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外中國人是咖啡中的茶葉

作者:k7k6w8  於 2011-7-16 00: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3評論

喝茶是中國人的習慣,喝咖啡是外國人的習慣。

時下的中國人也流行喝咖啡了,尤其是年輕人,就像外國人也流行喝茶一樣。不過,外國人的茶和中國人的茶大不一樣。加工成碎末的茶葉,就如從榨汁機里出來的各種水果,很難區分彼此。再套上個茶葉包后,更難看出本來的面目,分出原來的貴賤。即便是茶葉的千里馬也只能委屈在千篇一律的茶葉包之中,品茶的伯樂只能鑒別出茶包的味道,無法鑒別每一粒茶葉末子的味道。這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大鍋飯,味好味差一個樣,豬肉豬頭一個價。再上品的茶葉也無法逃脫碾碎打包的命運,再低檔的茶葉也可以魚目混珠濫竽充數。在洋人的如此習慣之下,除了那塊吊在茶包上的品牌,已無什麼茶文化可以弘揚了。不管打出老舍的「裕泰茶館」還是阿慶嫂的「春來茶館」的旗號,都無法吸引洋人的眼球,更不會天天進茶館掏腰包。

較之洋人排斥茶文化,中國人對咖啡文化的態度要友好得多了。只要洋人喜歡的,中國人都喜歡。只要是洋人的習慣,中國人都想學。沒有別的理由,就因為姓洋。海外中國人對咖啡文化的悟性絕對沒有在門裡的中國人來得敏銳。「星巴克」在洋人那裡吃香,到了中國人這裡也吃香,甚至更吃香。中國人喜歡喝咖啡,更喜歡在有洋名字的地方喝咖啡。不管是叫「星巴克」,還是叫「巴星克」,只要是洋文就好。就連台灣老闆也深知其中奧妙,在店門上玩半中半洋的把戲。汽車叫「奧迪」,咖啡館就叫「迪奧」。台灣的「上島咖啡」下了島上了陸地,上島下島的洋名字吸引了不少中國「洋盤」。大陸人在嘴上說台灣人是「台巴子」,其實,台灣人在心裡說大陸人是「洋盤」。

中國人喜歡喝的不是杯子里的咖啡,而是杯子外的咖啡;中國人注重的不是杯子里的味道,而是杯子外的味道。如今,同樣是一杯咖啡,如果讓圍著青花布的阿慶嫂送上來,就是講義氣的胡傳奎也不會喜歡;如果讓戴著瓜皮帽的王利發遞過去,就是念情面的老主顧也不會高興。杯子里究竟是什麼並不重要,圖的就是檔次和情調,有時候就是沖著「貴」字才去的。

如果借用錢鍾書先生進城出城的思路,出城的中國人是帶著茶葉走進了咖啡壺,進城的外國人是帶著咖啡走進了茶葉罐。在海外的中國超市裡羅列著各種各樣的中國茶葉,買主大部分是習性難改的海外中國人。海外中國人在咖啡壺裡仍舊堅持茶葉的立場,仍舊喜歡用茶葉來招待自己的朋友,可見茶文化在海外中國人血液中的根深蒂固,在習慣上的頑固不化。其實,海外中國人本身就是茶葉,是咖啡中的茶葉。裹著咖啡的茶葉,和咖啡不同,和茶葉也不同,兩邊不討好。相反,咖啡到了茶葉中,會優於原來的咖啡。

假如既沒有當地的學歷也沒有流利的當地語言,一個華人想要在海外的正規學校里教中文,幾乎是痴心妄想。而沒有中國學歷又不會漢語的洋人,卻能堂而皇之地在中國大學里教洋文。有一次,陪友人去一所中國的貴族高中。有一加拿大人的家庭,一家三口都在那裡當老師。和他們交談后得知他們都不會中文。學校的中國老闆一半是借用他們的英語,另一半是借用他們的洋臉。中國的法律對洋人是如此的寬鬆,洋人的法律對華人是那樣的嚴厲。茶葉里的咖啡和咖啡中茶葉,運氣大不一樣。中國人向來喜歡崇洋媚外,自貶身價。洋貨在中國是什麼價?國貨在外國又是什麼價?前者往高里走,後者往低里壓,這是洋人的問題?還是中國人自己的問題?這已經是一個問了一百多年的問題了,但至今仍舊是一個問題。

一杯咖啡,看上去很渾濁,其實喝到杯底也就是如此。一杯清茶,看上去很清純,但每一片茶葉下面都會有不同的花樣。沒見底前,一切無法預知。一杯咖啡,不管你喜歡與否,就是這個味,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一杯清茶,每一口的味道都不一樣,可能會從無味到有味,再從有味到無味;也可能會從有味到無味,再從無味到有味。因為茶有味道的變化,所以君子喜歡喝水,味道始終如一。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水方見真君子。

咖啡中的茶葉,處境是很微妙的,咖啡和茶葉都把它視為異類。當然也有好處,既能體會咖啡的味道,也能體會茶葉的味道,有一種自得其樂的感覺,這種自得其樂源於自我安慰。

聞著咖啡,品著茶,寫下這篇「咖啡中的茶葉」。

2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1

拍磚
1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3 個評論)

回復 whyuask 2011-7-16 01:00
自得其樂,有比較才有樂趣
回復 fanlaifuqu 2011-7-16 02:37
寫得好,我都喜歡。
回復 k7k6w8 2011-7-16 02:40
fanlaifuqu: 寫得好,我都喜歡。
thanks
回復 雁歸驚鴻! 2011-7-16 09:55
入鄉得隨俗(並不是崇洋媚外), 已經和茶絕緣了,並沒覺得茶有多麼美麗,只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而已。想入非非也好,無病呻吟也罷,美其名曰也成,什麼文化都是文人飯後的甜品和如廁后的手紙。    
回復 k7k6w8 2011-7-16 10:24
雁歸驚鴻!: 入鄉得隨俗(並不是崇洋媚外), 已經和茶絕緣了,並沒覺得茶有多麼美麗,只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而已。想入非非也好,無病呻吟也罷,美其名曰也成,什麼文化 ...
  
回復 雁歸驚鴻! 2011-7-16 10:40
k7k6w8:   
樓主千萬別把我的胡言亂語當真啊,哈哈。。。咱就飛花摘葉,蜻蜓點水,文盲效文人,亂點墳丘(非江山),
回復 cedarloo 2011-7-16 11:26
亦如做人~~
回復 opa900 2011-7-16 13:24
美國華人超市的茶葉,茶包比國內還便宜。價格穩定,質量越來越差,味道越來越象
樹葉。洋人的咖啡質量穩定,價格越來越貴。味道仍然象咖啡。
從健康角度,茶葉優於咖啡。所以,我喝茶。
回復 Jchu1688 2011-7-16 13:49
好男人如茶,當他從茶樹採下要經過晾曬,揑焙,最後烘烤,才上市,男人的一生也如此,當他富有燦爛的人生,忽略了他背後被煎熬的過程,茶的品質分幾種,和男人頗為相似,上等男人魅力如酒,醇厚悠長,越喝越有滋味!中等男人,魅力如蔗,吮吸是甘甜,吐出的是殘渣,下等男人魅力如畫,看上去很美丶敗絮中空,浮華不實!
回復 灰果子 2011-7-16 22:03
寫得很好。不過你文中說的不愛喝茶的洋人,起碼要把英國人另外算。英國人的下午茶文化,最早也是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現在也自成一體了。
洋人的法律並不是對中國人格外嚴厲,推崇rule of law的國家就是這個樣子的。在國外當老師一定是要執照的,即使你教中文也不例外,否則你不會教,豈不誤人子弟?
是中國人自己沒有原則而以,看見洋人就哈上去了,認為是個老外就能教好外語。
回復 ifcongif 2011-7-17 05:08
同意文中的思想,不過我是coffee addicted~~
回復 羽化成蝶 2011-7-17 07:49
不是那麼認同,有點偏激,咱喝咖啡,啥牌子也不認,只要能wake me up。茶,到了我口裡,也分不出好賴,在龍井村喝茶,我真品不出2萬和20塊的差別
回復 Rockbox 2011-7-17 10:50
給大家一點參考。咖啡每天不多於三四杯(普通咖啡店一杯的量),不會對身體有長期不良影響。加奶更好。茶么,也含有少量咖啡因(並不是咖啡才有),淡茶綠茶更有益,加奶更好。糖最好不要加,要加也不要加蔗糖(白糖)。

不過中國人一般喜歡喝茶的人是不會加奶加糖的(我說的不是街上賣的珍珠奶茶,那個不能算茶。)。

其實各有各的習慣,一般也很難改的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3-10-2 08: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