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中無一 笨中之笨的馬總統: 他真的笨嗎?
為什麼他總是被罵?
A:江國慶案事發時,當時是誰 執政? B:1996年,李登輝。
A:江國慶案拖過十年追訴期,當時是誰執政? B:2006年,陳水扁。 ⋯⋯ A:最後,誰為了冤獄案而被罵? B:馬英九。 --- A:誰決定炸山越域引水,導致八八水災? B:2005年,行政院長謝長廷,決議動工。 B:2006年,行政院長蘇貞昌,施壓地方。
A:最後,誰為了無辜死傷民眾而被罵? B:馬英九。
---
A:國光石化案,是誰推動? B:2006年,行政院院長蘇貞昌、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
A:最後,誰為了污染空氣而被罵? B:馬英九。
---
A:黑心塑化劑事發時,當時是誰執政? B:李登輝。
A:為何立法院不禁用塑化劑? B:2009年,「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黃淑英帶頭反對,她丈夫經營石化業。
A:最後,誰為了傷害民眾健康而被罵? B:馬英九。
---
A:誰決定「合法使用瘦肉精」? B:2007年,民進黨扁政府向WTO遞交公 文,表示將允許使用瘦肉精,包含各種牲畜而不僅只於美牛,亦包含進口肉品與國 內肉品。
A:誰決定將「不準含瘦肉精」,改成「容許含量」? B:民進黨扁政府。
A:最後,誰為了傷害民眾健康而被罵? B:馬英九。
---
A:二二八事件...
B:夠了沒!當年馬英九還沒出生好嗎?
我以前一直認為馬英九先生沒政治手腕, 以致一直讓民進黨做球, 製造政治議題, 然後讓他去"修正", 然後再製造輿論修理他, 讓他落得"無能"之臭名. 台灣今天政'制'及經済上的問題及不公, 大都是李登輝及陳水扁近 20年的胡搞亂為造成的, 而要馬英九去做不討好的事 - 糾正這些蔽端.
看了這篇陳長文寫的文章, 我很佩服馬英九的傻勁, 但我覺得他是真正實事求是的人. 台灣人應該以有這樣的人做領導者, 感到有幸. 我希望大家告訴大家. 馬先生非"無能"也. 是亇可信賴的"傻蛋" ??? 為台灣百姓做事不論損益的正人君子.
天堂不撤守-萬中無一 笨中之笨的馬總統
2012-12-31 01:34 中國時報 【陳長文】
今天是民國一○一年的歲末,民國一○一年,在某種形式的紛紛擾擾下就要結束了。有人以「憂」做為這一年的代表字。而在這一年被「萬憂穿心」罵到翻的馬英九總統,則期勉新的一年可以由「憂」轉「優」。 「憂」不是壞事,因憂而思,以思而行,若大家能在憂的基礎思考台灣的困境,並且提出行動方案,那麼一時困頓帶來的憂非但不是壞事,更是提升的契機。
如果「憂」指的是在位者「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那麼,未雨綢繆為未來的問題先做好準備,更是政治人物應有與當為的品質。這一點,其實也反映在民主社會裡被丟鞋、被嗆聲的馬總統身上。
從美牛案、油電價格合理化以及證所稅,馬總統都被罵得體無完膚,但弔詭的是,這幾個政策,在本質上都是對的。大家罵的焦點集中在溝通不足、配套不夠、同理心不佳、做法粗糙…。可是,在媒體如此發達、民意如此高漲、藍綠如此對立的現在,換成別的政治人物,一定能比馬總統溝通更足夠、做法更細緻嗎? 比較可能的恐怕是,「唉呀!這麼做一定會被罵,還是別做吧!」乾脆把問題擱著,這才是「現實政治」的上策。
君不見,證所稅高唱入雲廿年,年年列為稅改正義的重中之重,但聰明的政治人物誰認真推了證所稅?就是有馬英九這種萬中無一的笨中之笨,把證所稅改革不但當回事,還當真推,最後落得民調十三%的難堪處境。
美牛案不推又怎樣呢?也不過台美的貿易死結繼續,台灣「漸漸」在經濟上被邊緣化。而這漸漸,未必會在馬英九第二任期中發生,既然如此,等它發生再讓後任的總統去煩惱即可,何必冒著「毒牛總統」的罵名去強推呢?笨嘛!
油電價格繼續以違反市場法則壓低又怎樣呢?政府的財政會日益惡化,但放心,馬英九第二任也還不至於倒,拖著讓下一任總統去面對財政崩盤就好了,何必傻傻的讓民眾因為油電漲價把自己罵得體無完膚?笨嘛!
而現在,這個被罵到無一是處的馬英九,再度不自量力地端出了一道改革大菜:年金改革,真是讓人夫復何言!年金改革絕對不會得到掌聲的,因為結果不是「領得晚」,就是「繳得多」,或是「領得少」。誰能忍受自己的荷包縮水?馬英九這項改革是被罵定了。 「現在不做,以後政府的財政怎麼辦?」也許馬英九這麼想。「
怎麼辦?那是後任的事啊!現在不改,在你的任內問題又還不會爆,你操什麼心?」政治聰明人會這麼告訴馬英九。 面對棘手問題,大多數的政治人物都是「傳炸彈高手」,擅長確保炸彈不在手中爆開。只有馬英九在接到炸彈後,竟會想要在手上拆掉炸彈引信,而不是傳給後手,這麼做不是一種「政治上的愚蠢」是什麼呢? 如果細究,馬總統推的每一項改革與政策,幾乎都是同一套公式在反覆進行,ECFA、大陸觀光客來台、土地實價登錄、軍教課稅、十二年國教…。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台灣要的是「傳炸彈的聰明人」,還是「拆炸彈的大笨蛋」?炸彈不會因為傳給下一個就不爆炸,它是總有一天要爆的,而且愈拖威力愈大。但如果願意早點面對,早點著手拆除,至少可以減低爆炸的威力。
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出現了一種對執政者無所不罵的現象,只聞批評、未見鼓勵;只有噓聲、難得掌聲,這幾乎變成了一種政治常態。但改革是進步的基礎,執政者做不對的地方要批評,但如果每件事都只有批評,也將打擊改革的動能,最後台灣只能原地踏步,受傷的還是台灣人民。馬政府確實有很多該努力之處(例如,績效不彰的民意機關、見林不見樹的行政官僚、對人民無感的司法官等等),但更核心的問題其實都是長期積累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至少,馬英九面對這些結構問題,還表現出不推諉拖延、願意麵對解決的「傻勁」,這一點或許應給予掌聲?
口說永遠比做事容易,給願意改革、當家做事的人一些溫暖吧。新的一年就在眼前,台灣能不能「轉憂為優」?與其偷懶的把所有責難都壓在馬總統身上,不如大家一起挽袖努力。畢竟,台灣是我們大家的,可不是馬英九一個人的。(作者為法學教授/律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