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 蘆笛 周恩來為什麼怕毛澤東?(五)

作者:light12  於 2009-10-9 20: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時間: 13 8 2007 18:42
 
周恩來為什麼怕毛澤東?(五)


蘆笛


(三)戰略大反攻


如上所述,國共內戰其實從未停止過,從1927年一直打到了1949年。1927-1937可以視為內戰的熱身階段,1937年7月後進入發展階段,1942年6月後進入相持階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進入反攻階段。這其中最關鍵的兩個階段就是中共的「抗戰」。毛澤東抓住了歷史機遇,利用國府兩面作戰的艱難處境,與日本友軍密切配合,極大地殺傷削弱了國軍,極大地壯大了自己,終於獲得了與國軍攤牌的實力。

到了1944年底,毛澤東自覺羽翼已豐,征服全國前景在望,在董必武關於大後方工作的報告上意氣風發地批示:「這次抗戰我們一定要把全國拿下來」,直接表明了我黨「抗戰」的實質就是征服全國。

但儘管中共勢力空前壯大,毛澤東深知要「拿下全國」,還得靠老大哥。他在黨的七大的結論中進一步闡明了早在20年代即已形成的毛澤東思想:

「我們中國沒有外國援助,能不能勝利?」「中國革命不能單獨勝利」,「中國革命必須有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幫助」,「國際援助一定要來,如果不來,殺我腦袋!」

毛澤東為什麼敢用腦袋擔保「國際援助」一定要來?這預言體現了他的洞察力。他早就看出中國乃是強國代理戰爭的戰場,過去是蘇日爭奪中國,將來是蘇美爭奪中國。只要蘇聯存在一天,就一定會將這代理戰爭進行到底,當然也就一定會援助中共這代理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國共反映美蘇」。在他眼中,國共兩黨不過是美蘇兩家在中國的代理人罷了。

「國際援助」果然來了,1945年8月9日,蘇聯出兵東北。延安歡喜若狂,毛澤東當即與朱德聯名給斯大林發電報,直截了當地懇求主子把東北送給中共:「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麼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並表示「準備廿、三十個旅,十五萬人到廿萬人脫離軍區,將來開到滿洲去。」

與此同時,毛和朱德聯名向各根據地下達命令,要各地發動戰略大反攻,準備在蘇聯支持下,一舉推翻國府。此前中國早把國府視為仇敵,一直在抵制國民參政會。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前兩次都被毛斷然拒絕,斥為「完全是欺騙」。

不料斯大林另有打算。當時蘇美蜜月雖已過去,畢竟冷戰尚未開場,斯大林覺得可以利用國共全面內戰的前景充分訛詐國府,取得他想要的一切東西。如果雙方真的大打出手,反倒失去了這訛詐手段,更不用說那樣可能導致美國大規模捲入,而他雅不願和美國攤牌。作為真正的戰略大師,他的拿手好戲就是避實擊虛,恃強凌弱,避免和強國發生正面衝突,專在弱國下刀,兵不血刃即能掠取大片領土。他這一招在二戰初期運用得出神入化,在東西兩線都智勝了對手。在遠東,日本人赤膊上陣,最後全軍盡墨。而他兵不血刃便把中國的三北變成帝國勢力範圍。在西線,納粹東征西討,蘇聯紅軍則不動聲色坐收了波羅的海沿岸三國以及東波蘭。

因此,斯大林便於8月20日來電,以相當嚴厲的口氣警告中共,說中國再也承受不了戰禍了,若再打內戰,必然要讓中國毀滅。所以,中共必須與國府合作,通過談判維護和平,走和平發展道路。

在此高壓下,毛澤東不得不在蔣介石第三次來電后複電表示同意,於8月28日飛往重慶,與蔣介石談判,在簽訂了「雙十協定」後於10月11日返回延安。

在毛離開延安期間,劉少奇代拆代行,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據光美同志說:

「緊接著,日本投降,重慶談判,毛澤東大智大勇,攜周恩來面蔣周旋。少奇代理主席。此時,黨中央授予毛劉代行政治局全權,少奇承擔起領導指揮全國的重任。他主持做了一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對全局至關重要的戰略決策──搶佔東北。

日本投降后,東北空虛。少奇主持制定了『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在短短兩個月中,少奇陸續派出以彭真、陳云為首的1/3中央委員,配備全套黨政軍群大批幹部和十多萬軍隊,日夜兼程,火速突入東北。同時,與朱德、弼時同志共同指揮華北、華中、華東一系列以自衛防禦為目的的戰役,將重點向北移。華中部隊進山東、晉冀豫,山東、熱察、冀東部隊進東北。指揮調動百萬軍民戰略大轉移。

蘇軍撤出后,蔣軍在美國幫助下也全力爭搶東北。少奇又提出『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戰略,鞏固發展我在東北的力量。實踐證明,即在國民黨未反應過來的一兩個月內,中共這次百萬軍民大調動,形成了反攻制勝的戰略格局。」(黃崢:《王光美訪談錄》)

光美同志雖是美帝戰略情報局特務兼梅花黨黨魁,這段證詞倒確實經得住測謊器檢查。我校對過有關歷史文件,發現光美說的基本不錯。

光美在此談到幾件事:

第一,少奇作出搶佔東北的戰略決策。

光美這話略有誇張,但基本屬實。如前所述,毛早在蘇軍出兵東北當天就看出這步棋來了,但蘇聯不同意,說是和國府訂的條約規定必須把東北移交給國府。毛還沒來得及作決定就到重慶去了。他走後次日亦即1945年8月29日,劉記中央即下達《關於迅速進入東北控制廣大鄉村的指示》,指出若待蘇聯把東北移交給國府後中共才進去,就再無希望得到蘇聯援助了。但若移交前進去,則「蘇聯將取放任態度,我有機會爭取東三省和熱察」,並具體命令:「去東北之部隊與幹部,應即出發,可用東北義勇軍名義非正式進入,不聲張不登報,走小路,控制蘇軍未駐之城市、鄉村,不能去的城市,亦須派幹部去與紅軍作非正式接洽。」

第二,少奇主持制定了「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實行華北部隊進東北,華中部隊進山東的戰略大轉移。

這也是真的,直接就寫在1945年9月17日的《中央關於確定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致重慶代表團電》中:「我們全國戰略必須確定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方針」,該電文還作了具體的調兵部署。兩日後更下令大舉調兵,十萬大軍星夜出關或挺進熱察,共軍大規模出關從此開場。

第三,蘇軍撤軍后制定「放開大路,佔領兩廂」戰略。

光美此話,說明她老人家有待進一步熟悉黨史。少奇確實提出過這戰略,但沒用這隻有老毛才會用的俗話,也不是在蘇軍撤軍后。蘇軍直到1946年3月才突然撤走,而毛早就在45年10月11日回到延安重掌帥印了。

事實是,劉在1945年9月28日以軍委名義下達的《關於爭取東北的戰略方針與具體部署的指示》中承認,「控制冀熱遼,堵塞蔣軍從陸路進入東北計劃,雖已開始行動,但離實現程度尚遠」,「因此我軍進入東北的部署,應將重心首先放在背靠蘇聯、朝鮮、外蒙、熱河有依託的有重點的城市和鄉村,建立持久鬥爭的基點,再進而爭取與控制南滿沿線各大城市。」

這裡說得很清楚,共軍並無能力把國軍擋在關內,比較現實的戰略還是重點經營背靠蘇聯、外蒙、北韓的地區,最後再爭取控制南滿。

但毛回到延安后即否定了這一現實戰略,於10月19日指示東北局:「我黨方針是集中主力於錦州、營口、瀋陽之線,次要力量於庄河、安東之線,堅決拒止蔣軍登陸及殲滅其一切可能的進攻,首先保衛遼寧、安東,然後掌握全東北,改變過去分散的方針。」

少奇服從了毛的決定,不過歷史證明他是對的。國軍不久就攻入山海關,沿鐵路線北上,迭複名城。據黃克誠同志承認,國軍是抗戰中鍛鍊出來的百戰雄師,令土共望風披靡,最後一直打到四平。林彪準備放棄哈爾濱,轉入農村打游擊。如果不是馬歇爾此時來華攪S,蔣介石不得不宣布停火,令共軍死裡逃生,贏得寶貴的喘息機會,在獲得大量蘇聯裝備和訓練,建立了炮兵軍、坦克部隊甚至空軍后大舉捲土重來,鹿死誰手正未可知。

在毛「獨佔東北」戰略實施過程中,少奇同志並沒有說什麼,倒是林彪和東北局領導人陳雲、高崗、張聞天等反對毛澤東的不現實打算。在他們的進言下,毛才在45年12月28日的指示中正式同意「放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戰略。

但此後毛澤東再次估計錯誤。45年12月22日,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爭端,1946年1月5日,國共雙方簽署《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議》,關內停戰。毛拋出「和平民主新階段」論,準備「去聯合政府里作官」(20年後這卻成了劉少奇的罪名),認為東北問題也能和平解決,於是令東北共軍放手大打,攻佔重要城市,目的是在停戰前大撈一把,以增加將來討價還價的籌碼。1946年1月13日,毛命令東北民主聯軍集中兵力「給進攻之頑軍堅決徹底殲滅之打擊」,並指出「這是歷史新階段中的最後一戰,將會決定東北今後大局」,「要不怕最大犧牲求得這一作戰勝利」。

林彪並不相信「最後一戰」的鬼話,認定那停戰協定乃是美蔣陰謀。雖然他奉命攻佔了四平,但還是傾向於「分散建立根據地,準備應付敵人之明攻」。在國軍反攻四平前,他在給中央的電報中指出:「我固守四平和奪取長春的可能性和東北和平迅速實現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軍方針似應以消滅敵人為主,而不以保衛城市為主。」

但毛根本聽不進去,在國軍進攻四平前,毛澤東電令林彪:「堅決徹底殲滅國民黨進攻軍隊,愈多愈好,不惜重大傷亡(例如一萬至二萬人)」,以「求得大勝以利談判與將來」。在四平保衛戰爆發后,他又命令林彪「死守四平,寸土必爭」,「化四平街為馬德里」,致使共軍傷亡高達兩萬餘人,林彪最後不得不抗命撤出四平,這才逃過了被殲厄運。

綜上所述,毛澤東確實在我黨奪權鬥爭中起到了偉大舵手的作用,最關鍵的三步他都走對了,但他在第一步和第三步中起到的作用都不是無人可以取代的。「井崗山道路」雖是他首創,但即使沒有他開闢這道路,其他同志在痛苦的試錯法(trial and error)后,遲早要發現中國的馬列主義者只能是山大王。第三步奪取東北就更不用說了,如少奇同志的貢獻表明的,沒有偉大舵手,小舵把們也能看出那最明顯不過的事來,而且還能制定比他更英明正確的戰略。

不僅如此,指導毛走對這三步都是前面已經介紹過的毛澤東思想,亦即靠蘇聯人出錢出槍爭天下。但這偉大思想的產生實在沒什麼了不起,當時中國有點出息的軍閥除了不識時務的吳佩孚外,誰看不出「毛子是個綱,綱舉目張」來?不必說孫文,也不必說馮玉祥,就連盛世才那種小混混,也知道只有靠蘇聯飛機大炮才能當上新疆王。

毛的偉大,不在於產生了那偉大思想,而在於他一旦認準了誰是革命的敵人、誰是革命的朋友之後,便「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決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因為日寇鐵蹄縱橫中原,中華民族危在旦夕,就如同其他人一樣為愛國激情沖昏頭腦,喪失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混淆階級陣線,把日軍當成敵軍,把國軍當成友軍,也決不會像其他共黨領袖一樣,因忠於主子的長遠利益而動搖其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全國」的決心。所以,只有在這一步上,他才真正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世界歷史上似乎還從未有過這種把內戰偽裝為外戰而大獲全勝的先例。因此,敬愛的林副統帥說:「只有毛主席才是大英雄」、「毛主席這樣的天才,世界幾百年,中國幾千年才出一個」,似乎也不為過。

當然,這戰略最終能取得輝煌勝利,也不完全是因為它高明。相反,似乎可以弔詭地說,正是毛的盲區決定了該戰略的成功。

如上所述,毛認定「國共反映美蘇」,國共兩黨乃是為美蘇兩國在中國打代理戰爭,可惜這話只說對了一半,我黨當然是蘇聯的代理人,但國民黨不願也不能代理美國。這結果就是蘇聯傾全力援助中共的同時,美國卻在馬歇爾攪S失敗后,竟然孤立主義老毛病發作,撒手不管中國的事,在內戰緊急關頭停止對華援助。

更致命的是,蔣公的教育決定了他絕無可能是毛澤東那種偉大的國際主義者(賣國賊的美稱)。據抗日名將孫連仲將軍的參謀長金典戎將軍披露,接替史迪威作蔣介石的參謀長的魏德邁將軍看出,因為蘇聯在幕後作梗,國府絕對無法靠外交順利接收東北,他於是向蔣建議由美軍代為接收后再轉交給中國政府。但「蔣先生當時認為這樣的作法,雖然可以從蘇軍手中把東北順利的接收過來,但深恐因此有失國家的體面,經予婉言謝絕。」

毛澤東對蘇聯人跪求再三還一波三折、幾乎沒有求到的事,美國人主動送給老蔣,而蔣公卻出於民族自尊心斷然拒絕,這還有可能打贏么?豈不聞「兩軍相逢勇者勝?」我黨的生存哲學阿隨早就闡明了,生存競爭就是比賽誰更沒良心。良心在生存競爭中乃是致命弱點,這在中國乃是萬古不磨的真理。毛之所以能先後贏得黨內外權力鬥爭,靠的就是這一天然優勢。在這點上,無論是黨外的階級敵人還是黨內的戰友,誰都比不上他,只有他才是大英雄。周恩來之所以對毛終生扁扁地服膺,說穿了就是為此。


【未完待續】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5: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