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保險公司(ICBC)公布了超速駕駛司機被抓之後的10大藉口 在加拿大這個車輪上的國家,私家車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自行駕車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大多數加拿大人都承認自已有過駕車超速的行為,其中不少人,在超速被抓后還快速轉動腦筋,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向警察解釋原因,表白自己的無辜,試圖藉以逃避罰單。不過,千萬不要太得意,因為命是你自己的,而且只有一條。
十大最常見超速藉口
ICBC搜集了本省各地警察抓超速的資料,列出了十大搞笑藉口,分別是:
1. 我要遲到了 2. 我不知道有這麼快 3. 我不知道車速限制是多少 4. 我只是要超過前面那一個危險司機 5. 我的車根本不可能開到這麼快 6. 我只是跟著前車子的速度駕駛 7. 我只不過超速10公里而已 8. 我趕著上廁所 9. 我和另一半吵架 10. 我不舒服,正趕往醫院/我要臨盆了
遲到位居十大藉口之首
5月27日,卑詩保險公司(ICBC)公布了超速駕駛司機被抓之後的10大藉口。其中,「我要遲到了,我要被炒魷魚了」高居借口榜首。「我不知道有這麼快」和「我不知道車速限制是多少」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也有人以「身體不舒服,正趕往醫院求醫」,甚至「即將臨盆產子」為理由(詳見「十大最常見超速藉口」)。
不過,ICBC警告說,這些藉口完全不管用。因為警察聽慣了各種藉口,任何託辭都不能讓違規超速者免遭罰單。ICBC重申,超速駕駛的罰款是138元到483元,而且從今年1月起,超速者須支付危險駕駛風險金(Driver Risk Premium,簡稱DRP),任何人都不要心存僥倖。
ICBC逐項反駁十大藉口
為引起人們的重視,ICBC在其官方網頁上,鄭重其事地對上述10類藉口加以逐項分析,指出其荒謬性,並給出正確的駕駛習慣指引。
藉口一:不管你是上課要遲到了,還是上班要遲到了,這些老掉牙的藉口全不管用。有人還會說自己正在急沖沖趕往法庭的路上!「我的老闆會炒掉我」、「我的老師會不給我及格」……這些慘兮兮的可怕後果同樣不會讓警察心生惻隱。
ICBC奉勸人們,在出行之前,仔細計劃行車路線,給自己預留鬆動的時間,因為導致時間耽擱的因素實在太多,而且難以預測,像塞車、建築工程、惡劣天氣以及突發的交通事故等等。ICBC建議說,若真的遲到了,就深呼吸接受現實。
藉口二:正常情況下,速度顯示器不會說謊。對著警察扮傻肯定只會讓你「加分」——這是伴隨大額罰金的處罰性記分。
ICBC提請公眾謹記間或地檢視你的示速器,並且確保全神貫注於駕駛本身。根據2003至2007年的警方數據,在卑詩省每年平均有約8200宗與車速有關的碰撞事故,導致161人死亡,5500人受傷。超速是警方報告的撞車事故中最頻繁提及的肇事原因之一。因此,請減慢車速,減少你遭遇車禍的風險。
藉口三:這就像你在說不知道加拿大在美國以北。省、市兩級政府都已確保限速標誌清晰地矗立在各條道路邊。在機動車輛規定(Motor Vehicle Act)中亦明確了基本的車速限制:市內最高時速50公里,市外最高時速80公里。
藉口四:像戰無不勝的007英雄邦德那樣飈車,只能讓它留在好萊塢大片的場景中。在車流中忽進忽出是造成車禍5大高危行為之一。請保持車距,給予其他司機判斷情況的時間。

藉口五:除非你駕駛的是像摩托自行車(moped)或單腳滑行車(scooter)這樣的低速交通工具,你的車能夠跑得像飛翔時時速在160至320公里的雨燕那樣快。瑞典的一項研究顯示,將車速減低5%,將有效降低14%至20%的車禍風險。
藉口六:司機不是牧群里的牲口,如果你前面的車高速撞向一面磚牆,你也會加速相隨嗎?當然,跟上車流是重要的,但請維持在路牌限定車速內。如果後面的車靠你太近,不如小心地離開該車道,讓那輛車先通過。這總比撞車或吃罰單要好。
藉口七:如果你的車速超過限速20公里/小時,你會被罰138元。車速越快,剎車所需時間越長。時速30公里時,車子在完全停止前會繼續前行15米;時速80公里時,車子在完全停止前會繼續前行76米。想像一下,如果你需要避開一個人、一個動物或者一輛大卡車,高速行駛會發生什麼事情?
藉口八:這實在是蹩腳的藉口。看起來像是多年前你從母親或老師那兒得來的教育——「離開前記得要上廁所。」這顯然不能成為超速的理由,因為一路上有眾多的加油站和停車點供如廁之需。
藉口九:可以肯定的是,每個家庭都會時不時地有爭吵,日常生活中諸如看電視是看「加人隊」比賽還是看「加拿大偶像」表演,出外遊玩是去打高爾夫還是拜訪親戚……這樣的意見不一致隨時都會發生,但是最好在車外下決斷。如果是在駕駛中,而你需要立馬解決爭端,那麼,從車流中移出,停在路邊慢慢討論吧。這樣更安全點。
藉口十:如果你真的病得那麼重,或者就要把孩子生在駕駛位上了,那應該叫救護車!你沒有接受象急救技術員、警官或消防員那樣的駕駛訓練,因此,請根據你所知道的規矩去做。
不同人群的駕車陋習
ICBC將駕車者分為上班一族、學生、接送小孩的家長和家庭度假者四大種類。對他們的駕車習慣加以分析,指出他們常犯的錯誤以及由此而可能導致的後果。
上班一族
特徵:壓力重重,不得不追趕各種日程安排。常常手上抓著鬆餅和咖啡就在趕路上班,早餐都是在車上對付了事。他們自以為是能夠跟上車流速度的熟練司機,不顧及車速限制。
超速借口:我不想因為上班遲到而面對老闆的吼叫。
駕車陋習:沖紅燈,在十字路口超速行駛。
忠告:歐洲研究顯示,對於一趟10公里的路途來說,將車速由55公里/時減至50公里/時,只需增加1.33分鐘的路上時間。你們用於支付超速罰單的138元至196元,足夠你們加滿幾大罐的油。
學生一族
特徵:「遲」是其中間名字(middle name),經常無數次地按下鬧鐘的打盹按鈕,並且蔑視在鈴響之前到達學校的時間。
超速藉口:我不想因遲到被老師單挑出來坐在前排。
駕車陋習:「長耳大野兔」作風,大力加速,使勁兒剎車;在車流中忽進忽出;在十字路口超速。
忠告:瑞典一項研究顯示,減速5%可以減低14%-20%的車禍發生風險。你們口袋裡的138元至196元,與其用於支付超速罰單,不如用來買最新式的微型iPod。
家長一族
特徵:他們的車子就像一部時間機器,完成多項任務是他們的拿手強項。他們典型的一天里要做的事包括:接送孩子上學放學,購物,完成各種受子女差遣之雜務、送孩子去踢球/學琴/上補習班,等等。
超速藉口:我的孩子要參加一個很重要的比賽,我們已經遲到了。
駕車陋習:在學校/遊樂場區域和十字路口超速,沖紅燈。
忠告:在學校/遊樂場區域超速的危險是致命的。一項國際道路安全研究發現,當你僅以時速40公里開車時,如果你撞倒了行人或騎自行車的人,他們有30%的危險被撞死。你們用於支付超速罰單的138元至196元,不如花在你孩子的音樂課或者舞蹈課上。再者說,想一想你在日後有一天也將坐在駕駛位上的你的孩子們面前樹立的榜樣。
度假一族
特徵:急切地想要在入門長龍排起來之前進入主題公園。孩子們正在相互干仗並且不停發問:「我們到了嗎?」他們對不得不在車上一遍又一遍地聽同樣的兒童音樂感到厭倦。
超速藉口:我的孩子們讓我抓狂,還有,他們需要上廁所。
駕車陋習:在高速公路上超速,常做不安全的車道轉換,與前車距離太近。
忠告:澳大利亞一項研究表明,時速60公里之上,你每加速5公里/小時,致人傷亡撞車事故的風險就會雙倍增加。你也許可以神志清醒地塊一些到達你的目的地,但是相比之下,發生交通意外,毀掉你全家愉快假期的風險會更高。
不要在汽車保險上省錢
Lansdown 保險公司從事汽車保險業務的高文彬說,汽車保險,每一分錢都有它的價值。在什麼事兒上省錢,也不要在買汽車保險上省錢。若是因為想省錢,買了便宜的但非所需要的保險,到真是出事兒了,得不到賠償,反而得不償失。
另外,他專門針對新移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說,不少新移民在國內已開了10幾20多年的車,覺得自己是老司機,所以對交通安全缺乏警覺。
實際上,新移民來到加拿大,要努力弄懂本地的「駕駛」語言,原有不太好的駕駛習慣必須改變。高文彬勸駕車人士不要因趕時間開快車,你超速衝過了這個紅燈,到下一個十字路口還是會被紅燈攔下,所以「開快車實在是一點兒意義都沒有」。
他還提醒說,夏季到來,每逢長周末大家都喜歡聚會,但是一定不要酒後駕駛,這點對於新移民來說尤其重要,因為酒後駕駛屬刑事犯罪,會給當事人留下犯罪記錄,這樣的污點對於今後入籍、尋找工作等都有不良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