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網路承載不了人的「原罪」

作者:謝盛友  於 2009-11-8 10: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

  2009年3月21日,全德國哀悼溫嫩敦(Winnenden)慘案的犧牲者,德國總統也參加了追悼會。舉國降半旗、舉世同悲傷,全世界的人都在問:為什麼?

  德國總統呼籲,社會各界應該更加嚴格管制網路暴力、電腦電影暴力遊戲。

  每次校園慘案后,人們都在思考,電腦暴力遊戲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誠然,暴力遊戲助長校園暴力,但絕對不能划等號。如果那麼簡單,誰能想得通,相貌靦腆的Tim竟然一下子殺害15名無辜?

  與此同時,在台灣發生了「郭冠英案件」,馬英九上台以來,省籍問題在台灣似乎平靜一些,其實都是表面,族群撕裂仍然暗潮洶湧。

  在台灣的外省人,面對「台灣意識」的不斷提升,越來越感到不安,他們借用網路使用匿名、化名或筆名發泄不滿。「范蘭欽」、「辛文菊」在網路里自稱「高級外省人」,罵台灣為「鬼島」,這些虛幻世界的言語,與現實台灣的本省人「中國豬滾回大陸去」,構成了一枚完整的鏡子。這枚鏡子有兩面,可悲的是,人們喜歡用鏡子的這面照自己,用另一面照他人。

  根據媒體報道,台灣新聞處郭冠英先生為了以筆名發表政見,2009年3月23 日遭免職處分。郭先生曾自諷為「高級外省人」,因而招惹圍攻,並受懲處。經民意調查,台灣65%人口認為深綠政客炒作該議題。

  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都會因為宗族、血緣、膚色、宗教、階級、職業等相互抗爭。這種抗爭是人類帶有「原罪」的抗爭。但是,不要因為抗爭而惡化,不要因為抗爭而厭恨而仇視而對立。在這個意義上,容忍寬容比自由民主更有意義。

  有一些人說,是電腦網路害死了Tim,是博客害了郭冠英,但是,更多的人不相信。更多人相信的是,郭冠英的確跳動了台灣最敏感的那根神經。我不相信,郭冠英案件的了結,台灣就停止族群惡鬥。我更不相信,把網路暴力遊戲全部取締乾淨,就沒有犯罪,就沒有殺人。網路沒有原罪,網路是載體,網路承載了人的「原罪」。

  人,一半天使一半野獸,在現實生活中,人盡量掩蓋自己野獸的一面,或受制於情面道德或受制於法律法規,在網路虛幻世界里就不一樣,只要你有電子郵件(電郵也可以弄假),就可以在網路中註冊,用假名將自己的野獸百分之百地抬出來,該罵就罵,該恨就恨,該殺就殺,反正人家不知道你是誰。

  自從有網路以來,人有一半是現實人一半是虛幻人,電腦里畫餅無法充饑,網路里發泄不能完全解恨。當電腦網路承載不了人的「原罪」時,虛幻人消失,百分之百的真實人走向街頭,拿著槍亂殺無辜。

  網路消失了,人的原罪不會消失;了結這個郭冠英,會出現另一個李冠英、謝冠英、陳冠英,人類帶有「原罪」的抗爭不會停止。

  寫於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7: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