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口騎樓

作者:謝盛友  於 2015-11-23 04: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10評論

關鍵詞:海口

海口騎樓

海口騎樓

作者:謝盛友

 

 

我1979年考進廣州中山大學之前在海口中國銀行工作,地點在海口得勝沙路97號,而我居住在勝沙路51號,哪怕是颳風下雨,我也可以在騎樓下走路去上班。

海 口市得勝沙路,東起新華北路,西抵龍華路北端,長520米。海口舊城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得勝沙在城門外,依 溪、臨海,所以海口人也叫她「外沙」,因「海口外纏一片平沙」而得名。早在唐朝,海口是瓊州的外灘,設「白沙津」為古渡驛站。得勝沙路在海口的地位有些類 似於上海的外灘,北京的東交民巷,因為它見證了海南由任人欺侮到逐漸強盛的過程。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辟海口為對外通商口岸,在得勝沙路段 設「常關總局」。商賈雲集開展經濟交流,繁盛的商業貿易已具相當規模,成為當時海南的商業中心。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海寇張十五侵犯海口,清兵把 總黃開廣帶領海口、府城一帶軍民的頑強抵抗,賊寇最終被軍民驅趕出外沙,「得勝沙」即因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咸豐八年),清廷與英法帝國主義者分別 締結《天津條約》,海口(稱瓊州口)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並允許設立使館。得勝沙街是海口洋行最多、爭奪最激列為的地方。公元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 年),法國天主教會在得勝沙設中法醫院(今海口市人民醫院)。公元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設郵政局。1914年國民政府在此設中國銀行海口辦事處, 成為海南設立新式銀行之始。

得勝沙街上有「海口大廈」 、海口海關、海口港客運碼頭、航運局、洋務局、瓊崖電話總局、旅館、貨棧、商店等。海口闢為對外通商口岸后,因為有了各國在海口設立的領事館,得勝沙路成 為西方人的聚居地。來自海外的商賈為了傾銷商品,也紛紛在得勝沙興建洋行,各式各樣的外國商業公司在海口設有他們的辦事機構。一時間,「三五牌」香煙、洋 布、洋油、洋火充斥街頭,海口名媛、紈絝子弟、西方商人甚至外國傳教士,也都出現在得勝沙。

得勝沙路是老海口最早形成的東西走向的街道之 一,其騎樓建築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得勝沙的建築基本屬於「巴洛克」的風格,既帶有歐洲殖民色彩,又包含了南洋華僑的情懷。 得勝沙的老街建築一般是兩層騎樓,也有少數的三、四層。建築一樓為騎樓,有三米多寬的騎廊,一般用來做店鋪;二樓與騎廊外側齊平,穹頂窗,用來做卧室或客 廳;樓頂沿街有檐口或山牆,沿街立面有花卉、太陽、魚、松鶴等吉祥的淺浮雕圖案。


在得勝商場對面的一座騎樓,兩棵年代久遠的的鳳凰 樹正好生長在騎樓的走廊內。為了保護好古樹,騎樓的建設者沒有把樹木砍掉,而是在樹榦的四周預留了一個空間,讓樹榦穿過騎樓的走廊水泥樓面,伸向空中,兩 棵美麗蒼翠的鳳凰樹與這風雨騎樓剛柔相濟地依附生存在一起,成了這條街道上一處奇特的風景。

在這條矗立南洋建築特色的街道中間,獨有一座占 地僅160多平方米的中原傳統特色建築,叫「海口冼夫人紀念館」。市民稱「外沙婆祖廟」。這座廟的來歷頗具民間神話色彩。過去的得勝沙,是倭寇出沒上岸劫 掠必經之道,後來有人提議在此設一個冼夫人神位,鼓舞官兵、商人的鬥志,抗擊倭寇的侵略。1854年(清咸豐四年),冼夫人神位建好不久,海賊張十五又帶 大批兵賊來擾。官兵商民團結一致,在沙灘上激戰了幾個小時,但武器粗劣,支持不了,退到冼夫人神位處,跪下求婆祖(冼夫人)顯聖懲罰海盜。說也奇怪,只見 海盜那邊亂石從空降下,紛紛砸得海盜抱頭鼠竄。原來,是冼夫人顯聖指揮天兵高空追下,飛沙巨石向海盜致命的襲擊,把海盜趕出海口,海口從此永得安寧。官府 黃開廣為紀念這次反擊得勝,把這沙灘命名為得勝沙,還在冼夫人神位起了座冼夫人廟。

據史載,19世紀40年代,海口第一棟騎樓在原四牌樓街 (現博愛北街)落成。具體位置史書缺乏記載,但在海口清末明初的地圖上,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四牌樓位於海口所城中新十字路口。在當時四周一片低矮的瓦房 之中,如此一棟散發著異國風情的白色騎樓聳立城區中心,是何等的榮耀和氣派。從1920年代逐漸形成的永樂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 華北路)、得勝沙路和沿海甸河的長堤路等,構成了一大片繁華的騎樓街區。


騎樓的外表斑駁古拙,但也有一些優雅細緻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香港設計師王寧光走訪了澳門、廣州、開平、梧州等騎樓城市,他得出的結論是海口市的騎樓是保留最多、最完整的城市,但其保護非常落後。

我 現在居住的德 國班貝格市,僅七萬人口,居民對老房子的保護做得非常好,整個老城區1993年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一定是名人的故居,才列為保護的對象,任何房 子,只要房齡超過100年,均列為文物保護對象,被列為保護對象的房子,若沒有錢維護,本市會通過所有媒體(報紙雜誌、網路、廣播台、電視台)公布「危 房」(缺錢維護的老房子)的名單,動員社會上有錢有意者贊助。被列為文物保護的老房子,其維護費用個人出大頭,市政府州政府都有補貼或給予稅收優惠待遇。

班貝格大學的文物保護專業是國際一流水平,真心誠意盼望國內大學派來專業人員到這裡接受進修培訓,攻讀文物古迹保護專業,但是文物保護,尤其是老房子的維護,除了政府的法律法規和補助外,還要有公民意識才能做得到。


謝盛友(曾用名:謝友),1958年出生於海南島文昌縣,中德雙語專欄作家,歐洲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班貝格民選市議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5-11-23 04:39
海南馳名之""文昌鷄""
回復 你懂的 2015-11-23 04:43
謝老是校友,沾光了。我是83級,你已畢業。
回復 謝盛友 2015-11-23 04:47
你懂的: 謝老是校友,沾光了。我是83級,你已畢業。
你哪個系?
回復 rosejyy2000 2015-11-23 05:34
我從小就見著騎樓長大,廣州銀,上下九、萬福路等比較典型,聽說廣西有些城市也有騎樓。
回復 你懂的 2015-11-23 07:41
謝盛友: 你哪個系?
我是數力系的,後來分為數學系,力學系。有一同學在化學系,姓張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5-11-23 09:20
rosejyy2000: 我從小就見著騎樓長大,廣州銀,上下九、萬福路等比較典型,聽說廣西有些城市也有騎樓。
香港騎樓最多---大馬路差不多全係騎樓,,從灣仔到石塘嘴
回復 rosejyy2000 2015-11-23 10:00
來美六十年: 香港騎樓最多---大馬路差不多全係騎樓,,從灣仔到石塘嘴
香港俺去過,反而少見,我們那時住黃埔花園。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5-11-23 10:51
rosejyy2000: 香港俺去過,反而少見,我們那時住黃埔花園。
我係講幾十年前,,,,而家都變咗高樓大廈囉
回復 rosejyy2000 2015-11-23 12:34
來美六十年: 我係講幾十年前,,,,而家都變咗高樓大廈囉
唔怪得啦。
回復 海口仔 2015-11-25 04:16
老謝在海口呆了多長時間?喜歡海南粉不?離德勝沙路不遠的新華南菜市場有一家海南粉比較地道。四月探父母,同父母一起在那吃了好幾次。期間碰到海口當地人抱怨海口房價都被大陸人炒高了,本地人沒工作的多,即使有工作,收入維持生計都困難。離開海口十幾年了,好多人就靠街邊飯鋪維持生計,或者菜市場賣幾把青菜換一天的飯錢,民生苦啊。貪官,政府壟斷太厲害。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23: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