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天道為大

作者:qyed  於 2012-8-21 13: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筆談|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基因, 天道,

        
         —— 如果生命的中心是基因的傳播,生命的意義就是確保更加繁榮的下一代。 ... 成功的人類對自身的存在,生命的意義卻常常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天道為大 ...生命舞台上,大部分的生命曲目會隨時被苛刻的大自然無情地淘汰,而。。。

   人類在不斷探索客觀規律的過程中積累知識,他們已經開始從自己的夢中驚醒,認識到物質運行的自然規律才是主宰宇宙的天道。

   ■ 在曲折的生命演化過程中,以個體的利益換取基因的更好傳播,是這個世界千萬年來一直都在上演著的生命長歌。

   ■ 恰恰是由於基因傳播的「自私性」而必然導致所有生命都將「一切為了下一代」作為最高運行原則,演繹出人類最偉大的愛,最無私的母親,最和諧的家庭,更公正的社會,更富強的國家和更繁榮的世界。

   ■ 實踐是認知天道的必由之路和檢驗認知的唯一標準。

    如果生命的中心是基因的傳播,生命的意義就是確保更加繁榮的下一代。那麼我們能為下一代做些什麼呢?除了物質財富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知識財富的積累。

現代人類在約20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這個來自非洲大地,算不上強壯的哺乳動物,不斷繁衍進化,在地球歷史上的一瞬間,就遍布了大地的各個角落,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到達了其它所有生命都無法到達的宇宙空間,並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改變著世界。然而,在生命進化史上空前成功的人類對自身的存在,生命的意義卻常常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天道為大

  早在戰國末期,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在《楚辭·天問》一篇中就以長篇詩歌的形式對天地、自然、社會、歷史和人生提出了大量問題和質疑,認為只有「天」才能給出答案。人類又繁衍了兩千多年後,當時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自然》雜誌於1869年創刊,刊名取自詩句「永遠積累著的思維,信任大自然的堅實依據」。這句詩出自地球另一個角落的又一個浪漫詩人英國人威廉姆·華茲華斯。他在《大地上出現了一群飛翔的詩人》一詩中,表達了對大自然主宰萬物的敬畏和對大自然認知的崇尚,並堅信大自然的堅實基礎會給飛翔在前列的人類先驅越來越多新的發現。這恰恰概括了人類在不斷探索客觀規律的過程中知識積累的歷史,標誌著人類已經開始從自己的夢中驚醒,認識到物質運行的自然規律才是主宰宇宙的天道。

  如果有機會到美國馬里蘭州靠近東海岸的農場參觀,你可能會見到大片農田中矗立著一座座高聳的風力發電機。大西洋的海風推動發電機巨大的葉片將風能轉化為電能供給農場一天的運作。這時你也許忽視了那些覆蓋在大地上的綠色葉片,它們正在將陽光的能量轉化為化學能供給其它生命活動。這就是天道以其不變的自然規律創造的奇迹:以碳原子為骨架並在自我複製中不斷自我完善的能量利用體系——生命。

  生命是如何組成的?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出現在中東的《聖經舊約》中就認為,人和各種生物都是上帝用水和泥土製造的,人也因此「源於塵土歸於塵土」。現代科學證實,人和所有生物一樣,正是水和塵土中的元素按自然規律結合、運作的有機組合體,並最終分解,歸於自然。這就是天道造就人道,所有地球上的生命現象也必然和任何其它現象一樣,符合天道運行的基本規律,符合數學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原則。

  基因是生命之本。19世紀德裔奧地利科學家孟德爾在研究豌豆植株的特徵時發現,植物特徵取決於可以獨立遺傳到下一代的物質,他稱之為「基因」。現代科學證實,基因是在核酸長鏈上的一段段密碼,所有的生命都依賴於這些基因的複製而代代相傳,基因是下一代新生命賴以成長的唯一藍圖,也是在不斷改寫著的一個又一個生命曲目的劇本。在生命的舞台上,大部分的生命曲目會隨時被苛刻的大自然無情地淘汰,而那些劇本也隨之而去,讓位於更為精彩的基因劇本和生命曲目。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在《山木》一文中就有感於關乎生死存亡的突變與選擇。文中說:莊子在山間行走,見到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伐木的人卻不去砍它。因為大樹不成材,無法用。莊子感嘆道,這棵樹是因為不成材而得以生存啊。莊子下山住在老朋友家。老朋友很高興,叫僕人殺只鵝來吃。僕人問:「一隻叫,一隻不叫。殺哪只?」主人說:「殺不叫的。」因為能叫的鵝可以護家。第二天,徒弟問莊子:「那天山上的樹因為不成材得以生存,而現在主人的鵝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您說該如何處世呢?」莊子笑著回答:「我將處於無才和有才之間。這樣好像有才又好像無才,相似但不是,所以不會惹來麻煩。」 莊子其實描述了山上被選擇的兩種樹所代表的兩種基因組以及由伐木工人進行選擇的生命進化系統,以及山下被選擇的兩隻鵝所代表的兩個基因組並且由主人進行選擇的生命進化系統。生命的變化和區別在前,殘酷的基因選擇在後。

  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評判莊子當年採取明哲保身、中庸之道的人生哲學給他和當時社會帶來的利弊。但時過境遷,以現代人類社會為選擇主體的今天,承包的林場中絕不會容忍無用之木的基因傳播,最有用的樹木才是後代傳播最為廣泛的樹木,無用之木將被無情地淘汰。而肉質鮮美的鵝也會成為人類精心飼養的優良品種而使其後代得以不斷繁衍。可以說,人類對農作物和家畜的馴化史,也就是物種突變、人類選擇、生命進化的歷史。在曲折的生命演化過程中,以個體的利益換取基因的更好傳播,是這個世界千萬年來一直都在上演著的生命長歌。

  基因是進化的中心

  現代科學證實,基因是生命信息傳遞的唯一物質,生命也是基因表達的唯一舞台。因而任何生命活動,包括人類的活動,都必然有助於基因的傳播,否則就會被歷史淘汰。這是一個自我證明的原理和事實:又有誰聽說過某人的父母是「丁克族」呢?

  基因是傳遞生命特徵的最小單位,基因的傳播就是生命的傳播,基因的「自私」性也是生命取決於基因複製傳遞的必然結果。英國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 1976年《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闡述、發展了「生命進化以基因為中心,而不是以生物個體為中心」的基因中心學說。這一學說更好地解釋了在進化壓力下的生命現象。但由於書名借用了「自私」的表述而引起了社會上的軒然大波,受到廣泛的誤解與爭議,反對者誤認為這是宣揚人類的自私行為,以至於作者後悔使用了「自私的基因」,而不是別人向他建議的「不朽的基因」,作為書名。

  然而每年春天,基因傳播的「自私」本質都在逆流而上的一群洄遊的魚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亞特蘭大三文魚一年一度通過長途跋涉,靠嗅覺記憶回到它們的出生地來產卵,歷盡磨難遍體鱗傷的父母大部分在挖坑產卵后死去,它們的身體也成為幼魚食物的一部分,為下一代的成長作出了最後的奉獻。三文魚以個體的犧牲換取了自己基因的有效傳播,這正是生物進化中以基因的自我複製和有效傳播為中心的規律,是生命以基因作為唯一遺傳物質和最小特徵單位的必然結果。可以說,恰恰是由於基因傳播的「自私性」而必然導致所有生命都奉行著「一切為了下一代」的最高運行原則,從而演繹出人類最偉大的愛,最無私的母親,最和諧的家庭,更公正的社會,更富強的國家和更繁榮的世界。

  實踐是認知天道的必由之路和檢驗認知的唯一標準

  人類一直希望了解主宰自己命運的天道,從占卜到祭祀從未停止。在《聖經舊約》的出埃及記中記載,先知摩西問起上帝的名字,上帝回答說: 「我即存在」(I AM THAT I AM)(即「耶和華」,聖經又譯作「自有永有」或「自在永在」)。我們今天可以說天道無時無處不運行於我們的世界;天道的運行規律自在、今在、永在,不會由於人類的認識而改變。因而,感知真實的世界運行,並對變化的環境做出恰當的反應,是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基本保證。

  生物如何正確感知世界?衣藻是水窪中常見的單細胞綠藻,通過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而生存。衣藻的感光眼點,可以直接把光信號傳遞到緊鄰的收縮泡使鞭毛產生向光運動。對於多細胞的線蟲而言,需要通過它的302個神經細胞才能將不同感受器的信號綜合傳輸到線蟲全身的運動細胞從而對環境做出合適的生存反應。對於脊椎動物而言,僅有信息傳遞神經在競爭中則遠遠不夠。脊椎動物進化出一個由大量神經細胞的分枝相互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內存」-有記憶功能的神經細胞群,用於儲存、輸出過去的外界信號與已知的反應的結果,從而參與生物對實時外界信號的反應。這個神經細胞群使得生物可以參考過去的經驗來預測對環境反應的可能結果,選取最佳的反應方式。腦就這樣為了生存的需要而出現了。

  人和動物的關鍵區別是超越死亡的經驗積累。高度進化的動物能夠通過研判大腦中存儲的過去的經驗,更加準確地預判自己的行動後果,高等動物甚至還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其他個體。但動物知識的積累總量永遠無法超越個體死亡所帶來的知識消亡,因而個體的知識總量只能在生與死的低層次上達到平衡,死亡成為知識積累的瓶頸。

  人類的出現在生命史上第一次突破了這個知識積累的死亡瓶頸。基因突變造成的人類腦容量不斷擴大和人腦記憶量的增加使得更加複雜的,群體的經驗交流成為可能。這種人類群體經驗的共享,首先形成了親緣群體中的人腦區域網。當這些知識積累使得人類學會利用結繩、刻畫等物理方式使腦的記憶功能在體外得以延伸之後,人類知識的積累就超越了個體死亡的限制,得到了從跨越式、再到爆髮式的迅猛發展。於是,可以共享群體經驗,包括那些已故個體經驗的人類,便在生存與繁衍中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成為了地球上超凡脫俗的成功物種。 現代人類社會已經形成了以資料庫、圖書館、計算機、互聯網站等體外存儲為交流節點,以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生產場所等不斷取得經驗知識的全體人類為創新主體,能夠在全球範圍內互通共享信息的國際化經驗知識積累和傳播網路。目前僅每天發表供全人類分享的SCI科學研究論文就已超過了5000篇,下載引用這些人類共享知識的次數更加無法計算。

  認知天道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必須以實踐為檢驗標準。衣藻的認知必須以光為依據,線蟲的認知必須以客觀環境為依據,蝙蝠的認知必須以食物昆蟲為依據。實踐是檢驗認知的唯一標準:如果個別衣藻不能游向光線,個別線蟲不能辨識環境,個別蝙蝠不能捕獲昆蟲,它們差勁的生命表演,連同它們的蹩腳基因劇本都會被天道所淘汰。

  人腦的高度發達也為人類帶來了唯心思潮的逆流。唐代《枕中記》就描述了 「黃粱一夢」的典故,準備努力改變人生的盧生用呂道士推薦的枕頭,在睡夢中娶妻生子享盡榮華富貴,醒來飯才做熟,大失所望。「人生如夢」也就成了人們對生命的感嘆。的確,人腦的運行常常使人沉浸在夢幻的自我之中,模糊了思維與現實的界限,忘記了自己仍然在天道運行的掌控之中。但天道無情,對於現實世界的錯誤的判斷必然帶來嚴重的後果。盧生相信了呂道士的 「開導」,隱入深山修道,從而一事無成:呂道士向盧生展示的虛幻世界其實並不存在,而盧生的基因也就此被天道所淘汰。

  事實上,基因必須不斷進化才能保持生命在競爭中的位置,不前進就有被淘汰的危險。《愛麗絲鏡中奇遇》是英國作家劉易斯o卡羅爾於1871年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續作。在與紅桃女王的賽跑一幕中,愛麗絲髮現在這個奇幻世界里,拚命跑才能維持原地不動。而這正是生命在進化中物種、群體間競爭的寫照:不斷奔跑才能維持現狀,跑得慢就會被淘汰。這種現象被進化生物學家稱作紅女王的賽跑(The red queen』s race)。柳枝的藥用功能在東漢《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但沒有進一步發展。柳樹皮的藥用在古埃及同樣也有記載,由於化學的進步,從柳樹皮中發展而來的降熱止痛藥物阿斯匹靈,泰諾等暢銷藥物為醫治人類疾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顯然,一句老祖宗「博大精深」是無法解釋柳枝的命運和天道的運行規律的。圓明園和瑪雅文化遺址的斷壁殘垣不正是競爭中天道運行的結果嗎?

  詢天問道,為了更加繁榮的下一代

  如果生命的中心是基因的傳播,生命的意義就是確保更加繁榮的下一代。那麼我們能為下一代做些什麼呢?除了物質財富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知識財富的積累。作為教育工作者和科學家,以實事求是的精神發現真實反映客觀世界的新規律,宣傳科學進取的理念,傳授科學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最後我想引用愛因斯坦對孩子們的話:「要記住,你們在學校里所學到的那些奇妙的東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績,都是由世界上每個國家裡的熱忱的努力和無盡的勞動所產生的。這一切都作為遺產交到你們手裡,使你們可以領受它,尊重它,增進它,並且有朝一日又忠實地轉交你們的孩子們。這樣,我們這些總是要死的人,就在我們共同創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了永生。」

  所以,我們要不斷探索求證真實的世界,為了跨越死亡的知識積累,為了新的生命更加繁榮,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青草地上原創)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01: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