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向耶魯捐巨款的張磊,也許並非「裸捐」

作者:roaming  於 2010-1-17 09: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關鍵詞:

中國留學生張磊向美國耶魯大學捐贈888萬美元的消息見報,立刻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認為他不該向耶魯捐款,甚至罵他忘恩負義。後續幾天的網上罵聲不斷,在中國接受基礎教育的中國人,卻向美國的大學表示感恩,國人熱議、爭辯一番,本無不可。

為了澄清一些誤解,后又有他妻子寫了說明,傾訴了當年來美國之前,在國內如何受政府部門的刁難,辦戶口,開個證明,找錢去簽證等一系列問題。而到了耶魯后如何得到學校的支持和幫助等等,似乎不捐這款就對不起耶魯。筆者認為,這裡的村民估計一半以上出國時,都遇到同類遭遇,因為那時候的中國就是這種條件。要按照這個說法,村裡有不少人,應當懷著感恩的心情,向母校慷慨解囊。但事實上,這種毫無動機、不計回報的「裸捐」是不存在的。

不過,吵得熱火朝天的國人和對此事聞風而動的媒體,卻很可能已經掉進了別人設置的圈套。
當下的年代,可以說是個炒作的年代。常有一些人或為博取名聲,或為謀取利益,利用媒體和公眾的心理,製造一些刺激眼球的事件,甚至故意挑起一些事端,讓媒體去追訪。事件本身的性質、各方公眾的評價,對當事人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人能通過炒作坐收可觀的紅利。

自互聯網奇迹以來,美國有也一些大陸來的華人企業家做得很成功,給自己在國內的母校捐款數超過10M美元的人,也不乏其人。朱敏給浙大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當然還有別的學校的。但每一個捐款都不是「裸捐」,是需要有回報的。
就拿給耶魯捐款的張磊來說,有知情者透露,他開公司的初期投資原本就來自耶魯的捐贈基金,耶魯資助了他幾千萬美元(搞過基金的人都知道,這裡所謂「捐贈」,也不是白給,是有條件的)。現在他的事業做大了,拿出幾百萬元來回饋耶魯,更多地可以理解為還債。他不還行嗎?說話不算數,還能在江湖上混嗎?其次,負責管理耶魯大學基金在中國的投資,也就是說捐贈者跟受捐者之間,原本就有緊密的利益關係。再者,這樣一起捐贈活動,不是去受捐地美國舉辦,而是在國內高調炫耀,有沒有不正常的地方?筆者認為,此舉極具操作嫌疑。起碼一點是達到了:拿了本應還人家的錢,先替自己一下出名再說。 

想當年,鄧朴方主管殘疾人基金會時,幾乎每年官方報紙都有一條,李嘉誠先生向該基金會捐款一個億港幣。而後面的故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年殘疾人基金會從李嘉誠那裡採購價值3億人民幣的殘疾人設備。按1/3毛利算,李嘉誠也不虧,毛利高一點,還有賺。銷售過程中,層層打點、大家都受益,何樂而不為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8: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