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頒布「特赦令」使「隱形財富大解放」芻議

作者:niuliandang  於 2012-11-23 10: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財富, 解放, 特赦令

頒布「特赦令」使「隱形財富大解放」芻議

 

                                                                                                                作者 / 獻曝野叟

 

【話題背景】201274澳大利亞《大洋日報》發表了對國內知名學者、《炎黃春秋》雜誌總編吳思先生的訪談:《以有條件「特赦」貪官污吏推動政改》。吳思先生設想,在一個特區,設定一套政改指標,如公開競爭,差額選舉,人大代表專職化,鄉鎮、縣市等級別的直選,司法獨立,媒體開放等等。一旦驗收合格,階段性政改完成,就實行特赦。吳思先生認為:如果有了這種激勵機制,政改就有可能啟動。吳思先生的談話,掀起了新一輪「特赦」、「政改」熱議,專家學者、民間有識之士各抒己見,在香港《鳳凰周刊》等國內外媒體,發表多篇探討文章(部分文題見附錄)。目前,贊成和反對的爭論仍在繼續進行。

 

 

(一)頒布「特赦令」使「隱形財富大解放」

 

    中國目前採用「堵塞」的方法治理「貪污腐敗」,一直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是否可以轉變思維,效法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由「堵」轉「疏」,採用「疏導」的方法來治理「貪污腐敗」呢?

 

    這一思維突破的核心是:新政伊始,暫時擱置「政改」爭論,由國家元首頒布「特赦令」,此前一切合法或非法手段獲得的各種隱形財富,向政府有關部門如實申報並按章繳納「特赦稅」后,一律不追究其來源和政治、經濟、刑事責任,稅後個人所得成為實名下受法律保護、公開的、清清白白的資金。

 

    實施「特赦」使「隱形財富大解放」的好處是:

 

    1)符合五千年來中華文明的思維模式,符合中華禮義之邦的道德規範。

    2)將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

    3)多年來累積的地下資金浮出水面,轉移到境外的資金大量迴流並終止資金外逃,利國利民。

    4)與隱形財富大解放配套實施市場全面開放,漂白的資金轉化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資本,在寬鬆的環境下投資各行各業,進入正常經濟、金融軌道循環,促使國民經濟良性發展,民生大幅改善;中華經濟將全球一支獨秀,並帶動全世界經濟復甦。

    5)終止人才大量外流,國家幹部、民間人士,不再提心弔膽,放下包袱后輕裝上陣,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和積累更多財富。

    6)通過「特赦稅」國家掌握的巨額資金,可以興辦更多利國利民的實事,使施政進入良性循環,創造與初步實現和諧社會。

    ……

 

    且聽獻曝野叟慢慢道來:

 

(二)「財富大解放」符合中華文明的思維模式和道德規範

 

這一做法符合道德規範嗎?

 

道德有大、小之分。小道德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規範;大道德則關係國家和民族的大義、大是、大非。例如,現階段在中國,一切有利於中華民族,使國家強盛興旺、人民富裕安寧的言論和行為,都是道德的;否則,就不是道德的。因此,頒布「特赦令」使「隱形財富大解放」是道德的,正義的。這一重大舉措符合五千年來中華文明的思維模式,符合中華禮義之邦的道德規範。

 

前不久,九十三歲的德國前總理斯密特先生指出: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和模式,這提醒西方思想家,西方發生的一些可能並不是一種人類文明的必然(見《一位德國政治家對中國的睿智解讀》)。

 

目前「反貪」是因襲古代和西方文明的思維模式,其實,這一模式並非「人類文明的必然」。

 

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是「禮義之邦」。「禮義」、「禮義」,首先是「禮」,既包含「表示尊敬的語言和動作」,又包含「敬獻物質的禮」,即「禮物、禮品、禮金」。

 

人,首先是物質的人,對物質有一種強烈的生理需求,對能夠轉化為物質的金錢有一種本能的佔有慾。我們炎黃子孫都深深認同:某人幫忙之後,得好好感謝他(她)。這種出自內心的情感,除了感恩戴德的語言、文字之外,總覺得還應該敬獻點「物質的禮」。越是幫了大忙的恩人,禮品、禮金越重。否則,耿耿於懷,寢食難安,過意不去。——這是人之常情。怎麼可以把這種人際交往的感恩情懷一概斥之為「行賄受賄」呢?

 

只要搞市場經濟,就必然有個人收入的巨大反差。憑什麼,我在你的報告上批一筆,簽個字,你就狠賺百萬、千萬,甚至過億……而我,卻仍舊守著菲薄的俸祿凄清度日!——這是制度建立之初的(設計)缺陷或漏洞。

 

握有產生經濟效益行政審批權的官員,既可以批給張三、李四,也可以批給王五、劉六……於是,「幕後交易」、「自動奉獻」就水到渠成,久而久之竟成了「潛規則」……要突破思維,這種兩廂情願的行為,不叫難聽的「貪污、行賄受賄」,委婉的描述應該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再分配」。——目前,這些類似行為在龐大的中華經濟體系內每日每時大面積發生著,早已見怪不怪,司空見慣了。

 

黨和國家不是懲治這種行為嗎?——權衡風險和收益,被發現和受到懲罰的是零頭;大量的沒有被發現,或發現了沒有受到懲罰。懲罰也是選擇性的,不信?來一個毛時代的大規模運動試一試,整個國家就會癱瘓。

 

斯密特先生說「中國有自己的文化脈絡和國情」,國內環境和發達國家大不相同。在中國做生意要研究「中國學」,即中國特有的官場禮儀、人際關係、信用制度和各種潛規則……才能一通百通,左右逢源,賺個盤滿缽滿。即使是財大氣粗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后如不入境隨俗,都可能鎩羽而歸。日本公司不成文的規定,不熟讀《胡雪岩(晚清紅頂商人)傳》,不能去中國做生意。

 

某些「反貪」大喊大叫特別厲害者,其心態是酸溜溜的,欲貪而不得其門;如果給他們職務和機會,其貪腐程度不超過現任,就算不錯了。獻曝野叟在加拿大遇到不少年輕俊才,談到國內的同學、親友,許多都身居要津。問這些同學、親友是否「貪官」?大多這樣回答:「不知道,暫時沒有發現。如果我沒有出國,現在也許有了一官半職,我不能保證自己不貪,在那樣的環境下,獨善其身恐怕很難做到。」——這是實話,內心的真情表白。

 

這難道是道德的?——不要老鑽在「道德」這個辭彙的牛角尖里,「利益共享」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行為。所謂「貪腐」不是某個朝代或某個黨派的「專利」,是早熟五千年、符合人性的中華文化的一個部分。從現實來看,在目前中國經濟大環境中,「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黑格爾語)。

 

    雖然這種行為在西方受到抵制和壓抑,但是,即使發達國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再分配」仍在悄無聲息地四處蔓延,同樣是「沒有發現的」比「發現了的」多得多。獻曝野叟在加拿大觀察十年,得出的結論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假以時日,全世界終歸趨於同一。

 

人們「痛恨腐敗」不難,「表達義憤」、「高呼口號」也不難,難的是在「義憤」、「高調」之後回歸「冷靜、理性、務實」。

 

國內外觀察家、好心的建言、惡意的「獻策」,各媒體、網路評論……百分之九十九都認為要「加強反貪」。目前,國家「反貪」政策迭出,機構重疊,已經殺了一批民憤極大的貪官……夠嚴厲了,還要怎樣「加強」?明太祖朱元璋剝了貪官的皮,充填稻草製成標本跪在午門外震懾百官,但時過境遷,照貪不誤。難道你比明太祖還兇狠?可見用「堵塞」、不符合人性的打壓方法,是不能持久的。

 

有人高呼「要清算貪官!」——誰該清算,誰不該清算?由誰清算?怎樣清算?……法不責眾。喊這種高調口號的人,對中國國情的認識,連外國人都不如。斯密特先生指出:「要承認既得利益,因為沒法徹底清算,也不能徹底清算。」頒布「特赦令」使「隱形財富大解放」,就是「冷靜、理性、務實」的結果。

 

(三)將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

 

    廣大人民群眾對「貪污腐敗」不是深惡痛絕嗎?「隱形財富大解放」,「貪污腐敗者」得實利,怎麼反而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呢?

 

網際網路時代的人民群眾信息是靈通的,頭腦是靈活的,觀念是開放的,也是講道理的。他們對用「堵塞」方法治理「貪污腐敗」早已失去信心。面對奈何不得的「貪官」,只能高呼口號,人云亦云地跟著喊「打」。

 

其實,老百姓最關心的是現實生活,是「柴米油鹽」,最希望的是從艱難的失業困境中解脫出來……現在,新領導採用新辦法,有能力把經濟搞上去,大大提升就業率,大幅度提升底層民眾的生活水平,怎麼不令人興奮呢?因此,「隱形財富大解放」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講清道理的前提下,必定會得到民眾的諒解,會得到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

 

目前,「政改方案」遲遲不能出台,有一種評論認為是「利益集團」的阻撓,擔心政改觸動他們的利益。「特赦令」確保了他們的安全,承認他們稅後的「既得利益」,來自這方面的阻力就冰消瓦解,為隨後的政治改革鋪平了道路。

 

(四)地下資金浮出水面,境外資金大量迴流並終止資金外逃,利國利民

 

一般來說,輿論只是緊盯著「貪官污吏」。實際上,由於此前政策不穩定,害怕露富,三十餘年來的經濟發展,民間還有巨額財富沉澱於地下狀態。因此,「隱形財富大解放」應一視同仁,針對所有的國民,不僅僅局限於國家幹部。

 

市場開放不充分,容易造成資金流向畸形。舉例來說,致富后當資金出路不廣,人心惶惑時,許多人便窮奢極欲,胡亂花銷,競相鬥富。2011年中國大陸奢侈品消費107億美元(佔全世界1/4),預計今年超日本,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第一大國。這筆巨額消費資金外流,促進了奢侈品生產國的經濟,對本國經濟沒有什麼貢獻。市場全面開放后,大部分資金流向「再增值」渠道,必定會減少奢侈品的消費,人心回歸到生產、經營領域,有益於本國經濟。

 

市場全面開放后,投資增加,就業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就促進了內需。內需增加,鈔票回籠,又促進了新一輪投資與消費。從此掃除「內需不足」而引起的經濟疲軟,使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就這樣,「一法通,萬法通」,「一著走活,滿盤皆贏」。

 

頒布「特赦令」使「隱形財富大解放」,多年來累積的地下資金浮出水面,轉移到境外的資金大量迴流並終止資金外逃。做到了民諺所說的「肉煮爛了在鍋里」,確實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五)經濟良性發展,民生大幅改善,中華經濟將全球一支獨秀

 

新政伊始,有人建議,應該首先解決「民生問題」,把經濟搞上去,在社會安定、人心企穩的前提下,再逐步進行其它方面的改革。這個意見無疑是切中肯綮的。

 

但是,「把經濟搞上去」談何容易!首先是啟動資金問題,一動手,先要投入,方方面面都伸手要錢。錢,從哪裡來?

 

改革開放初期,鄧老的辦法是用優惠政策「引進外資」;後來,第三世界紛紛效法。目前,如印度等國,吸引外資的勢頭比中國強,哪裡拿得出更優惠的條件,哪裡還有巨額外資可供再度引進?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政府砸下4萬億搞基礎建設……政府投資,利益往往難以惠及萬民,反而弄得物價飛漲,民怨蓬起,難以再作馮婦!

 

購買的美國國債,類似一個碩大無朋的充饑畫餅,一時動用不得……

 

「特赦令」應運頒布,使「隱形財富大解放」,是新形勢之下解決啟動資金的最優方案。

 

解放的巨額資金要尋找出路,因此,必須同時配套實施市場全面開放。除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少數幾個部門暫緩開放或有限開放之外,其它經濟領域需要全面開放。也就是說,除了不能殺人越貨、販賣人口、武器、制毒販毒等犯罪行為之外,幾乎什麼都可以生產,什麼買賣都可以做。

 

    三十多年前,改革開放初期引進的外資可以進入某些經濟領域,而內資不能進入。當年,獻曝野叟十分納悶,為什麼這些部門准許外國人賺錢,卻不準許中國人自己賺錢呢?這是經濟領域政策開放不完全的後果。所以,在新形勢下,應該全面開放市場。

 

  市場開放,投資蜂擁,當經濟進入良性發展軌道,民生得到大幅度提高時,中華經濟將獨冠全球並對國際經濟作出巨大貢獻,帶動世界經濟復甦。

 

(六)創造與初步實現和諧社會,促使國家施政進入良性循環

 

此前由於開放深度不夠,堅持某些過時理論,政策左右搖擺,再加上用「堵塞」的方法「反貪」,使財富的持有者憂心忡忡,擔心某種「清算大禍」突然降臨,除了匿藏、不露富之外,「採用腳投票」,人才和資金紛紛逃離到境外,勢頭有增無減,難以遏止。

 

「特赦令」開闢了一條光明大道,用繳納「特赦稅」的辦法「贖買罪愆」。「特赦稅」採用累進位,登記的資金數額越高,稅越重(當然,個人所得也會水漲船高)。對億元、十億、百億……都敞開大門歡迎,決不秋後算帳。因此,「特赦令」應由權威的國家元首簽署,字字千鈞,一言九鼎,信譽卓著。

 

    據對國家經濟素有研究的民間人士估計,通過「特赦稅」進入國庫的巨額資金,可能超過2008年政府解救金融危機的投資4萬億。那個「4萬億」是個數字,是紙上的「一筆帳」;而這個「4萬億」,是過硬的現款;用真金白銀投入,就可避免通貨膨脹。

 

要仔細研究「資金登記數額」、「開徵特赦稅」與「個人所得」的比例。須注意的是:對於已經發財的人來說,最迫切的不是繼續掙錢,而是「保護自身安全」和「保住既得利益」。當「安全」無憂之後,「計算個人所得」便成為重點。要使他們覺得「划算」,才會心甘情願地將財富奉獻出來。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小河有水大河滿」,不要吝嗇「藏富於民」。三者的比例是多少?局外人不用擔心,中央有的是能人和精算師,一定會制訂出「特赦令」順利實施的細則。

 

對於從境外迴流的資金,要制定優惠政策,以資鼓勵。資金回來,人才肯定跟著回來,一舉兩得。頒布「特赦令」后要嚴格控制資金匯出,防止「出口轉內銷」,套取政策優惠。

 

繳納的「特赦稅」要在媒體和「特赦網」上按統一編號及時公布,嚴格款項直接進入國庫的手續,使繳納者和民眾放心。繳納給國家,不進私人腰包,就會增加繳納者的自願度和徹底性。在初始階段,可能要根據個人意願公開或保密真名實姓。但是,要營造一個繳納「特赦稅」光榮的環境和氛圍,頒發金光閃閃、國家元首署名的榮譽證書(具有法律保護證書的實質意義);進行「繳納得越多對國家貢獻越大,越光榮」的輿論導向。絕對不能對繳納者說風涼話,不能挖苦諷刺,不能產生歧視;發現陷害或打擊報復者,要繩之以法。

 

至於有沒有其它犯罪資金混入?回答是「肯定有」,但不要去理睬。既然採用「快刀斬亂麻」的方法,說了不追查,就不追查,不要為小失大。古代商鞅變法「徙木立信」,何況今天這樣大規模的特赦行動!「失去信譽」,好事就難辦了,因此,信譽是是第一要緊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了「利益再分配」,賺了大錢者,不被發現,不受懲罰,是一種能力,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人際關係處理藝術」。今後怎麼辦?是照章納稅,放任自流,還是嚴厲懲罰?則不是我們小老百姓考慮的了。實施「特赦令」積累經驗后,中央要趁熱打鐵,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來。

 

至於此前被沒收財產,被判刑,甚至因貪腐槍斃了的,有人提出要「平反」,怎麼辦?如果分散精力去處理,又是一團亂麻,擇不清。因此,只能以執行日期劃線,以前被處理的,不能翻案,「運氣」不好,自認倒霉。世界上所有的事,幾乎都可以用時間劃線;某些事,還必須以時間劃線;過了那村沒那店,是很正常的。

 

不要擔心國際輿論,不要怕別人說三道四。要牢記鄧老的教導:「不要怕外國人議論,管他們說什麼,無非是罵我們不開明。多少年來我們挨罵挨得多了,罵倒了嗎?總之,中國人的事中國人自己辦。」(鄧小平《建設和改革需要穩定的政治環境》)況且還有不少像基辛格、斯密特那樣了解並理解我們的國際友人。

 

頒布「特赦令」使「隱形財富大解放」,將化解對抗性矛盾,縮小貧富差距,平息「仇富」情緒,降低執政成本。這樣,就創造和初步實現了和諧社會,將終止人才大量外流。國家幹部、民間人士,不再提心弔膽,放下包袱后輕裝上陣,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和積累更多財富。

 

辦好頒布「特赦令」這件大事,新政的威望就樹立起來了。當忠於國家、民族的強勢領導人「手中有錢」后,「心中」就「不慌」,可以從容大度、遊刃有餘地興辦更多利國利民的實事,促使國家施政進入良性循環。

 

(七)「特赦」不要與「政改」捆綁在一起

 

吳思先生提出「有條件特赦」的「條件」是:要求「貪官污吏」承諾和推動「政改」。

 

將「特赦」與「政改」捆綁在一起,使本來簡單的純經濟領域事務,反而變得紛繁複雜了。一牽涉到「天下第一難事——政改」,就會發生激烈的爭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理長」,爭論將沒完沒了,最終「道旁築室,三年不成」。

 

吳思先生為什麼要把「特赦」與「政改」捆綁在一起?是為了尋求「特赦」的「合理性」和「正義性」。根據以上幾段文字的分析,頒布「特赦令」具有充分的內在「合理性」和「正義性」,不必到課題外去尋求。

 

做事情要從容易入手的做起。新政伊始,千頭萬緒,百事待興,從經濟領域入手,比從政治領域入手容易得多。

 

為了「特赦令」及其它種種配套政策的順利出台和實施,不僅凡事不能與「政改」掛鉤,還必須維護和確保政府的權威性。政治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欲速則不達,無法畢其功於一役。如果像「阿拉伯之春」那樣一哄而起,必定弄得一團糟,國家四分五裂、國力衰微、經濟崩潰、民眾受苦、生靈塗炭。因此,值此新舊交替時期,「政改」等事宜暫時不要提及,以免為難新的領導人。經濟搞上去之後,在社會安定、人心企穩的前提下,再逐步進行其它方面的改革。知識界和廣大民眾要有耐心,到一定的時候,「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必然會分階段、平穩有序地出現。

 

「十八大」順利召開,全世界都看好「習、李新政」。為什麼此時此刻「特赦」話題重拾,且關注面相當廣泛?是因為國內外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新政寄予了厚望。期盼新領導人為國為民勇於探索,勇於承擔歷史責任,儘快儘早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習近平先生「起於畎畝」,「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七年知青鍛煉,深知稼穡之艱,民生之苦;從基層開始逐步上升的三十多年政壇歷練,對各個層次的國情民意了如指掌;值此糾結纏繞、積重難返的多事之秋,毅然擔當起繼往開來的重任,具有為國為民獻身的博大情懷;特別是克紹箕裘,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等家風遺訓垂範於當今施政,必然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擁戴。

 

世有非常之人,然後行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獻曝野叟打從心底尊重「大智若愚、久經歷練、沉穩務實」的習近平先生,不揣淺陋撰寫上述文字提個醒,供參考。盼望習近平先生當機立斷,用大智大勇帶領全國人民走出困境,衷心祝願中華民族開創出一個國泰民安的中興局面!

 

為使《芻議》迅速「上達天聽」,歡迎各種媒體、門戶網站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北美經濟導報》首發

 

(文責自負;此文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大家進一步討論。)

 

20121114 加拿大 蒙特利爾

 

 

附錄:部分探討「特赦」的文章:

1)吳思:以有條件「特赦」貪官污吏推動政改(2012-07-25(僑報 2012-6-17

2)周兼明:「赦免貪官」無法凝聚改革共識(2012-10-16(《鳳凰周刊》2012年第24期)

3)吳思:轉型交易的道理——再談「特赦貪官促政改」(2012-10-16(《鳳凰周刊》201228期)

4)冼岩:「挪拉出走」以後會怎樣——由「特赦貪官促政改」想到的(2012-10-16(《鳳凰周刊》2012年第29期)

5)氣橫秋:「特赦貪官推動政改」的弦外之音(08/06/2012

6)儲建國:特赦貪官帶來不了好民主 (《陽光》雜誌20121011

7minxin:究竟什麼樣的特赦才能真正帶動貪官政改?(炎黃論壇2012-10-11

8)赦免貪官「原罪」僅是一個美好願望 ( 2009-10-09 10:55)

9)歐陽國軒:若搞特赦不該包括貪官和經濟罪犯!(2009-02-17

10)楊喜平:吳思是最清醒的歷史學家(2012-10-24

11)香港動向雜誌:中紀委推出對貪官特赦十條(***網2012-10-07

12)《炎黃春秋》主編為特赦貪腐促政改辯解:這是識大體顧大局

13)國務院擬特赦貪官「一二三工程」特別行動(2004

14)能否赦免貪官「原罪」以換官員財產公開? ( 2009-09-21)

15)赦免貪官「原罪」是個「餿主意」 ( 2009-09-21)

16)潘多拉:赦免貪官「原罪」是改革的必要代價 ( 2009-09-25 《珠江晚報》)

17)赦免貪官「原罪」是改革的必要代價嗎? ( 2009-10-02)

18)潘多拉:赦免貪官「原罪」真的不可行嗎?(2009-10-05《珠江晚報》)

19)赦免貪官"原罪"誰誤讀了香港1977年「特赦令」?(2009-10-14

20)何清漣:「特赦貪官推動政改」為何不可行?(***網2012-08-04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