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文化大革命:李安新片「Taking Woodstock」

作者:戶人  於 2009-8-29 05: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影視音樂|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9評論

關鍵詞:

 

電影「Taking Woodstock (台灣翻成《胡士托風波》)是台灣導演李安的一部以「Woodstock音樂節」為背景的喜劇作品,以於20095月的「坎城影展」上首映,828日起在全美上映。

 

Woodstock音樂節」是19698, 在美國紐約州北部的一個鄉下小鎮Bethel(距離Woodstock 43公里)舉辦的, 為期3天的大型露天搖滾音樂音樂節,近50萬音樂愛好者和嬉皮士湧入,使得「Woodstock音樂節」成為史上最成功的搖滾音樂節之一。當時正值美國1970年的紀錄片《胡士托》與現場錄音專輯皆獲得相當大的成功。音樂節被《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譽為流行音樂史上改變搖滾音樂的50個歷史時刻之一。

 

這部真實故事電影是根據一位無意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的當事人的一本新書回憶錄而改編的。作者艾略特·台伯(Elliot Tiber)一不小心就成了這次音樂節中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原本在紐約擔任室內設計師,不太成功,所以不得不回到Bethel他父母家。他父母在那裡經營著一家破舊的汽車旅館(Motel)。旅館因拖欠房貸,將快被銀行收回。他要儘快想出對策。

 

當艾略特聽說鄰近的一個小鎮取消了一場嬉皮士音樂節的演出許可證后,他馬上遊說,因為他也是Bethel鎮的「鎮官」,而且自己給自己發了演出許可證。這時離開演時間只剩下三個星期,而且已經賣出了18萬張預售票,演出單位這時別無選擇。雖然演出單位沒有用艾略特家的後院,但是看上了附近一家有600頃地的奶牛場。艾略特家的汽車旅館就成了中心指揮部,連倉庫里都睡滿了人。

 

三個星期後,50萬年輕人來到此地,汽車排成的長龍有30多哩(48公里)。天降大雨也無法阻止來自全美各地的年輕人的熱情。這場音樂會不僅改變艾略特和他家人的生活(他家賺的錢付清了所有房貸和債務),也徹底改變了美國文化。

 

也許對於我們這些來自中國大陸的觀眾來說,對這場音樂會的歷史背景以及它所產生的歷史影響認識模糊。那時,中國正處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熱中,而美國則深深地陷在越南戰爭的泥潭裡。美國青年反戰情緒高漲,要和平、博愛(性濫愛)、吸毒這類反傳統的潮流席捲全美,流向世界西方各國。所以電影中也有不少男女全裸,野外做愛,抽大麻等等當時的做法。這一切都是當時「反潮流」的表現。當年也有不少歐美青年崇拜毛澤東(電影里也有毛的畫像),學生罷課,等等等等。不過,這次音樂會沒有發生任何暴亂,所以成為以後的所有露天大型音樂會的楷模。

 

 

 

1969年「Woodstock音樂節」

3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9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09-8-29 05:21
張果老騎驢!
回復 瓊台鶴 2009-8-29 06:32
學習了,戶人兄!
回復 SirCat 2009-8-29 06:34
謝謝介紹。
還真不知道這場著名的
反主流
反體制
文化活動的起源
有著某人的
具體商業牟利動機
呵呵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09-8-29 09:37
回復 戶人 2009-8-29 10:28
fanlaifuqu: 張果老騎驢!
倒著騎?
回復 戶人 2009-8-29 10:28
瓊台鶴: 學習了,戶人兄!
臨陣磨槍
回復 戶人 2009-8-29 10:34
SirCat: 謝謝介紹。
還真不知道這場著名的
反主流
反體制
文化活動的起源
有著某人的
具體商業牟利動機
呵呵
在老美中只要一提Woodstock,十人中有8人會知道那是一次著名音樂節,與反戰,吸毒,亂性等等有關。現在美國掌權的一代(Babyboomers),在那時正好是這個年齡。所以才有Clinton的那時「吸毒了,但沒吸進肺」的著名論調。
回復 SUN MORNING 2009-8-29 10:45
謝謝戶老師!
回復 戶人 2009-8-29 10:55
SUN MORNING: 謝謝戶老師!
別別,老師可不敢當!互相學習吧。
回復 yulinw 2009-8-29 15:59
是紀實故事片?
回復 野木耳 2009-8-30 01:07
喜歡李安。住過嬉皮城。謝謝介紹。
回復 SUN MORNING 2009-8-30 05:11
同時代的文化革命,我走向了政治動亂,他則理解、寬容。見識了米青年的真性情。
回復 戶人 2009-8-30 07:35
yulinw: 是紀實故事片?
是根據回憶錄拍的(大多)真實故事。
回復 戶人 2009-8-30 12:43
野木耳: 喜歡李安。住過嬉皮城。謝謝介紹。
李安拍的片總會有些新挑戰,這次也一樣。
回復 戶人 2009-8-30 12:45
SUN MORNING: 同時代的文化革命,我走向了政治動亂,他則理解、寬容。見識了米青年的真性情。
兩種文化革命的發起者不同:一個是從上到下的運動,另一個是草根運動。
回復 同往錫安 2009-8-31 12:33
這是奇迹~
回復 marnifan 2009-9-10 11:02
很喜歡李安。ICE STORM, HULK都很好看
回復 戶人 2009-9-10 11:09
marnifan: 很喜歡李安。ICE STORM, HULK都很好看
《色·戒》呢?
回復 marnifan 2009-9-10 11:13
戶人: 《色·戒》呢?
對,也好看. 可是覺得那兩個比色戒更打動了偶的心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11: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