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萬潤南 我的1989(16)張福森深夜相勸

作者:light12  於 2012-5-22 20: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時間: 5 21 2012 16:48

作者:萬潤南蘆笛自治區 發貼





我的1989(16)張福森深夜相勸

5月23日,為了二十所高校聯署的《倡議書》,我們幾乎忙了一整天。這一回,我們是把學生代表請到中關村的四通飯店。當時,四通飯店剛落成,還沒有對外營業,沒想到我們接待的第一批客人,就是從天安門廣場上請來的絕食學生。

所有的組織安排、學生接送,總指揮是崔銘山。與學生切磋討論、落實文稿的,是曹務奇。如果說周舵和曹思源是四通「介入」學運的前鋒大將,那麼崔銘山和曹務奇就是四通「操縱」學運的中軍大將。

記得當時有一位學生對曹務奇說:「我們有一種被操縱的感覺……」

曹務奇回答:「這就對啦!」

是啊,我們就是想在一輛失控的越野車眼看就要衝下懸崖之前安上剎車,可惜為時已晚。

當天,有一大批記者在四通的咖啡廳等待《倡議書》的出籠,等他們拿到最後文本后準備發稿時,正趕上短暫的新聞寬鬆時期結束。「有關部門」明令該《倡議書》和所有的學運消息不能見報。很奇怪,一份呼籲撤出廣場的倡議不能發聲,只能理解,現在有人希望學生留在廣場,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居心叵測」。

當晚回家時,已明顯地感覺到已經被有關部門「盯」上了。

我的住所在西三環北路的廠窪街,那裡有一片四季青和五金礦產合蓋的宿舍樓,我住的是最小的一室一廳大約只有30平方米的最小的單元。當時,四通的許多幹部都搬進了當時北京最好的萬泉河路的大單元,我沒有給自己分一間,仍住在四季青當初分給我的小房子里。據說,後來戒嚴部隊來抄家時,被我家裡的簡陋震驚了、也感動了。

我在那個大院里有一位鄰居,也是清華校友,當時他擔任海淀區的區委書記,他就是張福森。

那天深夜,大約已經是5月24日的凌晨兩點,我的這位鄰居登門來訪。這個時刻登門,一定有非常重要的非常之事。只見他一臉嚴肅、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他說:

「萬啊……」在我的姓之前既不加「老」,也不加「小」,只有張福森這樣稱呼我。

「如果……鄧和趙之間……」他斟字酌句:「有什麼不同……我們還是要……支持鄧啊。」

我一向是鄧大人的堅定支持者。記得在這場風暴之前,有外國記者問我:「你認為鄧小平是站在你一邊的嗎?」我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因為我是站在他一邊的。」

但這一回,我沒辦法站在他一邊,我做不到。人心裡都有一道坎,這道坎我過不去。我向張福森報告了我這兩天同學生接觸的情況,我說,說服學生儘快從廣場撤出來,避免發生流血衝突,這就是我現在的全部目的。「一旦真的發生了流血……那就毀了鄧大人一生的英名啊!」

他默然。

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過這一段往事,但沒有點名。我說:「我理解他的好意,但我做不到。我清楚那是為官的準則,但卻不是做人的準則。那位學長六四後果然官符如火,先後做到一方大員和一部之首。我依然尊重他,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處世的方式。也感激他,對我說那番話,他完全是善意。後來他在自己的位子上,為保護四通和我的一些朋友盡心竭力,默默做了許多事情,我在海外也感同身受。」

所以,聽到有人說我在1989年的時候是「頭腦膨脹」、「錯估形勢」、「野心勃勃」、「政治投機」等等說辭時,我都一笑置之。我萬潤南再愚鈍,有張學長這樣的高人指點迷津,不至於如此不明事理、不懂利害、梗頑不化吧。

5月25日,香港《文匯報》頭版頭條報導了一件大事:《人大常委五十七人上書要求召開常委緊急會議》。這就是我當年出手做的第二件事情,負責實際操作的,是四通社會發展研究所的曹思源。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5-23 03:32
鄧小平是偉大的,可惜64是他最大的污點。
回復 light12 2012-5-23 10:12
徐福男兒: 鄧小平是偉大的,可惜64是他最大的污點。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1 13: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