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要求歐盟擺脫美國影響?

作者:謝盛友  於 2022-4-2 04: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6評論

中國要求歐盟擺脫美國影響?

歐盟-中國領導人峰會2022年4月1日以線上形式舉行。中國對待烏克蘭戰爭的立場,是外界關注會談的一個重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回答有關問題時說,「各國都有權獨立自主地決定自身外交政策。不應強迫別人選邊站隊,不應採取非敵即友、非黑即白的簡單化做法,尤其要抵製冷戰思維、陣營對抗。中國和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很多國家對這一問題持相同立場。」他說,世界不需要新冷戰,歐洲更不需要新冷戰。

習近平在會談中表示,中歐有著廣泛共同利益和深厚合作基礎,只有合作協調才能解決問題、應對挑戰。「中方對歐政策保持穩定連貫,希望歐方形成自主的對華認知,奉行自主的對華政策,同中方一道,共同推動中歐關係行穩致遠」。德新社報道對此解讀為要求歐盟的對華政策擺脫美國的影響。

歐盟方面在峰會前表示,與中方的對話將聚焦烏克蘭戰爭、應對新冠疫情以及氣候變化。尤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議題上,歐盟極不認同中國的立場,希望利用其影響力和經濟槓桿促使中國有所改變。

歐亞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 in Europe and Eurasia)的執行主任施瓦策(Daniela Schwarzer)表示:「如果中國捲入這場戰爭,將會出現全新的討論,關於制裁中國的討論,這會給歐洲帶來高昂的代價。」

她分析說,歐洲從好幾個方面需要中國:一是貿易和投資聯繫,這是符合雙方利益的;另一個共同利益是,歐洲、中國和美國都需要相互合作來應對全球性問題。而中國意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世界秩序。

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曾經說過,歐洲仍然屬於「政治上的西方」。默克爾強調歐洲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意思是在地緣政治上擺脫美國,獲得解放;但她也強調,歐盟應該團結起來戰勝強權——暗指中國。「團結起來,」她說。「我們要帶領歐洲走向新的強盛。」

二戰以來,歐美結成了緊密的盟友關係,美國為歐洲提供安全保護,歐洲國家則心甘情願追隨美國,在全球重大外交及安全問題上唯美國馬首是瞻。歐洲之所以與美國立場一致,最根本的原因是歐美價值觀一樣,一方面是因為歐盟覺得有義務和盟友站在一起,另一方面則因為歐洲國家認為美國的全球外交和安全政策總體上符合歐洲利益。雖然歐美雙方不時有一些政策上的分歧,但歐洲從未根本否定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也從未動搖對跨大西洋聯盟的信念。

歐盟有關戰略自主一直在討論,加上內部危機不斷、跨大西洋關係緊張以及全球地緣環境日趨複雜,歐盟自主討論逐漸升溫。在一系列內外危機的刺激下,歐盟及其成員國開始重新思考歐盟的內外政策及其在世界舞台的定位。

圍繞戰略自主的動因、政策內涵及其影響的相關討論可以分為兩種主要的視角,即跨大西洋視角和全球視角。跨大西洋視角下的戰略自主主要聚焦防務政策領域和跨大西洋關係,關注的核心的問題是歐盟對美國的防務依賴以及歐盟是否應該強化自身獨立的防務能力。全球視角下的戰略自主則不僅聚焦防務領域和跨大西洋關係,也包括地緣經濟、地緣政治、技術、衛生和氣候變化等領域以及與中國、俄羅斯等大國和多邊國際組織的關係,其關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環境中管理全球相互依賴,促進歐盟的利益和價值。

中美戰略競爭以及歐盟對中美兩邊的依賴讓歐盟陷入兩難選擇,迫使歐盟轉向所謂「辛納特拉主義」(Sinatra Doctrine)[1],即以歐盟自己的視角看待世界,並以歐盟自己的方式捍衛歐洲的利益和價值,增強歐盟的戰略自主;新冠疫情的暴發加劇了歐盟對外部市場戰略依賴的擔憂,促使歐盟重新思考在全球相互依賴的背景下如何保護歐洲主權的問題;多邊主義是歐盟身份認同的基礎,然而當前的多邊國際秩序存在明顯的缺陷,難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全球性挑戰。

中國對現有國際秩序帶來一些挑戰,歐盟承認中國在國際上重要的經濟地位,但呼籲西方民主夥伴緊密合作維護共同價值觀,歐盟在中國和美國之間保持同等距離是不可能的,相比於中國,美國及其價值觀與歐盟更接近,但這不意味著美國與歐洲的利益總能保持一致。歐洲加強自身安全能力的做法與美歐關係發展並不衝突,沒有美國,歐洲安全根本不可能實現,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如此。面對中國,西方和歐洲,絕不會成為弱者

參見

[1]辛納特拉主義(Sinatra Doctrine)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政府用來戲稱其允許周邊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自己決定自己的內政的政策的名稱。這個名稱來自於弗蘭克·西納特拉的歌《My Way》(我自己的路)——蘇聯允許這些國家走他們自己的路。

辛納特拉主義與此前的勃列日涅夫主義是一個政策上的大轉變。在勃列日涅夫主義時期華沙條約組織國家的內政被緊緊地受到莫斯科的控制。勃列日涅夫主義被用來作為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1979年入侵非華沙組織國家阿富汗的借口。1980年代末,蘇聯內部結構的缺陷、不斷加劇的經濟問題、反共產主義情感的加劇和阿富汗戰爭的後果使得蘇聯對其周邊國家的控制越來越困難。

1989年10月25日蘇聯外交部發言人格拉西莫夫參加美國電視節目《早安美國》評論兩天前蘇聯外長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發表的一次講話。謝瓦爾德納澤說蘇聯承認所有國家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尤其是其它華沙條約組織國家自由選擇的權利。格拉西莫夫在採訪時說:「我們現在有辛納特拉主義。他有一首歌,叫做《我走我自己的路》。所以每個國家決定走它自己的路。」記者問他這是否包括莫斯科接受華約組織內反對共產黨。格拉西莫夫回答說:「當然……政治結構必須由住在那裡的人民自己決定。」

一般認為辛納特拉主義是莫斯科給予其盟國決定它們自己的未來的允諾。實際上它是一個後續政策,因為這個時候蘇聯的盟國已經獲得了很大的行動自由了。在格拉西莫夫發言一個月前波蘭就已經獲得了它從1940年代以來第一個非共產黨政府。1989年8月匈牙利政府開放了其奧地利邊境,開放了鐵幕。由於匈牙利是少數東德人可以去的國家,因此上千東德人跑到匈牙利,通過這個開放的邊境逃往西德。匈牙利政府拒絕阻止東德人用這條路線逃亡,讓東德政府非常惱怒。

同樣感到惱怒的還有共產黨強硬派如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埃里希·昂納克,他批評傳統華約「社會主義者團結」的結束,要求莫斯科懲罰匈牙利。但昂納克在國內也受到越來越強的批評,在萊比錫及其它東德城市爆發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謝瓦爾德納澤的講話和格拉西莫夫對新政策的解釋實際上是對昂納克呼籲的拒絕。

對於華約組織國家來說辛納特拉主義有極大的影響。數周后東德、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的共產主義政權被推翻,冷戰和歐洲的分裂結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alanspick 2022-4-2 11:07
小學生又去指導人家,指明人類發展方向了,能不能要點臉,先把自己家裡那點爛事兒整明白
回復 qxw66 2022-4-2 14:02
被賣了還要數錢
回復 tfera 2022-4-2 18:15
各國都有權獨立自主地決定自身外交政策 --- 中國為什麼指揮歐盟?
回復 11nn93n9 2022-4-2 20:22
歐盟有為美國犧牲的自由啊。被賣的人有為賣方數錢的自由啊。
回復 jchip 2022-4-2 21:12
tfera: 各國都有權獨立自主地決定自身外交政策 --- 中國為什麼指揮歐盟?
是嘲諷,別跟弱雞似的。
回復 sousuo 2022-4-3 00:02
總以為所有人都只認利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6: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