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讓一部分人先信仰起來!

作者:謝盛友  於 2022-2-20 20: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讓一部分人先信仰起來!

作者:謝盛友

在中國,長期以來,一個曾經極為響亮的口號,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而我一直呼籲,讓一部分人在中國先「信仰」起來。我堅信讓一部分人在中國先「信仰」起來,是正確的方向好的選擇。

韋伯觀察教堂塔尖和工廠煙囪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對自己城市中教堂塔尖和工廠煙囪細心觀察,使他體會到基督教與工業化之間的某種聯繫。一個城市中只有煙囪而沒有教堂,總覺得是像缺了一面,煙囪是工業化的象徵,教堂的塔尖是精神文明的象徵,兩者都高聳入雲,代表著同一種向上的精神。韋伯認為,加爾文教派的信徒形成基督新教的倫理觀,影響許多人在俗世里工作,職場就是信徒事奉神的地方,必須盡心儘力去做,因而激發信徒發展自己的企業、從事貿易、累積財富,終於促進資本主義的形成,以及十八世紀中葉及十九世紀初期的工業革命。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本書中指出,資本主義精神指的是一種帶有功利主義色彩,以增加資本本身為目的,累積個人資本的責任。並且將積累的資本用於社會再生產而不是個人消費。資本主義精神同時帶有資產階級文化的色彩,描述個人只要能夠在經濟制度下以合法管道賺錢,就是擅長於某種天職的表現。韋伯認為,所謂「天職」(德文原字為Beruf)指的是新教教派中的核心倫理,從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而來。「天職」描述人們不是要以苦修、超越世俗道德的禁慾主義方式來追求上帝的應許,反而應該在俗世中,完成個人在其所處職業位置上的工作責任和義務。韋伯描述的資本主義精神具有理性計算的特徵,以嚴格、小心謹慎且有遠見的計算為基礎,進以謀求經濟上的成功。

韋伯談的兩個重要概念便是「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其實是一種新教經濟倫理,他以從喀爾文教派發端的英國清教徒的禁慾宗教職業觀為代表,他選用了巴克斯特(R. Baxter)的證道詞和著述做為證據,一方面強調消費的節制,二方面則強調自願勞動的重要性,鼓勵人們不可以虛度光陰,否則會浪費掉上帝賜與人們的寶貴時間。而衡量一份職業是否有用,依據的判斷標準有兩種,其一是能榮耀上帝的道德標準,其二則是個人獲利的程度。

正是因為節制消費,以及強調勞動的觀念,使得資產階級的資本逐漸積累,由此,漸漸發展成一種屬於資產階級的經濟倫理。資產階級累積自己的財富,在合理的範圍自由使用金錢,這些行為都是受到上帝所祝福的。這些資產階級也不需要擔心世俗中的財富分配不平均問題,因為他們認為財富的分配不均是來自於上帝意志的安排。

韋伯認為「教派」是由一群宗教和道德合格者所自願組成的聯合體,存在著志同道合的倫理觀,具備有正直和禁慾主義等的倫理觀念。因而,成為教派成員,就證明了個人在道德上,特別是商業道德上的合格性。教派是一種聯合體,提供了教派成員進入資產階級的媒介,有助於擴散和保持資產階級中的資本主義精神。教派成員是透過證明成員身份和品行的「證書」制度,經由「投票」而加入該教派。加入教派不只能證明自己是被上帝拯救的一員;同時也能被所屬教派成員所認可,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當教派成員在經濟表現上取得成功時,既證明了個人的價值和獲得來自上帝的恩寵,同時也能夠彰顯所屬教派的成功,提高該教派的聲望。

賀麟(1902-1992)根據他對基督教精神的認識,反觀近代以來中國人對於西方文化認識的主要弊端,他認為,中國人一直沒有真正清楚地認識西方文化。五四以來,啟蒙思想家提倡科學和民主,相較於此前認識西方文化的努力,是一個進步,但仍然是從用的層面去認識西方文化,沒有進入體的層面。西方文化之體的層面指什麼? 主要是基督教。 賀麟說,中世紀的基督教,是中古文化的中心,近代基督教是整個近代西方文化的縮影與反映,可以說西方近代精神的一切特點,基督教中皆應有盡有。沒有把握基督教精神,就無法把握西方文化的精髓。由此,賀麟論證西方近代的科學民主工業化和基督教精神並不完全抵觸,相反,它們之間是可以相容和相成的。第一,基督教對科學有保護促進之功,雖然教會有迫害科學家的舉動,但是正因為科學家受到外部的壓迫,促使他們更加認識到科學探索的價值和守護真理的珍貴。第二,基督教本身充滿民主精神,例如,在上帝面前人人一律平等,又如,一些教會把基督教的服務延伸到民間,為平民辦學校開醫院。第三,基督教改革后的倫理觀念也適宜於資本主義工業化社會。

如果認識沒有進入基督教精神層面,只局限於科學民主和工業化,那麼人們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始終是片面的和局部的。不僅科學民主和工業化紮根於基督教精神,而且近代新式功利主義也以基督教精神為基礎。新式功利主義關注社會福利,承載著耶穌的己之所欲,則施於人的宗教精神。

我為什麼加入基督教社會聯盟

有一位中國大陸來的年輕人,他留學畢業后留在德國,2017年加入德國國籍,他問我為什麼加入CSU(基督教社會聯盟),如何從政。這樣的問題很難回答。

我2010年才加入德國國籍,此前我一直想回中國辦報。2012年加入CSU之前思想曾波動,我當時也準備加入FDP(自由民主黨),畢竟我學生年代,六四過後擔任過全德學聯主席,認識FDP的Genscher (根舍), Möllemann(默勒曼), Kinkel(金克爾), 他們對我的思想成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巴伐利亞州FDP太弱,不過我今天仍然認為,我加入CSU,不錯。這是我的政治故鄉。

25年前,聯邦憲法法院的一個判決在巴伐利亞州引起了轟動。一個學生的父母就該州學校必須豎十字架提出起訴,德國最高法官們認為訴求有理,因為國家是中立的。但基督教在德國學校里的地位依然很強。當德國教會要求信徒去教堂參加彌撒時,他們並不是受國家的委託這麼做的。在德國,國家在世界觀上是中立的。這一狀態卻並不能阻止國家與教會維護一種夥伴般的關係。德國無神論者們在第一大戰後曾經為仿效法國模式而鬥爭過。在1918年的11月革命時,人們就曾嘗試把國家和教會徹底分隔開來。然而,新教和天主教會組織他們的追隨者舉行大遊行,阻止這種徹底的分隔。那時的爭論在關於學校是否設宗教課方面特別激烈。

基督教是一神教,以基督耶穌的教導為根基。基督徒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是子也是上帝;耶穌三十多歲時在耶路撒冷被釘十字架,祂的受難拯救了世界,救贖了人類。《聖經》包括舊約和新約。舊約是猶太教的聖書;新約是耶穌基督的教誨,也稱福音書,由耶穌的門徒世代相傳。耶穌降生后的三百年,基督教漸漸成為羅馬帝國最主要的宗教。根據教會結構的不同和釋經的差異,基督教現在有很多個教派。

 「我們發自內心地服事人,因為神首先服事了我們。」在基督信仰和傳統中,我們深感安慰,因為世界是屬神的;我們不屬於自己,也不為自己存在。上帝是創世者,祂委託我們成為受造物的管家;神的一切創造都是美好的。我們相信三位一體的上帝——聖父、聖子、聖靈。基督徒渴望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效法基督的樣式。基督徒相信,上帝按照自己的樣式創造了整個人類。上帝把祂的兒子賜給我們,讓祂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員,以這樣的形式確認人類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尊嚴。基督信仰認為,基督是上帝寬恕我們的中保,耶穌的受死和復活讓所有的人得自由。所有人在上帝眼中都被視為寶貴的、有尊嚴、被尊重,無論其生活境況、社會或經濟狀況如何。

基督徒所理解的尊嚴是,每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都有權得到尊重。如詩篇中所讚歎的:「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詩篇8: 4 - 6)基督徒倡導的發展觀並不僅僅著眼於經濟成就和經濟增長,而更看重人們是否能完全實現情感、智力和體質的潛能。經濟增長和經濟成就只是發展的前提。關心和同情有需要的人是基督教的基本關懷。要讓無聲的人發聲。在舊約中,先知譴責國家領袖是牧羊人卻沒有照看好託管給他們的牧群,因為「瘦弱的,你們沒有養壯,有病的,你們沒有醫治,受傷的,你們沒有纏裹」(以西結書34: 4)。

基督徒把自己視為上帝所造的天地萬物的管家。基於這一信念,他們積極參與到社會領域中,努力促進社會正義、保護人的生命和尊嚴。作為好的管家,基督徒努力確保上帝的創造不被人類行為所破壞。地球我們只是神奇妙創造的管家。作為基督徒,我們深切關注人類旅居於這個星球的方向。人類過度使用自然資源和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導致了地球的持續破壞。繼續堅持當前的全球經濟行為會將人類帶入死胡同。我們必須逆轉這個進程,向可持續生態經濟的轉型是至關重要和緊迫的。氣候公正需要信仰的應對。

環境問題不單是經濟、科學和政治的問題,也是屬靈的問題,因為我們一直默許一種主宰論的神學。主教的宣言承諾基督徒要採取一系列具體的行動:教堂要採取節能措施,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教會土地上保育物種多樣性,支持水、食物、農業、土地使用的可持續發展,複核教會的投資或在必要的情況下撤資,強化普世教會以及信仰間的合作。上帝呼召並邀請人類彼此之間建立關係,與萬物建立聯結,也與祂建立關係。只有當我們在所有的關係中以尊重和關愛的方式生活時,才能夠經歷到神的存在,也才能夠在萬有中見到神。因此,許多基督徒將慈善視為信仰的見證。除了造福信徒,更務必要將我們的服事推及全社會。信仰若沒有行動就是無意義的。正是在社會行動中,信仰得以彰顯,並帶來社會變革。「鬆開兇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以賽亞書58: 6

繁榮不是短期的經濟增長。我們需要以新的方式去理解增長。人們可以在能力、潛力、靈性和睦鄰關係上成長繁榮。基督的和平不等同於毫無衝突時的寧靜,而更應該理解為一種正義的和平,這種和平意味著人們享有充足的條件,允許他們發揮所有的潛能。離開經濟正義,我們沒有辦法討論和平,因為社會中的一大部分人可能沒有辦法享受所謂的經濟繁榮。基督教本質上是將「我」變成「我們」,將自我主義的個體需求變成利他的行為,照顧世人的需要。以「我們」為重心的社會能產生出最滿足的公民——他們關心他人、尊重差異。

德國戰後的基督教民主主義

德國的基督教民主主義基本上是一種戰後的現象。因為儘管在德意志帝國及魏瑪共和國時期,中央黨這一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一直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該黨並不完全信守自由民主的原則。中央黨利用民主制度來支持和維護天主教徒的利益,但從來不對這個制度無保留地承擔義務。的確,中央黨在十九世紀的大部分事件里致力於維護公民權利的活動,但它把這些權利實質上看作是天主教徒的權利。中央黨的政治家們,對於1914年前德國君主制度的消失和結構井然的半獨裁性質的社會政治制度的崩潰感到遺憾。

儘管1945年,德國並不存在一個真正的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但是當時確實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天主教政黨(中央黨)和天主教政治運動。隨著天主教中央黨和運動被人們吸收加入戰後的基民盟-基社盟,並成為新政黨的核心,簡要敘述下德國天主教政治運動的發展,特別是中央黨的特點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組建基民盟-基社盟的政治活動家主要是由那些反對恢復中央黨的人組成,他們認為中央黨的天主教性質對吸收佔國內多數的新教徒有妨礙,而魏瑪德國時期天主教派與新教派未能在政治活動中合作,是讓希特勒和納粹黨順利上台的原因之一。基民盟-基社盟的創始人有意避免使用「黨」這個字眼,而是採用新教徒所能接受的「聯盟」一詞。基民盟-基社盟的締造者們希望新政黨可以克服舊德國階級分裂,這種分裂通過狹隘的階級政黨形式造就了魏瑪共和國的脆弱性。

基民盟1947年與基社盟結成姐妹黨,1949年至1969年,1982年至1998年,2005年至今為執政黨。其中1966至1969年、2005至2009年及2013年至今都與中間偏左的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出現「左右共治」的局面。1982年後,基民盟與同屬中間偏右的德國自由民主黨結盟,兩黨一旦取得過半數議席,都會組建聯合政府。

儘管國家不能單方面決定宗教課的教學內容,但它在教學計劃里給了宗教課一個固定的位置。類似的是國立大學里神學教學,在這方面,教會的參與是特別明顯的。德國徵收的所謂教會稅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由國立的財政局在徵收工資和所得稅的範圍里為基督教會向公民徵收宗教稅。

今天的這一方式是建立在1919年魏瑪宗教條款的基礎上的,這些條款明顯地偏向於基督教教會,「在魏瑪憲法里,雖然說的是宗教社團,但實際上突出的是天主教和新教教會,因為人們把這兩個教會化成了公法的體現者。與此相聯繫著的一些特權,比如稅法方面的特權,由此把基督教會跟其它宗教社團區分了開來。」

除了宗教稅和宗教課外,軍隊的靈魂安撫工作也是國家與教會特別緊密合作的領域。德國許多醫院、養老院、教育機構和幼兒園也掌握在教會手裡,這樣,教會實際上接過了國家的一部分社會任務。作為回報,國家出面保護星期天和節日的休息狀態,並在公法廣播電視節目里為教會提供播出時段。

所有納稅人都為德國教會的資金作出貢獻:因為除了教會稅外,天主教會和新教教會每年還由公共預算那裡獲得4億多歐元。這筆錢比如被用來支付主教們的工資。

這種補償性支出源頭在拿破崙時代:19世紀初,普魯士剝奪了教會的財產。由於教會到那時為止對各州的收入作出了資金方面的貢獻,因此,作為補償,國家繼續支付一筆錢供教會填補日常的費用。這段歷史直到今天仍然以國家支出的形式延續著,導致的結果是,無神論者和穆斯林實際上也在出錢供養基督教的主教。

誰要想重新塑造德國國家與教會之間這種千絲萬縷的關係,必須要克服巨大的障礙。教會與國家的協定,包括梵蒂岡與聯邦共和國之間的協定,只能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解除。

 基督理念下的德國社會福利體系

德國是基督教信仰的國家,其國民信奉基督教,而大部分又信奉路德教。路德教主要是從新約中獲取靈感,在與基督的靈交中發現基督徒生活的創造性源泉,並易於容忍信徒的不同意見,路德教義個人與教會毫不妥協的精神,最終導致了教會和國家的民主原則 因此,在路德教的教義中並不排斥政府對人民的福利責任,而且也不主張教會有超越國家的壟斷權利。

德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社會福利體系之一。與其他發達民主國家一樣,社會福利支出是國家支出中最大的單項。這一福利國家社會體系的傳統要上溯到德國19世紀下半葉的工業化時期,由當時的帝國首相Otto von Bismarck(奧托·馮·俾斯麥)建立。在Bismarck的領導下,1883年首先引入了工人義務醫療保險,社會福利方面的立法同時進行,並在後來幾年裡進一步擴展,從而為社會福利國家導向打下了基礎。

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中,第20條第1款和第28條中規定了社會福利國家原則。它的具體架構則由政界和社會不斷重新進行動態協商,尤其需要適應人口結構上的轉變進行調整。

今天,一個由法定醫療、養老、事故、護理和失業保險組成的嚴密網路保護民眾避免生存風險或威脅帶來的後果。此外,這個社會福利網路還包括為退休者和長期無勞動能力者提供基本保障,或是各種稅收給付,如家庭福利平衡(子女生育補貼和稅收優惠)。

在德國,醫療保險的覆蓋率基本上是100%,每個居民都是法定公立保險或者私人醫療保險機構的成員,總收入低於一定數目必須參加法定醫療保險。即使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人們也享有廣泛的醫療照顧,而且這種服務不會取決於病人收入的高低。

所有在德居住的人都必須參加醫療保險。所有投保者都可在受認可的醫保醫生和牙科醫生中自由選擇。醫療保險機構支付治療費用,此外還有藥品、輔助工具、住院醫療費用及衛生預防措施。保險機構還承擔療養的全部或部分費用。

支付法定公立醫療保險后,全部醫療費用由政府支付;若遇補牙或配眼鏡則由政府承擔一半。移民到德國之後,可以購買法定醫療保險,即:一人投保,全家受益。

住房津貼:按照聯邦住房津貼法的規定,住房津貼是對有合法要求者的租金或者由於個人購房而造成的經濟負擔的一種補貼。通過提供住房津貼,使租金和購房負擔不要超過家庭或者單身者的經濟承受能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23: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