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又見,其實卻是三見。
初見,是在三月初,我舉著相機滿校園尋找春天的花兒。當時春寒陡峭,室外哪裡有花的蹤跡?失望之餘,終於發現了春的痕迹:在一片略帶枯色的灌木綠葉叢中,一粒粒細小得直徑只有2~3mm的花苞蓓蕾成串成串地匯聚於紅色的花枝孕育滋長,或淡紅,或淡綠,靜悄悄地催生出點點絢麗,迫不及待地在這片枯黃里脫穎而出。當時我並不知道她們的名字,只是興高采烈地拍攝下來,發布在《蓓蕾花苞》。
再見,已經是春分。那天,我又舉著相機滿校園尋找春花朵朵。咋暖還寒,哪裡有百花爭艷的景象?好不容易,在林蔭大道的樹根旁找到了幾株盛放的迎春花,還在灌木叢中驚喜地看到三月初那一串串的小蓓蕾開始吐放清新嬌嫩的花朵。花枝一如既往的紅嫩,花萼淡綠,花冠米白,晶螢剔透,玲瓏溫潤,毫不張揚卻超凡脫俗。我仍然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拍攝下來就以《琪花瑤草》命名發布在博客。這一次,她們迎來了一片的讚歎, 秋收冬藏 還查到該花的名字: Pieris japonica。
三見,則是4月初了。那天下班回家,不經意間就看見行人道旁有一株Pieris japonica (馬醉木)靜悄悄地開花吐艷。這株Pieris japonica的花兒跟《琪花瑤草》裡面的不太一樣,她們花萼不是雅緻的淡綠,而是鮮艷的紅色;花冠則是溫潤的粉白。紅白相間的花序與綠色的葉子相映相輝,相當討喜;夕陽餘暉,直徑只有5mm的懸壺狀小花晶螢透亮,更顯精緻玲瓏,猶如微型花燈迎風搖曳,嫵媚迷人。雖是三見,我還是一如初見的喜愛有加,自然又是一通「喀嚓」,拿來這裡與大家一起分享。
1.

2.

3.

4.

5.

6.馬醉木(學名:Pieris japonica)為杜鵑花科馬醉木屬下的一個種。常綠灌木,高1~3公尺。葉叢生枝端, 長3~5cm, 寬約2cm; 總狀花序, 每序3~4花枝,密生壺狀小花,花冠壇狀,長6-7毫米,直徑約5毫米; 蒴果球形。全株有毒, 人畜
誤食,會導致昏迷、呼吸困難、運動失調。 葉有劇毒,其水煎劑可殺農業害蟲。
此圖就是站立花前半米之內目光所及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