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為什麼亞洲民主都在飽受折騰?

作者:roaming  於 2010-2-21 04: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關鍵詞:

在菲律賓,自從馬可斯軍人政府於1986年下台後,這個由美國一手扶植的國度便一直在民主失靈的陣痛中翻來覆去。靠人民力量上台的科拉桑總統,在任六年期間竟發生了六次政變。在她之後的幾位總統,也沒有什麼作為,而且都同貪污腐敗脫離不了干係。

時 至今日,菲律賓的民主政治仍然無法進入正軌,不時有軍變的傳言,經濟也一籌莫展。不久前,阿羅約總統面對誠信問題被彈劾,她的反對者還一度希望通過「人民 的力量」把她拉下台。地位不穩的阿羅約最新的動作是不顧後果廢除死刑,希望藉此獲得天主教勢力的支持,苟延殘喘。與此同時,數以百萬計的菲人為了養家活 口,只得繼續湧向海外各地,當女傭,做勞工。

在泰國,剛在一年前再選勝利上台的達信首相,面對反對派動員的大示威,被迫下台,但不久又伺機回巢,使到泰國政局也一直動蕩不安,反覆不定,泰國經濟也因而受到拖累。

在東帝汶,幾個月的內亂之後,政局仍然隱晦不明,雖然總理阿爾卡蒂里終於在巨大的壓力下辭職,這個新生民主的政治前景如何,卻是個大問號。

為 什麼亞洲的上述幾個民主都在飽受折騰,並因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民主取代了專制,但是並沒有給人民帶來幸福的生活。因為,政黨政治騎劫了民主。人民一面支 持各自的政黨,親手選出他們認可的政治領袖,過後卻又紛紛要通過所謂「人民的力量」把他們推翻。這不是很矛盾嗎?有些台灣人說,不管是藍的還是綠的,同樣 是爛蘋果,怎麼選?看來這就是民主失敗的癥結所在了。

在 一片彈劾、罷免、倒閣、示威、抗議的聲浪中,這些亞洲的民主所凸顯的,若不完全是民主的失敗的話,至少也是民主的失靈,政治的無效,以及政治領袖的無能和 貪腐。它們說明,民主不一定能產生好政府,或選出好領袖。當然,我們不能只看到民主的失敗,而忽略成功的實例。我們肯定應該參照那些成功的例子,但對這些 同樣是在亞洲的民主的失效,也有必要進行深入的探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避免民主政治(尤其是政黨政治)的諸多陷阱。

  

政黨政治 淪為中飽私囊  

  

民 主政治的一大特點是政黨政治。政黨照理應是由一群有著共同政治理想和信仰的人組成的,但是,我們看到,現實中的政黨往往只是一個個追逐權錢的大團伙。政治 成了政客的逐鹿場,爭奪政權其實只為了達到中飽私囊的目的,因此,政權一到手便出現公器私用、貪污腐敗的現象並不足奇。

不 管每個政黨的出發點是什麼,它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贏得政權。為了政權,它們必須想盡辦法爭取選票。於是,政黨展開了永無休止的爭鬥,而選民也自覺或不自覺的 被捲入旋渦。對不同政黨的支持和忠誠,最後往往造成民眾的陣營化。可以想見,如果一個國家種族構成複雜,人口多元,面對多政黨的相互撕裂,後果會是什麼個 樣子。因此,美國政治學者達爾(Robert Dahl)在他的有關民主的論述中就曾指出,民主制度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是人口的同質性或單元性(homogeneity)。

泰 國、台灣、菲律賓、東帝汶的人口表面看來同質性是頗高的,但其實不然。比方,台灣有本土和外省人的割裂,政黨之間的你死我活的爭鬥,使到這種族群矛盾更加 激化;東帝汶也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對立族群,他們之間的仇視甚至可以追溯到葡萄牙統治時期。在文化上和制度上,這些民主其實也欠缺使民主制度行之有效的充 分條件。文化的作用是明顯的不利因素之一,比如法制不張,貪賄成風,到處瀰漫著裙帶風和朋黨關係。

在 台灣,國民黨因黑金而下台,當初給人的印象是有著崇高理想的民進黨上台後,很快就跟著腐化,現在連第一家庭也涉入弊案,這情景只能叫人搖頭嘆息。在泰國, 達信首相被指不惜修改法令,以達成家族的商業利益。在菲律賓政壇,朋黨之風(crony)盛行。在東帝汶,族群和派系對立。顯然的,這類政治生態都有其深 層的文化背景,而在這樣的政治生態中,民主不只很難茁壯和有成效,而且很容易就走樣、變酸。政黨政治給百姓帶來的,不是生活的安定和改善,更多是社會元氣 的斫喪和諸多的亂象。

政治在這些民主之 中變得黑暗、骯髒、污濁。原本應該完成民主使命的政黨都給政客騎劫了。政客騎劫了政黨,政黨又騎劫了民主,民主自然也跟著變質。政客和政黨爭鬥的更多的是 為他們本身和朋黨的利益,不是國家和人民大眾的利益,每一個政客背後都拖著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因此,民主陷入了一個又一個的泥沼,或是不斷的出軌、反 復。不解決這個惡性循環,不管政黨怎樣輪替也是無濟於事的。

賢人不出 全都是爛蘋果

惡 性循環的一個嚴重後果,是政治的腐化造成正人君子都對政治敬而遠之,賢人不出、在野,擺在選民面前的就全都是一樣爛的蘋果,不管哪個政黨當選,照樣是政不 通、人不和。議會成了政黨的遊戲場,國家則被搞成爛攤子。「江山也要偉人扶」,新生民主缺乏政治家的扶持,就只能像阿斗,扶得東來西又倒。

新 加坡的經驗算是非常幸運的。1965年,它不幸被踢出馬來西亞,好像被置於死地了,然而,那卻是不幸中之大幸,它因此也跳出了種族政治的火鍋,走上自己的 多元種族和諧之路。與此同時,更幸運的是賢人在朝,任人唯才,樹立了清廉政風,奠定了四十年的穩定,給新生的民主制以必要的逐步成長的機會和環境。一切也 許都是因為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但人們至少應該觀察到,若是缺少了賢人政治,缺少了唯才制度,缺少了族群和諧,那新加坡恐怕也難以避免陷入民主失靈的泥 沼。

台灣《天下雜誌》最近第三度專訪新 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並推出了專題報道,負責採訪的記者在採訪後記中就不無感慨的指出,在世界缺少領導典範的今天,無論英、美、法、日、韓、台的政府領導 人都有被罷免的危險時,新加坡領導人時刻掛懷的則是國家、社會、人民,甚至世界和平,確實令人嚮往。該刊記者觀察到,新加坡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治理文化和體 制,這是一個廉潔的體制。

不錯,新加坡 的廉潔體制是民主行之有效的基礎,而新加坡之所以能建立起這樣的體制,關鍵在於有賢人政治。在亞洲民主政治污泥之中,新加坡可謂獨樹一幟,新加坡人必須考 慮的,是如何維護和加強這個體制;如何確保賢人在朝,惡人在野;如何避免陷入政黨政治的惡性循環;如何逐漸從實踐中增進民主,使民主繼續與現實相結合,繼 續發揮實效,而不是紙上談兵,空想民主。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fressack 2010-2-21 06:23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5 00: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