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再談網站文明:學點(西方)禮儀

作者:rebel  於 2009-10-6 04: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6評論

關鍵詞:


初來美國的中國人在他們的觀感中總會提到,美國人(特別是南方和小地方的美國人)怎麼那麼客氣啊,不認識的人從對面走過,都要點頭打個招呼,老幼無欺,「中外」同禮,令人倍感「人間」的溫暖(生物學上,「點頭打招呼」確實是人與動物諸多不同點中的一點)。又有說中國人來美國后也很快學會了「點頭打招呼」,說明我們也並不缺少禮儀的細胞 (當然我們自古是禮儀之邦),但又說是有一個局限,就是中國人對外國人的「點頭打招呼」做得比較好,對本國同胞做得差,有專家對此還做了一番研究。

本人初來乍到這個俱樂部,我的觀感如何?答案是:超過了我的預期。不少同胞伸出了友誼的手, 熱情招呼; 因為不熟悉,我有一些初級的技術問題,提了出來,網友看到了,給與解答,有的網友甚至主動提建議幫你。要知道這些並不容易做到:不認識你,又不是面對面遭遇不好意思,幹嘛要理睬你?所以網上無名交流是真正檢驗和考驗一個人文明禮貌素養的地方。我的初步觀感是,這個俱樂部不缺文明禮貌的中國人。

但是恕我大膽也提兩條意見。第一,「點頭打招呼」助人為樂的精神似乎仍需加強。本人在「小字報」上提問求教,「『情回中國』在版面的什麼地方?」無人理睬。如果這是一個傻問題,既然人家認真提出,那就告訴人家, 「嗨,那是一個傻問題」。如果能解惑,順便告訴人家這是一個什麼問題,那就更有禮了。我知道網路交流創造的一個美麗,是毫不相識的陌生人說起話來了,成為了短期的或常久的朋友。有不少「問答」服務網站,陌生人問,陌生人答,全憑熱心或公益心和興趣,沒有報酬。這些「小事」,不是Mother Teresa 而是你我這些普通人在做,閃耀著人性的美麗。這個世界因為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變得溫暖可愛, 值得這一生走一趟。

第二,與第一是相關的,那就是不要把網站只當作免費約會私人朋友的地方。會會私人朋友, 拉拉友誼,捧個場,問個好,當一下誰的粉絲,甚至「打情罵俏」幾句,這不是罪惡,更無傷大雅,我能看到這個東西的不可避免性,甚至必要性。但是,要使網站變成一個有意義的交流平台,你要想著對所有讀者有所貢獻,貢獻你的見解,貢獻你的才能,分享你的有意義的經驗和感受。當然不是你寫的每一樣東西都必須是不朽的經典大作,但最好是經過思考的,能夠讀得出來的東西。有人很可能會說,這是 freedom of speech」 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你管得著嗎?你是誰呀?為什麼要聽你的?我可真是「誰」也不是,我只是一個此刻在網上跟人交流的陌生人,可能只是一個匆匆過客,明天我就雲遊他處你再也見不到了。我是誰無所謂,我只是說說我此刻的個人意見而已。

順便說說另一條個人意見:盡量減少「轉貼」,和剪裁別人的,或取自詞/字典里的東西。我理解有時候別人的話很好地傳達了你的心聲,你想讓網友也知道。但是非原創的東西讀起來味同嚼蠟,再說網路這麼發達,你能得到的東西,別人也能查到。

還有就是要排除門戶之見,地方偏見, 山頭主義,希望能心胸開闊些,「任人唯賢」,海納百川,容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要有「一字之師」的氣度和雅量,人都出國了,眼界胸懷應該是寬闊了,我們特別應該做到這一些, 不是么?當然,你可以選擇不聽某些人說的話,不看某些人寫的文章 (話說回來,人家也不一定在乎你聽不聽看不看;寫個人博克我的一個觀點是,這與其說是寫給別人看的,不如說是寫給自己看的--因為如此,一個讀者不算少,一億讀者不算多),你也可以看了以後反駁或進行抵制等等,但當你這麼做得時候,最好講出點道理來讓別人也聽一聽,或者至少要有禮貌。魯迅說辱罵和恐嚇不是戰鬥。辱罵和恐嚇更是失禮。現在人們總是說,你瞧人家西方人文明啊,禮貌教養好。其實誰都知道中國人以前是非常講文明禮貌的,打躬作揖,你請我請,用語多麼斯文,即使一般草民百姓好象也是如此,所以那時候的中國人稱人家為「蠻夷」,意思是我們是文明人。我們本不必向人家學,只需繼承中華民族的好傳統便是。這是為什麼我在本文題目上將「西方」兩字打括弧。

有人認為是文化大革命把事情搞壞了,可是文革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再說我觀察到的「欠文明現象」也波及到港台中國人和老土地海外華人。也有人認為是出國以後中國人反而變得自私冷漠不善良了,或心態變壞了。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好多地方你的確能感覺得到壞心態的存在。為了我們的身心健康 生活愉快,讓我們努力克服壞心態,保持一個好心態吧。

7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04:39
the problem is that i don't get return when i say hello or smile to chinese.

actually i didn't get return when i did smile and said hellos people i encountered on the streets in parts of europe. just different cultures...
回復 rebel 2009-10-6 04:41
snortbsd: the problem is that i don't get return when i say hello or smile to chinese.

actually i didn't get return when i did smile and said hellos people i
That's too bad, indeed. I feel your pain.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04:44
rebel: That's too bad, indeed. I feel your pain.
pain?

hmm, i must be very sensitive...

thanks for telling me that...
回復 rebel 2009-10-6 05:03
snortbsd: pain?hmm, i must be very sensitive...thanks for telling me that...
How about just say "feeling"--I feel your "feeling."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05:12
rebel: How about just say "feeling"--I feel your "feeling."
..., you just feel exactly what i felt...
回復 brainwasher 2009-10-6 05:16
都是好建議。這個網站比別的要好得多。
回復 Giada 2009-10-6 05:45
借貴地問個問題,要真有初級技術問題,到哪裡去問?
回復 xqw63 2009-10-6 05:45
一廂情願
比沒有的好
回復 rebel 2009-10-6 06:48
xqw63: 一廂情願
比沒有的好
有教無類
比哼一聲「孺子不可教也」而不教好--君以為然否?
回復 rebel 2009-10-6 06:50
Giada: 借貴地問個問題,要真有初級技術問題,到哪裡去問?
我也有此一問。
回復 xqw63 2009-10-6 09:50
rebel: 有教無類
比哼一聲「孺子不可教也」而不教好--君以為然否?
絕對是這樣
回復 yulinw 2009-10-6 10:22
理論上是這麼回事,實際不全是這麼回事。
回復 rebel 2009-10-6 11:50
yulinw: 理論上是這麼回事,實際不全是這麼回事。
yulinw君,我想每位有識之士和有良好願望的人,可以來個「從我做起」。
回復 yulinw 2009-10-6 11:53
rebel: yulinw君,我想每位有識之士和有良好願望的人,可以來個「從我做起」。
是,在西方長的孩子都做得不錯,向他們學習。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09-10-6 12:18
「助人為快樂之本」是三十年代中國「新生活運動」口號之一。當日青年人都盡量實行此運動各原則。口號共十二絛。
回復 rebel 2009-10-7 08:00
從您這兒學了一條重要的歷史知識。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4 15: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