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 蘆笛 謀略與外交

作者:light12  於 2009-4-7 11: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孫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賁溫,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

「用兵之法,使得敵國不戰而降才是上策,其次是攻破敵國;迫使敵軍全師投降是上策,其次才是擊敗敵軍。對旅、卒、伍等不同編製也都是這個原則:不戰而使得對方全員投降是上策,擊破它們是第二等的結局。因此,百戰百勝算不得最高明,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本事。

所以,第一流的軍事較量是在謀略上戰勝敵方,其次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軍隊擊敗敵人,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只有不得已才能攻城。為此必須花費三個月去製造大盾牌和四輪車,準備攻城器具,花三個月在城外堆築土山。將領無法控制焦躁情緒,命令士卒如蟻附膻一般爬上城牆,死傷三分之一仍然無法攻下城池,這就是攻城的災難。所以,善用兵的人不是靠打仗來使敵人屈服,獲得他人的城池也並不是靠攻城,毀滅敵國的蠻幹不能持久,必須以使敵人全體屈服的方式來爭天下,這樣兵力既不受挫,又獲得了全面勝利。這就是謀攻的方法。」

在我看來,此段是《孫子兵法》的精華所在。他首次提出戰爭的理想目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有不同的實施範圍:國家、軍隊的全部或一部。換言之,這既是戰略上的也是戰術上的理想目標。

在較小範圍倒是不乏先例,不過那常常是巧妙作戰的結果,並不可能做到「不戰」。其發生機制是先前的作戰使得敵軍陷入無法繼續抵抗的絕境,不得不放下武器投降。最光輝的戰例就是二戰初期日軍大舉南下馬來半島,使得十幾萬英軍陷入絕境,不能不乖乖投降。中國內戰也有類似例子,諸如中共軍隊攻佔錦州后迫使部分國軍在長春投降,攻佔天津后迫使傅作義部投降。

不戰而吞人之國之例則只見於外國。最為人熟知的例子就是希特勒和戈林以轟炸布拉格作威脅,迫使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同意德軍開入捷克,先佔領蘇台德區,后又兵不血刃地吞併了該國。類似地,斯大林在二戰前撕毀與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的「互助條約」,吞併了那三個國家,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國」。當然比起前任來,斯大林也算不得什麼。除了參加八國聯軍,沙俄從未與清朝打過仗,然而該國卻是掠取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足足搶去了140萬平方公里,光是這些領土就足夠成立一個大國。

該怎麼才能實現這理想目標,孫子提出的是通過「伐謀」與「伐交」,靠戰略謀划與外交運作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國」。這當然有實現可能,例如上述納粹吞併捷克就是「伐交」的結果。原來捷克斯洛伐克全國同仇敵愾,還沿邊境修築了永久性防線,準備誓死抵抗德寇入侵。然而該國指望獲得援助的英法卻被希特勒的欺騙外交愚弄了。張伯倫認定,把捷克的蘇台德地區扔給希特勒,希特勒便會心滿意足,於是他便和法國總理達拉第簽訂了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並壓捷克總統貝奈斯接受了該協議,換來了希特勒在「英德友好宣言」上簽字。最有趣的是,波蘭也趁火打劫,從捷克斯洛伐克中割去了點土地,到最後卻是納粹武裝入侵的第一個對象。

蘇聯吞併波羅的海三國也是「伐交」的結果。1939年9月17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隨即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和蘇軍按原來的密約瓜分了波蘭。蘇聯在獲得東波蘭後向德國人提出,立陶宛也該是他們的勢力範圍。此前在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密約中,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被划給蘇聯,而立陶宛則歸德國。但在蘇軍佔領了東波蘭后,立陶宛實際已不可能被德國人控制,蓋地理形勢十分不利,於是德國人便同意了蘇聯人這一要求,回絕了三國的對蘇聯侵略行徑的抗議。三國旋即被蘇軍佔領,成立了傀儡「議會」,此後又「申請」加入蘇聯。當時英法乃是德國的交戰國,無暇去主持公道,而美國又為孤立主義思潮主宰,不想管歐洲閑事,於是三國便悄沒聲息地被斯大林吞併了。如果不是斯大林看準了英法無暇顧及時搞這手,難以設想他能平安無事地吞併這些國家。

但這麼作的前提是以實力作後盾。如果實力不足還想趁火打劫,則反會弄巧成拙,小日本就落到了這下場。

日本是一步步掉進太平洋戰爭里去的。他們從來也沒有個完整的征服中國的戰略計劃,甚至連吞併滿洲的計劃都沒有,乃是由幾個關東軍參謀搞起來,日本政府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實。違反軍法的石原莞爾與板垣征四郎非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成了英雄,於是便給少壯派軍官樹立了個榜樣。此後日軍向華北擴張,完全就是少壯軍人效法石原和板垣的結果。盧溝橋事變發生后,石原擔心中日戰爭長期化,主張採取不擴大方針,可作戰課長武藤章卻對他說:「石原參謀,您在滿洲事變中的所作所為,當然為我們提供了藍本。」

這就是整個中日戰爭的奇特模式——它可謂「毫無完整戰略設想、絲毫不想後事的無計劃的隨機戰爭」,完全是一種布朗運動,由參謀和下層指揮官們去「發揮基層積極性」,實行完全徹底的機會主義,毫無章法,隨機應變,亂打一氣,從未想過這戰爭該怎麼結束。

這結果便是採用美國人後來在越南使用的「添油戰法」——一點點增加兵力,毫無明確的戰爭目標。等到泥足深陷,才發現「膺懲暴支」只取得了佔領區域越來越大的成果,並不能使「暴支」政府投降。於是隨機目標便成了迫使中國屈服,具體做法便是剝奪「暴支」所有出海口與陸上國際通道。

當時列強中對中國援助最大的就是美國,主要援助通道乃是中越鐵路與中緬公路。1940年6月,法國政府宣布投降。日本便想趁火打劫,不戰而取印度支那,切斷中國的陸上國際交通線,於是年9月進駐印度支那北部。美國將此視為對菲律賓的威脅,當即作出反彈。美國在1939年7月便已宣布廢除《日美通商航海條約》,開始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在日本進駐印度支那北部后又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售廢鋼鐵。日美關係迅速惡化。

這反過來又引起日本的恐慌,蓋日本若想在中國維持戰爭,就需要大量石油,而日本90%的石油都來自美國。於是日本便想「自力更生」,擺脫對美的依賴。他們覺得,既然荷蘭都被德國人佔領了,那隻要對荷蘭施加點壓力,則盛產石油的荷屬印度尼西亞也就會落在他們手裡。可惜因為與德國結盟,日本已經成了荷蘭流亡政府的敵國,談判毫無結果。英美更不能坐視日本威脅他們在南亞的利益。1941年7月25日,美國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全部資產,這已經是給日本的明確警告。然而日人竟然以為繼續向南亞擴張,佔領那些「無主土地」,美國人最後還是會容忍的,於是便在7月28日進駐印度支那南部。8月1日,美國全面禁止對日本出口石油。11月26日,美國國務卿赫爾更向日本提出著名的「赫爾備忘錄」,要求日本撤出中國。於是日本便陷於兩難:如果不繼續向南洋擴張,就沒有維持戰爭需要的資源。如果繼續擴張,就只能與英美荷交戰。日本選擇了第二條路,於是非但沒能不戰而得人之油田,反倒把自己拖進了戰爭之中。

同樣是「伐交」,德國和蘇聯都「不戰而屈人之國」,日本卻弄得一屁股兩肋巴。之所以如此,我認為是英美不把日本人放在眼裡。日美的實力當然不成比例,但美國人也真是低估了日本人的戰鬥力。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國」,無非是豪奪,但要豪奪,先得讓人家怕你,否則就達不到這目的。而英美當時根本就不怕日本,這說來也是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使然。可日本人完全沒意識到這點,卻一廂情願地去撞大運,豈有如意算盤不落空之理?

我認為,孫子提出的「伐謀」倒不限於「不戰而屈人之國」或「屈人之兵」,而是戰爭取勝的必要條件。我已經指出,國人的一個普遍誤識,便是「唯謀略論」,認為要打勝仗只需有個諸葛亮就行了。這當然是錯誤的,但這不是說戰略謀划就不重要。相反,我認為戰略謀划雖非贏得戰爭的充分條件,卻是必要條件。日本人當年即栽在這上頭。

據辻政信在其回憶錄中披露,戰前日本參謀總部決定戰爭方向的基本考慮是:

1、若全力向蘇聯開戰,則不可能長於一年,因為屆時液體燃料必然消耗殆盡。

2、若想打到重慶,必須動用20個陸軍師團作戰3年,此前資源必將消耗殆盡。

3、若動用海軍和空軍的全力和15個陸軍師團對英美開戰,有可能在第一年年底利用已經在南方國家開發出來的資源。不僅如此,只要能維持海運,日本就能在持久戰中堅持下來。海軍的有效實力將是決定性因素。

就是根據這個考慮,日本才決定大舉南下,對英美荷開戰。而對戰爭前景的預期,辻政信也披露了:

「我們當時坦率的觀點是,美國人是商人,不可能長期持續一場無利可圖的戰爭。如果我們只和英美交戰,就能進行持久戰。等到在南部取得一些偉大勝利之後,中華民國就會願意接受大東亞共榮圈的原則,在此基礎上籤訂無條件和約。俄國就會和它的英美盟友決裂。在和中國締結和約之後,我們就可以把一百萬部隊從中國調到滿洲國去,那就足以震懾俄國在那個方向的擴張,或是回擊蘇聯人在那兒可能發起的進攻。」 (Masanobu Tsuji:Japan's Greatest Victory; Britain's Worst Defeat, Surpedon Publishers, 1997, New York,蘆笛摘譯)

這種白痴戰略也虧日本人想得出來,我已經在舊作中無情嘲笑過了:不能取勝於中土,竟然指望收之南洋,想靠在南洋取得輝煌勝利來嚇得中國求和。他們怎麼就想不到,把英美推成中國盟友后,中國屈服的可能就更渺茫了?而且,在策劃戰爭時,日本軍人竟把取勝希望寄托在美國喪失鬥志上,與當初決定在中國冒險時使用的恰是同一思維方式。在中國吃了苦頭還不知道總結教訓,竟然再度以僥倖心理去冒更大的風險,把全民身家性命賭上去。以資源小國之身,卻指望靠去南洋搶奪資源,靠海運支持戰時經濟運轉,以持久戰拼消耗拼垮中美英等大國。而且這一切錯誤竟然發生在侵華受挫、騎虎難下之後!

由此可見,戰前的戰略謀划確實是取勝的必要條件。如果日本人想得到這些簡單問題,就不會擴大中國戰事,也就不會為了維持對華戰爭而去南洋搶奪資源,陷入更大的災難。那麼,東北今日到底是哪家的還真說不準,台灣則絕無可能回歸中國。

戰略謀划的並不限于軍事戰略,更是政治戰略,也不限於爭取戰爭勝利,同樣在於如何避免不利的戰爭。這方面最輝煌的例子還是戰略大師斯大林作出的。他真正是「伐謀」、「伐交」的高手,從容化解了本來極度尖銳、隨時一觸即發的日蘇矛盾。先是以「反帝」的號召支持國民革命,使得國民政府的向北擴張引起了日本對中國的敵意與猜疑,后又以偽造的「田中奏摺」煽起中國憤青的仇日情緒,發起反日運動,更指令中國代理人為「保衛蘇聯」頻頻製造事端,致使中日關係急劇惡化,把日本那禍水引到了中國,從而避免了兩面作戰,最後使得日本深陷中國戰場,為了瘐斃中國入侵印度支那,激化了日美矛盾,最終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但為蘇聯贏得了一個強大盟國,更讓日本打到五癆七傷。等到日本行將覆滅時,蘇軍再以「解放者」面目出場,兵不血刃地席捲了滿洲、北韓、南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北方四島,撈到盤滿缽滿。此後斯大林更以繳獲的日軍武庫武裝中共,輕而易舉地贏得了代理戰爭,使得中國一度成了蘇聯的衛星國,三北盡入毛子勢力範圍。

日本人雖然蠢笨,愚弄孫子的後裔還是綽綽有餘的。所謂排滿革命完全是日本人煽動起來的,而孫國父就是他們的馬前卒。當時幾乎所有的革命亂黨都「反認他鄉是故鄉」,認日人為「同文同種」的自己人,認清廷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外國人。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就是中國人先為日本人、後為老毛子打代理戰爭、糟踐自己的祖國的冤大頭史。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先後迎來兩個外國兒國父——日本孫國父與俄國毛國父。在國際舞台上,無論是「伐謀」還是「伐交」,孫子的故鄉都從來是讓人家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戰略籌碼,永遠是人家「伐」的對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0: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