富汗的德軍,對美國來說如同塌陷了半壁江山;而且德國不同於英國,英國至少還是二戰的盟友,雖有分歧,但是內心還是一起的;這次德國明擺著放棄抱美國的大腿,不是到了非常危險的局勢,也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那麼什麼是危險的局勢呢?

  看一看,美國在中國東亞的所作所為,但凡有一點血性的人,都會怒髮衝冠;雖然表面上中國算是隱忍和諧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這種被壓抑下的憤怒,要麼指向當局,要麼將指向外部敵人。

  所以不論是什麼樣子,中國都將面臨一場巨大的改變,而改變后的中國是什麼樣呢?已經不是戰與和的問題了,而是戰爭擴大到什麼程度的問題。更何況,中國旁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北極熊——俄羅斯。

  德國是聰明人,打一打阿富汗缺醫少葯的恐怖分子,還能湊合,要是和中國面對面的開戰,那將是悲慘的結局——因為,德國人不會說漢語和英語,中國更不會德語。雙方想投降都沒法溝通。

  中美戰爭——不在於中國退了多少,而在於美國逼近了多少

  一段時間一來,德國一直困惑於中國執行的政策,每當美國像餓狼一樣衝過來衝進中國的利益底線以內,中國的反應不是打出去,而是往利益底線外面扔一塊肉;退一步扔一塊,扔一塊退一步。那麼中國到底是希望美國離開自己的利益底線呢?還是在誘使美國走進中國設下的圈套?畢竟中國是下套的老手了,這個在幾千年之前的兵法里已經使用過了。

   另外,中國內部對中國採取的這種方法並不認同,而且大有急劇反彈之勢。而一旦中國被這種形態的意識所裹挾,那麼傾巢之下,就不會有完卵了。這是對中國的認知。同時對美國的認知,也讓德國憂心忡忡。

  現在中國基本上是採取守勢,而且中國一直在有限度的退守;問題是,美國總是一次次的繞過中國利益的馬季諾防線,跑到中國後方來,對於這一點美國逼迫的太厲害了,怎麼讓中國人安心呢?在這種步步緊逼之下,發生摩擦的可能性真實太大了。即便中國不出手,美國也會逼中國出手。而中國一旦覺醒,一旦放棄在國內外的自己的私利,那麼美國時候會遭受到巨大的損失呢?

  戰略收縮的歐洲能避開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從現在多個歐洲國家的軍事動作,我們看到,整個歐洲在不斷的融合之時,都在採取一種軍事減負現象。英法軍事合作,德國軍事減弱,還有更多的國家,正在逐步的降低軍隊的數量。

  明面上的理由是歐洲的經濟危機,但是現實是,整個歐洲已經漸漸明白,歐洲是自己的歐洲,不是美國的歐洲,再有,就是歐洲不願意一直充當美國在歐洲對抗俄羅斯的保安,更不願意成為對抗中國的一份子。

  而一旦中美髮生摩擦,那可不是小事情。中國為了在世界上的保護自己的利益,就會和美國發生更大範圍的對抗,而這種對抗,必定帶來世界的重新劃分,世界將再次分為兩個部分,是要中國的利益,還是要美國的保護。那麼這樣一來,世界大戰,將不可避免。

  歐洲,真的能承受得起,有限核戰爭下另一次世界大戰嗎?一戰,只不過是人類剛剛,走進熱兵器時代,二戰也只是趕上了核武器的一個小開頭,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出了核武器還能有什麼呢?面對這種危局,逃避,或許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選擇,尤其是對於人口和戰爭能力都不是非常巨大的歐洲來說。

  總之,世界範圍之內,都在唱衰,中美關係,而作為世界上最主要關係之一的中美關係,一旦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那麼將是世界的不幸。但是世界都明白,留給中國人的選擇,不多了。

  美國去了黃海,美國遊走在中國的東海,美國干涉中國的南海,甚至在中國周邊派兵布陣,中國是不可能總這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總有一天,會有一個民族英雄登上歷史舞台,到了那個時候,美國跑是來不及了。

  聰明的就早早的躲開,靜靜的看著,這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的來來往往。

  相關閱讀:

  德國驚呼:日本讓世界看清了中國的真實面目!

  當前亞洲發生的事情,也就是中日領土爭端中發生的事情,對於所有將自己的經濟復甦建立在中國人消費熱情上的出口國家來說是一個教訓。

  在這場關於兩座無人居住的島嶼及其周邊水域的爭吵中,中國對待日本的態度和方式是一種令人不安的權力展示。它蔑視雙邊協議和貿易條約,也蔑視人權。它迫使日本這樣一個國家屈服:日本企業使自己的未來依賴於這個亞洲鄰國的購買熱情和原材料。

  信息是,誰和中國爭吵,誰就會受到懲罰。誰依賴中國,誰就必須向它屈服。現在只是輪到日本,很多國家都會遭遇這種情況。其中也包括德國。

  這場爭吵當然不只關係到一名船長。他被日本人以在中日兩國都提出主權要求的水域非法捕魚為由逮捕。這場爭吵還關係到富饒的漁場,關係到可能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尤其關係到這個問題:誰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

  而中國卻公開展示了自己的武器。日本商人說,中國不但蔑視共同研究相關海域的協議,同時還切斷了稀土材料的供應。包括德國和美國在內的很多經濟大國的未來夢都依賴稀土。沒有這些材料,很多工業無法生存。如果施加這些壓力還不夠,中國就會毫不顧忌地逮捕相關國家的公民:船長被逮捕后不久,中國就逮捕了4名日本人。

  幾乎沒有一個貿易國家能夠承受這麼多壓力。人們可以指責營直人內閣缺乏外交經驗,他們本應該預見到衝突,本應該認識到會掉進挑釁陷阱且沒有對付中國的合適手段。

  顯然,日本最好是對船長提出警告然後把他遣送回國。而且,鑒於領土問題尚未解決,逮捕船長至少是不太明智的。

  不過,日本卻因此無意中讓世界看清了中國的真實面目:肆無忌憚、渴求權力、自私自利。日本和其他出口國應該從中得到教訓,不能再讓自己的經濟成就和這個國家掛鉤。

  貼后感: 罵得好!有些人一味責備我們政府,你們睜眼看看西方反華勢力如此不要臉!撞船事件,我們政府有禮有理有力地展開外交努力,彰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卻被西方媒體如此惡意攻擊!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耐雄納爾就一定要實現!

  中德總理「超常規會晤」震驚世界 外交史上罕見

  當地時間10月5日傍晚,中國總理溫總理在出席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期間,抽出時間從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飛抵德國,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晤並共進晚餐。會晤的地點是在距柏林市區約70公里的梅澤貝格宮。

  在中方事先發布的消息中,溫總理此次出訪4個國家:希臘、比利時、義大利、土耳其,並不包括德國。在出訪行程安排之外突然造訪另一個國家,這在新中國外交史上極其罕見。中德兩國總理的這次「超常規會晤」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據悉,默克爾今年7月訪華時后,多次致電溫總理,邀請溫總理在出席亞歐首腦會議期間去德國做客,她想談談訪華后對中德、中歐關係新的思考。溫總理接受了邀請。

  5日上午,溫總理與默克爾共同出席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默克爾缺席了下午的第四次全體會議和閉幕式,趕回柏林著手準備與溫總理的會晤。

  下午4時20分,溫總理乘專機離開布魯塞爾,飛行1小時20分鐘后抵達柏林泰格爾軍用機場。在機場短暫停留後,溫總理換乘直升機,前往梅澤貝格宮。

  梅澤貝格宮是德國的國賓館,位於柏林北部的勃蘭登堡州,緊鄰呼文諾湖,周邊綠樹成蔭,主樓是一座建於18世紀的巴洛克式建築。

  由於日程安排緊湊,中方起初建議在柏林會晤,以縮短路程。但默克爾執意將會晤地點選在梅澤貝格宮,她說,只有會見與德國關係最密切的外國領導人才會選擇這裡。她特意安排直升機接送溫總理,以便騰出更多時間來會談。

  下午6時40分許,溫總理抵達梅澤貝格宮,默克爾在主樓門前迎接,兩國總理緊緊握手。

  「非常感謝總理女士為我作出這樣一個特殊的安排,這其實也表現出我們兩個國家的關係更加密切了。」溫總理說。

  默克爾說:「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發自內心地邀請您到這裡來。我訪問中國的時候也受到了您的熱情接待。您能抽出時間趕來,會談后還要返回布魯塞爾,令我非常感動。」

  「您的盛情難卻」,溫總理笑著說:「儘管來回時間長一點,但我們有機會可以再次就兩國關係深入交換意見。」

  溫總理與默克爾的會晤持續了近兩個小時。會晤中,雙方高度評價雙邊關係的良好發展。雙方願通過加強對話磋商和擴大互利合作促進中歐經濟關係。德方將繼續積極支持歐盟儘快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將與歐盟就此繼續對話。

  近年來,中德關係持續升溫。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以來,先後4次訪問中國。在最近一次訪華時,溫總理親自陪同她前往西安參觀。默克爾在西安度過了她的56歲生日。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德國在歐盟國家中率先實現經濟復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大幅增長。同時,中德都是製造業大國和出口大國,兩國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方面立場相近。

  正是由於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使中德兩國關係持續向好。兩國總理的這次「超常規」會晤,意味著中德關係進入又一個「蜜月期」。

  與默克爾會晤后,溫總理返回布魯塞爾,飛機降落時已是晚上11點。次日,溫總理將繼續訪問比利時,並出席第十三次中歐領導人會晤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我們的元首 2010-12-18 07:17
德國人的內心是很灰暗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7: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