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70年德國聯邦國防軍

作者:謝盛友  於 2025-11-13 05: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4評論

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武裝部隊。其主要組成包括陸軍、海軍和空軍三大軍種。此外,還設有基礎軍(負責後勤、反情報、憲兵等支援任務)、中央醫療軍兩大跨軍種部隊,以及網路與信息空間司令部,形成了綜合性的現代化軍事體系。

納粹德國二戰戰敗投降后被解除武裝,隨後聯合國勒令德國不得再重建任何武裝部隊,只能保留小規模的邊境防衛隊及掃雷艇部隊以進行自衛任務,而國防則由四大佔領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的駐德部隊共同負責。

然而隨著冷戰啟始,東西方兩邊陣營的關係開始緊張,各國對德國的非軍事化政策有所改變。1949年德國分裂為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聯更讓東德秘密重新建軍,因此美英法三國便開始考慮解除對西德的軍事禁令。1950年,西德第一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召集前納粹德軍的高級將領商討創建全新西德軍隊的事宜,討論確定了新軍隊的基本構思。後來,自由民主黨的前德意志國防軍將領哈索·馮·曼陀菲爾提議把新建的軍隊命名為「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獲得西德聯邦議會的認可。

1955年11月12日,聯邦國防軍正式建軍,同時該天亦是普魯士名將肖恩霍斯特兩百歲冥誕。1955年,西德在通過《基本法》修正案后正式加入北約,1956年開始推行徵兵制,年屆18至45歲的全國男性必須義務服兵役。同時為顧及不願從事武裝勤務者的基本人權,德國基本法並賦予人民拒服兵役的權利,僅需要向役政機關登記即可改服替代的社會役。自2011年7月開始,德國已全面廢止徵兵及各種替代役。

冷戰期間,西德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在中歐的防衛主力。而當時的西德聯邦國防軍擁有49萬5千人的兵力,以及17萬的非現役的文書人員。陸軍三個軍由13個師所組成,坦克及裝甲運兵車也經過武裝;空軍大部分的戰鬥機成為北約綜合防空系統(NATINAD)的一部分;海軍則在北海及波羅的海進行巡邏。

1990年兩德統一后,美英法蘇四國已與德國政府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聯邦國防軍削減至37萬人,前東德的國家人民軍解散,部分人員併入聯邦國防軍,東西德軍隊合併的過程史稱「統一之軍」(Armee der Einheit)。1990年末,未選擇加入聯邦德軍延役的前東德軍人悉數退役,而1991年時選擇延役入隊的前東德國家人民軍官兵大約為數29,433人,包含臨時志願役和正規軍人,而統一后在前東德境內新成立的聯邦州約有40,000人透過徵兵制入伍。1993年中旬,舊國家人民軍出身的軍人為數12,241人,1998年末則降至9,300人。2014年,首度有前東德國家人民軍出身的聯邦德軍軍官晉陞將領,即格爾特·加維勒克陸軍准將。此外,很多聯邦國防軍無法使用的東德武器裝備都被廢棄拆除,或者是賣給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國,東德國家人民軍所裝備的裝甲運兵車則全部賣給土耳其。

兩德統一后,由於首都由波恩遷往柏林,同時為了平衡東西差異及強調東部新興邦份的重要性,包括聯邦國防軍陸海空軍總部在內的多個機關或部隊遷至東部辦公。聯邦國防軍在後冷戰時期主要是參加一些聯合國實行的國際維持和平任務、人道救援任務以及北約的軍事行動。自2000年以後,聯邦國防軍改制,增加了基礎軍與中央醫療軍兩大跨軍種單位。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在北約波羅的海成員國一再呼籲加強北約東翼之際,時任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留斯表示,該國將在立陶宛永久駐軍約4000人,以加強北約對抗俄羅斯的東翼力量。

德國軍隊作為抵禦蘇聯的排頭兵

1945年,幾乎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十年後德國會再次擁有一支軍隊。納粹德國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淪為被占區,國防軍也被解散。戰勝國——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徹底推動德國的非軍事化,以杜絕德國再次發動戰爭。

然而,戰後不久,戰勝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日益加劇並造成德國的分裂。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西方盟國開始積極備戰,以應對蘇聯可能在歐洲發動的進攻。他們擔心,兩德之間的邊界會成為此類襲擊的地點。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也對此憂心忡忡。這位基民盟人士在1950年10月警告說,「一旦蘇聯發動侵略戰爭,我們將首當其衝,冷戰會全面襲來。」

鑒於這一威脅,阿登納要求西方盟國增援佔領軍。而西方盟國則要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自身也為國防做出貢獻。這引發了關於重新武裝的辯論,阿登納對此進行了堅定的推進。

對於這位來自萊茵蘭的天主教徒而言,儘管他本人對軍事並無好感,但戰略目標至關重要。在他看來,推動國防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重新融入西方國家共同體的一種途徑。阿登納希望在外交政策上重新獲得自由空間。

反對重新武裝的抗議:「我不接受!」

納粹獨裁僅僅結束幾年後就重新武裝德國的計劃激怒了許多德國人。當時在野的社民黨對此提出了尖銳批評,指責阿登納利用人們「對東方的恐懼」。此外,他們認為重新武裝將讓德國的分裂板上釘釘。

民眾中也出現了抵制的聲音。在「我不接受!」的口號下,憤怒的民眾舉行示威遊行,反對重新武裝,其中不乏裝著假肢或拄著拐杖的退伍軍人或老兵。

國防部長布蘭克向首批志願兵頒發委任狀國防部長布蘭克向首批志願兵頒發委任狀

1955年11月12日,聯邦國防軍成立,國防部長布蘭克向首批志願兵頒發委任狀

但阿登納最終取得了勝利:《巴黎協定》的簽署以及德國於1955年5月6日加入北約為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成立鋪平了道路。 1955年11月12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任國防部長、基民盟政治家西奧多·布蘭克(Theodor Blank)在波恩的一個兵營向首批101名志願兵——其中許多人身著便服——頒發了委任狀。

「德國人從來都不是和平主義者,」波茨坦大學軍事歷史學家松克·奈策爾(Sönke Neitzel)在接受採訪時總結道,「雖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反對重新武裝,但大多數人是支持的。隨後,阿登納在1957年的聯邦議院選舉中以絕對多數獲勝。如果德國人真的擔心重新武裝和實行徵兵制(該制度於1957年4月1日生效),他們就不會選出阿登納了。」

為了防止聯邦國防軍淪為「國中之國」,它被緊密地融入了議會民主制的控制機制之中。最高指揮權掌握在國防部長手中,也就是文職人員手中。

士兵作為「身著軍裝的公民」受良知約束——這與盲目服從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希望在民主制度下,武裝部隊服從於政治優先原則,」國防部長布蘭克強調說。

儘管政治和社會方向是全新的,聯邦國防軍在人員構成上仍然存在延續性:一部分軍官曾服役於納粹德國的國防軍。一些有必要軍事經驗的人員則不能被招募。不過,波茨坦大學軍事歷史學家奈策爾說,最後還是讓這些人為共和國服務。「這一代國防軍士兵忠誠地為共和國服務,」他說,「聯邦國防軍從未對民主構成過威脅。」

,國防和聯盟防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德國聯邦國防軍規模因此逐漸縮減,兵力降至20萬人以下。

之後,德國國防軍將重心轉移到北約領土以外,參加所謂「境外」部署。聯邦憲法法院於1994年宣布此類部署合法。因此,德國士兵在多個大洲擔任「維和部隊」的角色。其中最昂貴、代價最高的部署是在阿富汗(2001-2021年),共有59名德國士兵在那裡喪生。

這一新方向的後果是:縮減規模的全志願兵役制聯邦國防軍實際上已無力承擔國家和聯盟防禦任務。「他們顯然沒有深思熟慮,」軍事歷史學家奈策爾說道。 「這主要是一個政治問題,因為政治家們沒有提供必要的財政資源。不斷削減軍隊規模是一項政治決策,最終導致2011年暫停徵兵制。這意味著聯邦國防軍只能專註於核心能力。」

這種情況直到2022年俄羅斯大規模入侵烏克蘭后才開始改變:自那時起,政界人士開始投入巨資為國防軍購置現代化武器和更先進的裝備。根據總理梅爾茨(又譯默茨)的計劃,德國國防軍的目標是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常規軍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迫切需要更多人員,因此,重新實行義務兵役制引發了激烈的辯論。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聯邦國防軍如今依然享有強大的公眾支持。據軍事歷史與德國武裝部隊社會科學中心的一項具有代表性的調查,在聯邦國防軍成立70周年之際,超過80%的德國人對其持積極態度。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rfw1972 2025-11-14 03:30
日本德國兩個真正戰鬥民族,卻無法擁有核武器,軍隊再強也沒屁用
回復 Wuming123 2025-11-14 23:14
rfw1972: 日本德國兩個真正戰鬥民族,卻無法擁有核武器,軍隊再強也沒屁用
日本算不上戰鬥民族。幾千年來活在中國的陰影下,心不甘情不願!好容易明治維新,跟著西方列強從中國咬下一塊肥肉,長了二兩膘,覺得自己可以揚眉吐氣了。誰想到被天外飛仙一棒子打斷了脊樑,被鐵鏈拴了起來,老老實實,心甘情願的為美國當看門狗。而且一心一意的替主人操心。從安倍耍猴翻跟頭,老嫗早喵賣弄風情,也有一節脊樑?大和民族,就是天生的奴才命。

至於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戰敗,其實也很悲催!不過現在的德國,比日本強不了多少。除了東德老太太還算有點男兒樣,現在的政客,都是沒有卵的男人。
回復 rfw1972 2025-11-15 02:40
Wuming123: 日本算不上戰鬥民族。幾千年來活在中國的陰影下,心不甘情不願!好容易明治維新,跟著西方列強從中國咬下一塊肥肉,長了二兩膘,覺得自己可以揚眉吐氣了。誰想到
日本有武士道精神,寧死不降。東方大國被幾千鬼子打的找不到北,到現在為止最盛產的仍然是漢奸。誰是戰鬥民族誰是烏龜民族。
回復 Wuming123 2025-11-15 22:43
rfw1972: 日本有武士道精神,寧死不降。東方大國被幾千鬼子打的找不到北,到現在為止最盛產的仍然是漢奸。誰是戰鬥民族誰是烏龜民族。
日本短暫的雄起,其實不過牛二,捨命求富的賭徒!一旦被砸斷了脊樑,就服服帖帖!武士道式的個人不要命,在有組織的人類戰爭中,其實就是笑話. 農耕文明的個人體魄武力肯定不如游牧文明,但是最終消失的都是游牧文明.

二戰美軍的單兵素質,蘇聯的單兵素質絕對不如德日,最終結果拼的是人力和物力!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8: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