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文人相輕與聖人之過

作者:不了了之.  於 2009-5-18 21: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7評論

文人相輕與聖人之過
胡濟衛

    「文人相輕」是說文人之間互相輕視和瞧不起。最早發現並指出文人相輕這一毛病的是三國時期的曹丕。他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提出了「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的觀點,並進一步指出了造成文人相輕的根源:「夫人善於自見•••••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典論•論文》)。正是因為中國的文人始終固守著「孩子都是自家的好,老婆都是人家的好」的觀念,喜歡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造成了「文人相輕」的惡習。曹丕雖然發現了文人相輕的通病,卻沒有對「文人相輕」始於何人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僅僅只是點出了傅毅之於班固的例子,從而給我們留下了「自古而然」的空白和懸念。

    其實「文人相輕」的始作俑者應該始於孔子。孔子和少 正卯都是當時魯國名噪一時的大夫,他和少正卯的爭鬥,其實就是中國古代最早、最典型的「文人相輕」的範例。據漢代王充《論衡•講瑞》中記載:少正卯與孔子同時在魯國講學,多次把孔子的門徒引到自己門下,致使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少正卯究竟採用了什麼手段和方法讓孔子之門「三盈三虛」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能把別人的學生吸引到自己的門下,確實得有一套獨特而過人的本領。比如:要麼你的教學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好;要麼你的收費標準低;要麼你的教學質量高。學生完全可以根據這些條件選擇老師和學校,這也符合公平競爭的現代教育理念,本無可厚非。但是,孔子並不這樣認為。同行是冤家。你把我的學生挖走,等於砸了我的飯碗。於是,孔子和少正卯之間從此就產生了深深的隔閡和矛盾。

    孔子的學校招不到學生,自然就辦不下去了,按照現在時髦的話說就叫「倒閉」。孔子的學校倒閉后他就想著另謀職業,於是在孔子快五十歲的時候作了魯國中都的縣令。一年之後被提升為司空,接著又升為司寇(管司法),後來還代理過短時間的宰相。就在孔子剛當上司寇不久(魯定公十四年),他就對少正卯實施了報復。給少正卯羅列了五條亂政的罪名把他誅殺在宮門外的華表台下。

    說孔子有意報復少正卯並非無中生有和空穴來風,其實他是早有預謀的,只是時機還不成熟而已。《孔子家語•始誅》就有過記載:「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有喜色,仲由問曰:『由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只是敷衍搪塞仲由說:「然,有是言也。不曰樂以貴下人乎?」孔子之所以得位「有喜色」是因為魯國的司寇掌握著魯國的刑律和生殺大權,給孔子排除異己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就在孔子決定誅殺少正卯之前,心直口快的子路曾經提醒過孔子說:「少正卯是魯國的知名人士,先生誅殺了他,恐怕得不償失吧?」孔子卻堅持說:「人有五種惡行,而盜竊還不包括在內:一是通達古今之變而鋌而走險;二是不走正道而堅持走邪道;三是把荒謬的道理說得頭頭是道;四是知道很多醜惡的事情;五是依附邪惡並得到好處。這五種惡行沾染了一種,就不能避免被君子所諸殺,而少正卯是五種惡行都兼而有之的。他是小人中的雄傑,不能不殺他。」(即「心達而險,行避而堅,言偽而辨,證丑而博,順非而澤」)。少正卯——這位中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就這樣慘死在孔子嫉妒的刀下。

    自從孔子殺了少正卯后,「文人相輕」的惡習就一發而不可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比如李斯與韓非。李斯和韓非同是荀子的學生,但是李斯在學業上不及韓非。韓非有一整套治國的理論和方略,有《韓非子》一書為證,而李斯沒有。秦始皇看到韓非的富國強兵之術后,很欣賞他的才能,說「 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後來韓非也到了秦國,李斯忌其才,建議秦王殺掉他,秦王聽信了李斯的讒言,把韓非關進大牢,並迫害致死。韓非死後,李斯用韓非的治國方略幫助秦王統一了中國。孫臏和龐涓也是如此。孫臏和龐涓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而龐涓自知不如孫臏。龐涓為魏將后,嫉恨孫臏的軍事才能,把孫臏騙到魏國,施以刖刑 。后孫臏設計逃往齊國,齊王拜他為軍師。魏國攻打趙國,孫臏使出圍魏救趙的計謀,大敗魏軍,後來擊殺龐涓於馬陵道旁。這些都是「文人相輕」的最典型的例子。

    直到現在文人相輕的惡習仍沿襲不衰。最近文壇上颳起的一股聲討和清算之風,就是明顯的事例。有位寫過幾部長篇小說的三流作家,就曾經撰文指責魯迅先生一生沒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對魯迅的文學大師地位公然提出挑戰和質疑。無獨有偶,這篇指責魯迅先生的文章剛出籠不久,美術界也有人跟著站出來指責齊白石先生,說齊白石一生就沒有畫過人物,甚至說不會畫人物的畫家根本稱不上畫家,更不能算是大畫家。這與曹丕先生的「各以所長,相輕所短」何其相似乃爾。

    自從孔子開了「文人相輕」的先河以來,這種惡習與流弊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危害之大,影響之深遠令人觸目驚心,恐怕連孔子自己也沒有料到。這是孔子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過。

    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孔子這樣的聖賢之人也難免會犯文人相輕的錯誤,更不用說李斯、龐涓之流了。問題是有些錯誤可以原諒,有些錯誤是永遠也不能原諒的。在此,我不是故意要去揭古人的短和丑,而是想藉此告誡人們「文人相輕」給人類文明造成的巨大損失和惡劣後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我們一貫倡導的文藝方針。正確善意的文藝批評有利於繁榮和推動我們的文藝創作。要以寬廣和包容的胸襟化「文人相輕」為「文人相親」。斷不可把正常的文藝批評演變成對作家人身的攻擊和人格的污辱。若此,勢必會重蹈孔子、李斯的覆轍。
4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rongrongrong 2009-5-19 01:01
回復 kylelong 2009-5-19 06:29
學習了。
回復 不了了之. 2009-5-19 22:18
rongrongrong:
回復 不了了之. 2009-5-19 22:21
kylelong: 學習了。
謝謝。
回復 rongrongrong 2009-5-19 22:29
不了了之.:
回復 marnifan 2009-5-21 22:35
女人互相輕chi來恐怕有過之無不及
回復 不了了之. 2009-5-21 23:03
marnifan: 女人互相輕chi來恐怕有過之無不及
然也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不了了之.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6: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