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史學泰斗余英時逝世享年91歲

作者:謝盛友  於 2021-8-5 18: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中國史學泰斗余英時逝世享年91歲

 

一代史學家殞落,極具影響力的著名史學家余英時2021年8月1日辭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一生致力於中國思想史及文化史研究,是中西學界皆推崇的學者,有「21世紀中國史學泰斗」之稱。

他以精通中國歷史和哲學的淵源,在廣泛的主題上綜合它們的能力,以及對新儒家思想的倡導而聞名。他曾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他也獲中央研究院頒予院士榮譽頭銜,並曾獲頒克魯格獎、首屆唐獎「漢學獎」等。

余英時原籍安徽省潛山縣官莊鄉金城村,1930年生於中華民國天津市,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形勢危急,父親把七歲的他送回安徽省金城村老家,他在此度過美好的八年時光。

他兒時接受中國傳統私塾教育,1949年就讀北平燕京大學歷史系,同年肄業轉赴香港,1950年起入讀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從國學大師錢穆,1951年就在報刊發表文章,1952年畢業,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后在香港的小學教書兩年;後來留學美國哈佛大學師從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教授,受西方學術訓練並取得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1959年在哈佛認識張灝。

余英時桃李滿天下,於美任教期間,培養出許多史學學者,包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黃進興、陳弱水、康樂、王汎森、林富士,以及四川大學的羅志田等人。

學術觀點: 余英時著作良多、桃李滿天下,著有中、英著作59本,論文400餘篇,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之一。他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包括古代中國反智論、得君行道、內向超越與外在超越、軸心突破、天人合一等理論,影響半世紀的全球漢學研究。

以天人合一看傳統中國的軸心突破

將中國軸心世紀的突破和西方作對比,余英時認為中國在突破后的超越精神世界是內向的,可以簡稱為「內向超越」,與西方突破后的「外在超越」是兩條不同的文化道路。中國的超越世界——「道」——是「天人合一」的產品,即由人將作為價值源頭的「天」收入「心」中,所以在「內」而不在「外」。

1949年後的中國大陸,所有歷史都是假歷史

2002年,余英時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大陸從1949年到現在沒有歷史,有的「歷史」都是假歷史,是為了政治宣傳而造出來的偽歷史。要揭穿偽歷史,只有將來學術完全自由以後,資料開放,根據原始資料說話才可以[1]。

政治評論與觀點

余英時曾經比喻自己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會持續觀察政治、評論政治,但不會參政,不過他對中國共產黨的批評十分強烈。 他認為民主思想從儒家「以人為本」思想發展而出,清末的儒家要求人人有尊嚴,但在共產黨統治的國家完全被抹滅,從1920年代開始就極力破壞,僅以暴力統治國家,人活著失去尊嚴;領導人更迭至今,只是越加腐敗,變成「最壞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黨的資本主義」,看不見改變的希望,共產黨政府一定「會垮台!」[2]

持續聲援六四天安門事件

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后,當時出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的他也在美國學術界發起聲援活動。他在《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大力支持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后被迫流亡海外的一批知識分子和學運領袖,包括劉賓雁、蘇曉康、孔捷生、陳奎德、阮銘、遠志明、張郎郎、張伯笠和白夢等人來說,「普林斯頓中國學社」是他們人生旅途中最難忘的驛站和庇護所,而余英時夫婦的催生功不可沒。余英時在專訪中透露,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余英時表妹的兒子在長安街附近的二十八中學旁邊遇難,年僅19歲。余英時2014年表示,希望中國共產黨平反六四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期待。了解中共的基本性質是揭開六四屠殺真相的一把鑰匙。對於中共而言,政權就是它的宇宙。

余英時生前大力批判中共體制,也曾支持香港「佔中」丶「反送中」以及台灣太陽花等民主運動,不過許多中國媒體仍在第一時間廣泛發布有關余英時逝世的消息。

台灣中研院院士稱,余英時是一名維護自由民主價值的公眾知識份子,「從頭到尾反對中共的政權」。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后,他曾籌款於《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支持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而更早前,台灣發生「美麗島事件」時,余英時也曾投書《紐約時報》聲援黨外人士。

2014年,余英時談及香港佔領中環運動時表示,中共對付香港普選的另一策略是將它轉化為變相的一黨專政,正是在這種極端不公平的情況下,香港才出現了「公民抗命」丶「佔領中環」的大運動。他也對香港爭取特首普選表示支持。

隔年,余英時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后,赴台北演講時針對香港議題表示,共產黨根本不可能容忍任何可能挑戰它「一黨專政」的反對行動,一旦發生,它勢必要鎮壓到底。

2019年,余英時以錄影方式參加台灣政大舉行的講座時,對香港「反送中」發表評論:「香港現在從中學生到大學生,都是用最強烈的方式反抗共產主義。」

余英時說,香港的環境自由丶不受限制,但中共目前是民族主義先行,強調為打造強大國家,可以付出任何代價,但他認為「這些(香港)學子受人文精神培育長大,是不可能(接受)的。」他接著說,「當然不排除有些與中國共產黨有特殊關係的人,會繼續支持中共政權」。

針對台灣,他當時也提醒,中共最強的從來不是武力,而是無所不在的統戰策略。他當時表示,在面對中共的威脅時,台灣人民必須有深厚的人文修養

余英時說,民主必須有人領導,一個領導的人應以身作則,光談空的內容是沒有用的。並稱領導人要實踐人文素養,對人文丶社會等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不只是提出觀念,而是要實踐。

(綜合報導)

參考

 [1]余英時, 北明: 到歷史中尋找今天中國問題的根源—余英時縱論中國近代史

[2]何定照. 余英時:共產黨很快垮台. 聯合報. 2014年6月21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 12: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