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中共文電披露的兩次「反共高潮」(五)

作者:light12  於 2011-4-17 10: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3評論

 時間: 2011-4-15 周五, 上午6:10

作者:蘆笛 在 蘆笛自治區 發貼, 來自 海納百川


中共的反應卻與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941年1月13日,毛澤東與朱德、王稼祥致電劉少奇等人,指出,我為答覆蔣介石對我皖南一萬人之聚殲計劃,蘇北準備包圍韓德勤,山東準備包圍沈鴻烈,限十天內準備完畢,待命攻擊。「如皖南部隊被蔣介石消滅,我應堅決徹底乾淨全部消滅韓德勤、沈鴻烈,徹底解決華中問題。」同日另電告劉、陳:我們已向當局提出最嚴重之抗議,申明如不撤圍,破裂之責在彼。中央決定政治上、軍事上立即準備大舉反攻。[98]

1月14日,毛澤東與朱德、王稼祥致電彭德懷、左權,八路軍各師,新四軍,各戰區並周恩來、葉劍英:中央決定在政治上、軍事上迅速準備作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軍,粉碎反共高潮。除已令蘇北、山東我軍迅即準備一切,待命消滅韓德勤、沈鴻烈,同時發出最嚴重抗議通電,並向蔣介石直接談判外,我華北各部隊須遵令提前準備機動部隊,準備應付最嚴重事變。[99]

1月15日,劉少奇致電毛澤東、朱德、王稼祥,指出:「在此時我黨亦不宜借皖南事件與國民黨分裂」,「以在全國主要的實行政治上全面大反攻,但在軍事上除個別地區外以暫時不實行反攻為妥」,「如此我在政治上有利,在軍事上穩健」。這穩健的態度遭到毛的痛斥,他致電周恩來、葉劍英並告彭德懷、左權、劉少奇、陳毅等,指出:「蔣介石一切仁義道德都是鬼話,千萬不要置信」。「中央決定發動政治上的全面反攻,軍事上準備一切必要力量粉碎其進攻」。「只有猛烈堅決的全面反攻,方能打退蔣介石的挑釁與進攻,必須不怕決裂,猛烈反擊之」。[100]

1月23日,彭德懷致電中共中央,認為應堅持華北為八路軍生息之所,將八路軍基幹兵團轉移晉西北以對付蔣之決裂。同日,毛澤東覆電:17日以後,時局好轉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現已不是打退反共高潮的問題,而是根本決裂問題,唯軍事方針還只能取守勢,目前還不能下調動大部隊的決心。要求彭答覆:目前我能集中多少兵力?三個月內能否從華北抽五萬兵力,籌五個月經費?[101]

同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稱:一周以來的種種事實都證實,中日實際上已經休戰,不議而和,全國破裂已經開始。「我們與蔣合作已經沒有好處,對我們沒有好處,對蔣因日本停止進攻,也沒有好處,因此這種合作已無存在之可能。」「如果日軍與國民黨反共軍配合,那我黨有很大危險,將會受到損失。同日,他致電劉少奇:「蔣介石一月十七日命令是全國性突然事變的開始,是全面投降與全面破裂的開始,我們在十二月十七日以前的估計不適用了。」[102]

1月26日至30日,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八路軍三縱隊司令員呂正操,挺進軍司令員蕭克,一二零師師長賀龍,魯南八路軍將領徐向前、朱瑞,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等連電中央及朱彭,請纓南下馳援新四軍,討伐親日派,驅逐國賊何應欽,並要求召回重慶代表,撤回各地辦事處,拒絕考慮繼續撤退等任何條件。30日,彭德懷致電各師並報毛澤東、朱德:因蔣介石消滅新四軍,應討伐親日派,以八路軍主力向西北突入四川。[103]

毛澤東同意攻入四川,認為「如立即取攻勢,即須調動華北兵力,而一經調動即須有決心打到四川去(非打到四川不能奪取陝甘),即須有決心同蔣介石打到底。」但他隨後又覺得,中共缺乏重武器及使用武器的技術人員,無法實現奪取西南西北幾個重要省份的戰略目的。而如果不能奪取西北,控制中蘇西北交通樞紐,就無法取得蘇聯的援助。因此,他強烈要求蘇聯停止對國府的軍援,立即準備「公開援助我們」,特別是設法「援助我們奪取蘭州」,以便通過蘭州接通蘇聯,接取援助。他明確表示:「如沒有飛機及攻城部隊奪取蘭州及甘涼肅三州是不可能的,而這一問題遲早必須解決」。[104]

這真是莫名其妙的群體歇斯底里。皖南事變完全是項英等人故意違抗軍令,不惜挑起誤會引出來的衝突——顧祝同的擔憂確有道理:皖南部隊既不走北路,也不走東路,卻突然秘密南下,那當然有可能不是準備從鎮江一帶渡江,去參加攻擊韓德勤軍,就是根本不準備渡江,卻想打到國軍後方去,國防軍當然只能以武力制止。更何況項英事前就準備以戰鬥消滅國軍,那打起來又能怪誰?哪怕是國軍蓄意殲滅之,那共軍也不過損失了區區七千人,而光是在此前的黃橋戰役與曹甸戰役中,新四軍就消滅了國軍一共兩萬餘人。若是再把此前新四軍在蘇南、蘇北、皖東等地消滅的國軍以及八路軍在華北各地消滅的國軍算上,少說也有十幾萬。和這比起來,毛澤東與其他中共領袖還有什麼氣不平的?卻「只認進,不認出」,竟然不惜孤注一擲,欲以重兵突襲抗戰大後方四川,甚至不惜為此去乞求蘇聯派兵援助自己,與日軍共同推翻國府。這豈能是中國人(遑論「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想得出來的?

可惜斯大林不聽毛的指揮。他只要中國拖住日本,以便他心無旁騖地與希特勒分割歐洲,於是毛澤東只好悻悻決定推延發動全面內戰的時間:「目前我們在政治上取猛烈攻勢,而在軍事上暫時還只能取守勢,惟須作攻勢的積極準備,以便在四個月或六個月後,能夠有力地轉入攻勢。」[105]

1月下旬,日軍突然對河南國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毛澤東欣喜若狂。2月2日,他為中央書記處起草起草致重慶、香港、上海、新疆等辦事處並八路軍、新四軍各師、各戰略區電,謂:此次河南戰役是宜昌戰役之後最大的戰役,不論其軍事結果如何,在政治上已給蔣介石以很大的打擊。因他煽起皖南事變,造成國共間深刻裂痕,敵乃乘虛而入。各地應強調宣傳蔣介石此種全力對內的反革命作法,完全為敵人造機會,如不變計,必至鬧到亡國。蔣介石在我們表示強硬立場之後,又遇敵人大舉進攻,乃向我提出廉價的妥協辦法,允許華中我軍展期北移及新四軍收入八路軍增編一軍等條件,已為周恩來堅決拒絕。蔣在危急時求妥協之心,已可概見。「我們必須堅持尖銳鬥爭立場,不達到我們必要條件決不與之妥協。」[106] 所以,哪怕形勢危急萬分,蔣介石為保存民族血脈忍氣吞聲謀求妥協,他仍然要「堅持尖銳鬥爭立場」。

同日,毛和朱德、王稼祥致電劉少奇、陳毅、彭雪楓、李先念、黃克誠、張雲逸並告彭德懷、左權,通知他們:敵向豫北進攻有六個師團之眾,湯恩伯五個軍受大損失,盡撤向平漢路以西,桂系八十四軍亦受損失,正在混亂中。你們應不失時機集中大力向河南發展[107], 要他們再度趁火打劫,與日本友軍夾攻國軍,並再度強調「全力以赴」,不留半分餘力給日本人。

劉少奇立即響應了毛的號召,2 月8 日,他致電張雲逸、鄧子恢、鄭位三、羅炳輝,指出:「湯恩伯部已狼狽西撤,損失極大。敵占太和、項城、南陽、鎮平等地,並有向洛陽進攻之勢。我彭雪楓部主力已西進至闞集及其以西板橋集、口孜集、江口集等地,設法控制新黃河以東地區,並相機以一部渡過新黃河,向平漢路東發展。彭部現正肅清皖北地方頑固勢力。我李先念部已北進向豫南發展。皖東四、五支隊及游擊縱隊應密切注意敵人對大別山的『掃蕩』,而不失時機的向皖西發展。目前你們在戰略上的任務是建立桐城、廬江、舒城地區的游擊根據地,加強無為陣地。」「同時你們要負責到江南蕪湖附近建立根據地。」[108]

在給周恩來的電報中,毛指出日本人為什麼要進攻河南:

「東條公開說:『華北是日本人的根據地,蔣介石要驅逐華中共產軍去華北,破壞日本利益。』這一點我們過去卻沒有估計到。」[109]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若共軍撤到黃河以北,失去了在國軍根據地內擴張的可能,當然要「破壞日本利益」,卻能增進中國利益;而中共留在黃河以南大規模殲滅國軍,破壞了中國的利益,卻增進了日本的利益。所以,當國府試圖逼共抗日時,日本人當然不能坐視,要對中共慷慨施以援手,使國府的逼共抗日政策不得不流產。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只能針對國軍在河南的重兵集團下手,而不能在國共雜處的華中地區發動進攻,以免不慎摧毀共軍,使得那事實上的第五縱隊再也無法從內部顛覆國府。日本人從來精通這一套,當年縱容孫中山顛覆大清以及先總統袁公,在日俄戰爭爆發時資助列寧,早就是輕車熟路了。毛澤東因為不學無術,對日本人毫無了解,才會「這一點我們過去卻沒有估計到」 ,只知道慶幸日本人代他粉碎了國府逼共抗日的計劃,為此幸災樂禍:「(蔣介石)又沒有料到華中大舉剿共的軍隊會遭到敵人的掃蕩,破壞他原來的計劃。」[110]

但毛將抗戰時國內的三大勢力看成是「蔣、日、我,三國志」,說得確實很準確。不過,那是中共和日本人形成事實上的蜀吳聯盟,彼此默契策應,共抗國府那「魏國」。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他本人確實將這「階級陣線」劃分得清清楚楚。

在對下級的指示中,毛多次明確無誤地指出了敵我友關係的實質。4月5日,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葉劍英致電朱瑞、陳光、羅榮桓並告彭德懷、左權、陳毅、劉少奇,對山東、華中的戰略部署提出意見,指出:「在日蔣矛盾依然尖銳存在條件下,反共軍向我大舉進攻是不可能的,這一點給我黨在山東、華中鞏固擴大根據地以有利條件。」「但山東、華中敵、頑、我的三角鬥爭是長期性的,三方中無論哪一方均不可能迅速解決問題。」「因此你們戰略部署須適應上述根本情況,作長期打算,勿為臨時消息所左右。」[111]

這就是說,「三國」的實力達成了一種均衡,誰也無法迅速吃掉誰,至少在山東與華中如此。既然如此,將「頑、我」的力量加在一起,不就能壓倒「敵」的實力,將日寇至少從這些地區中驅逐出去么?「砥柱」為何不願這麼干?很明顯,若是這麼干,我黨便再也沒有機會發國難財了。同理,「我」若和「敵」聯手徹底滅了「頑」,則也就無法再養寇自重、籍寇自肥,只怕還要被「敵」徹底掃蕩。因此,最有利於「我」的辦法,還是將「敵」視為統戰對象,實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將「頑」視為打擊對象,實行「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8月17日,毛澤東與王稼祥致電陳毅、劉少奇:「對待偽軍應採用德威兼施辦法。不打不能迫使其就範建立我軍的威權,但專打則勢必結成生死冤讎,不打與專打兩個極端政策對我們都是不利的。」「對偽軍中的兩面派分子,應控制使他們不完全倒在敵人方面來反對我們。」「我們應耐心地採取七擒孟獲政策。」[112]

由此可見,中共對「頑軍」與偽軍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對「頑軍」是「全力打擊」、 「全力以赴」、「全力對付」、「不怕破裂」、「猛烈反擊」、「堅決徹底乾淨全部消滅之」;對偽軍則示之以威,結之以恩,只需讓其承認並尊重自己的實力即可,不能「結成生死冤讎」。這種「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令侵華日軍極大受益。國軍地方部隊受不了兩面夾擊,紛紛投降日本人。「頑軍」長官們這麼干,倒不是出於其「階級本性」,而是共黨不給他們別的選擇:投靠日軍后反倒成了「孟獲」,能享受中共的「恩德」,從而保存實力,而若投靠共軍就只會被我黨將其部隊徹底消化后,把他們當作糞便排出去。

據岡村寧次說,他在就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后,了解到防區內的國軍沒有中央軍,都是地方軍,乃是各派系舊軍閥,雖接受中央政府軍餉,但對蔣介石未必忠誠,只求保存實力,因此他要求部下對這些地方軍進行誘降工作,結果非常有效。從1942年春開始,那些將領陸續投降,到43年秋幾乎全部歸順日軍。據他估計,到戰爭末期,投降日軍的地方軍兵力共約40萬人,其中華北部分約30萬。他說,這些將領對蔣介石不夠忠誠,「對國家民族倒有相當誠意」,他們初次見到他時就說:「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道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如果貴軍要與中央軍作戰,我們不能協助,這點望能諒解。」[113]

  如所周知,除了個別例外如何鍵外,抗戰前還真沒有幾個地方軍閥與我黨有什麼深仇大恨,一般都對剿共毫無興趣,更對共黨本性毫無認識,因此多與我黨密謀倒蔣。陳濟棠、蔡廷鍇、陳銘樞、李宗仁、劉湘、楊虎城、張學良、閻錫山等人,都曾與我黨有過勾結。抗戰爆發后,許多雜牌部隊開頭還打得非常勇敢頑強,然而滯留在敵後的軍閥們到後來卻與我黨成了仇人。這仇恨竟然大過了國讎,以致連在台兒庄戰役中拚死殺敵、死不後退、因此立下大功而被舉國愛戴的名將龐炳勛都投降了日本人,您說我黨「反摩擦」的威力大不大?


註釋:

[1]《毛澤東年譜》(中),203頁。
[2]《毛澤東軍事年譜》,275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3]《毛澤東年譜》(中),280頁。
《毛澤東軍事年譜》,262頁。
[4]《毛澤東軍事年譜》,276頁。
[5]《毛澤東軍事年譜》,264頁。
[6]《毛澤東軍事年譜》,278頁.
[7]《朱德年譜》,212-213頁,人民出版社,1986年。
[8]薄一波:《七十年奮鬥與思考》,273,276,279-280頁,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
[9]《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4856/74857/5095526.html
[10]《彭德懷年譜》,220-221頁,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彭德懷年譜》,222頁。
[13]《朱德年譜》,215頁。
[14]《彭德懷年譜》,222頁。
[15]《毛澤東軍事年譜》,293頁
[16]《朱德年譜》,215頁。
[17]《彭德懷年譜》,223頁。
[18]《彭德懷年譜》,224頁。
[19]《朱德年譜》,217頁。
[20]《彭德懷年譜》,224頁。
[21]《朱德年譜》,217頁。
[22]《彭德懷年譜》,224頁。
[23]《彭德懷年譜》,226頁;《朱德年譜》,219頁。
[24]《毛澤東年譜》(中),193頁。
[25]《中央書記處致中共中原局》(1940年3月14日)。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17頁。
[26]《中央及中央軍委關於目前形勢和任務的指示》(1940年2月10日),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17頁。
[27]《毛澤東軍事年譜》,273頁。
[28]《毛澤東年譜》(中),134-135頁。
[29]《毛澤東軍事年譜》,275頁。
[30]《陳毅年譜》,264頁。
[31]《陳毅年譜》,264頁。
[32]《陳毅年譜》,265頁。
[33]《陳毅年譜》,266頁。
[34]《彭德懷年譜》,226頁。
[35]《陳毅年譜》,270頁。
[36]《陳毅年譜》,269頁。
[37]《葉飛回憶錄》,157-159頁,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38]《陳毅年譜》,272頁。
[39]《毛澤東軍事年譜》,312頁;《陳毅年譜》,274頁。
[40]《陳毅年譜》,276頁。
[41]《陳毅年譜》(上),275頁。
[42]《毛澤東軍事年譜》,313頁
[43]《陳毅年譜》(上),277頁。
[44]《毛澤東軍事年譜》,314頁
[45]《陳毅年譜》(上),280頁。
[46]《葉飛回憶錄》,177頁;《陳毅年譜》(上),280-284頁。
[47]《毛澤東軍事年譜》,317頁
[48]《陳毅年譜》(上),287-288頁。
[49]《陳毅年譜》(上),288頁。
[50]《陳毅年譜》(上),291頁。
[51]《毛澤東軍事年譜》,318頁。
[52]《陳毅年譜》,293頁。
[53]《陳毅年譜》,294頁。
[54]《陳毅年譜》,294-297頁。
[55]《毛澤東軍事年譜》,321頁
[56]《毛澤東軍事年譜》,322頁
[57]《陳毅年譜》,301頁。
[58]《陳毅年譜》,304-307頁。
[59]《毛澤東軍事年譜》,322頁
[60]《毛澤東軍事年譜》,322頁。
[61]《陳毅年譜》,310頁。
[62]《陳毅年譜》(上),317-319頁。
[63]《陳毅年譜》(上),321頁。
[64]《毛澤東軍事年譜》,332頁
[65]《毛澤東軍事年譜》,332頁
[66]《陳毅年譜》(上)323-325頁。
[67]《彭德懷年譜》,241頁。
[68]《毛澤東軍事年譜》,335頁
[69]《毛澤東軍事年譜》,336頁
[70]《毛澤東軍事年譜》,337頁
[71]《毛澤東年譜》(中)273-274頁。
[72]《毛澤東年譜》(中),276頁。40年12月25日。
[73]《毛澤東軍事年譜》,341頁。
[74]《共黨二年來在各地破壞抗戰之非法行動紀實》,1940年3月印行,42-55頁。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13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75]《共黨問題處理辦法最高原則》(1939年9月27日);《對某黨應取態度之原則》(1940年2月1日),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藏檔,特009/16-12,15。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11-412頁。
[76] 台北國史館藏蔣中正檔案,特交檔案(四)第50643號。417頁。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11-412頁。
[77] 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國民政府軍令部戰史會檔案9廿五)973。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19頁。
[78]《何應欽、白崇禧致朱彭總副司令、葉挺軍長電》(1940年10月19日),《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第五編,504-506頁。
[79] 《彭德懷年譜》,240頁。
[80]《毛澤東軍事年譜》,326頁
[81] 《蔣委員長令》(1940年12月9日),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第五編(二),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5年印,第521頁;《徐永昌致蔣委員長簽呈》(1940年12月10日),《皖南事變資料選》,第114頁。轉引自楊奎松:《皖南事變的發生、善後及結果》,載《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3期。
[82]《何應欽關於解決江南新四軍呈蔣委員長》(1940年12月3日),來源同上。
[83]《困勉記》卷六十三,1940年12月25日條,台北國史館藏蔣中正檔案,來源同上。
[84] 《周恩來關於和蔣介石談話情況給毛澤東並中央書記處的報告》(1940年12月26日),《皖南事變(資料選輯)》,121-122頁,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年。
[85] 《第三十二集團軍進剿匪軍計劃》,1940年12月29日,《皖南事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98-99頁,轉引自楊奎松:《皖南事變的發生、善後及結果》。
[86]《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第五編(二),第520頁,來源同上。
[87] 同前引《何應欽關於解決江南新四軍呈蔣委員長》(1940年12月3日),來源同上。
[88] 《皖南事變資料選》,第108頁,來源同上。
[89] 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32-433頁。
[90] 《毛澤東、朱德關於皖南新四軍應分批走蘇南致葉挺、項英電》(1940年12月30日),《皖南事變(資料選輯)》,第125頁,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34頁及楊奎松:《皖南事變的發生、善後及結果》。
[91] 轉引自楊奎松:《皖南事變的發生、善後及結果》。
[92] 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36頁。
[93] 轉引自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437頁。
[94]《徐永昌日記》(1941年1月8日條)第六冊,第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95]《困勉記》卷六十四,1941年1月12日條,台北國史館藏蔣中正檔案;《國民政府在皖南事變前對四十八軍所發陰謀部署之密電》(1941年1月),《皖南事變資料選》,第109頁,轉引自楊奎松:《皖南事變的發生、善後及結果》。
[96]《徐永昌日記》(1941年1月15日條),第六冊,第11-12頁。
[97]《困勉記》卷六十四,1941年1月16,17日條,台北國史館藏蔣中正檔案,轉引自楊奎松:《皖南事變的發生、善後及結果》。
[98] 《毛澤東軍事年譜》,342-343頁。
[99]《毛澤東軍事年譜》,343頁。
[100]《毛澤東年譜》(中),289-290頁, PDF版電子書。
[101] 《彭德懷年譜》,245頁。
[102] 《毛澤東關於「一•一七」命令后形勢的估計給劉少奇的通報》(1941年1月23日),《皖南事變(資料選輯)》,第187頁。
[103] 《彭德懷年譜》,245頁。
[104] 《毛澤東關於時局發展情況給周恩來的通報》(1941年1月30日);《毛澤東關於請問崔可夫蘇聯何時可以公開援助我們給周恩來電》(1930年1月30 日),轉引自楊奎松:《皖南事變的發生、善後及結果》;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109頁,江蘇人民出版社。
[105] 《毛澤東軍事年譜》,344-345頁。
[106] 《毛澤東軍事年譜》,347頁。
[107] 同上。
[108] 《劉少奇年譜》(上),PDF版電子書,無頁碼。
[109]《毛澤東關於對蔣介石政治動向的估計給周恩來的通報》(1941年2月7日),《皖南事變(資料選輯)》,第206頁。
[110] 《中共中央一九四一年三月政治情報》,《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3冊,46頁。
[111] 《陳毅年譜》,346頁。
[112] 《陳毅年譜》,361頁。
[113] 《岡村寧次回憶錄》,327-328頁

Z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light12 2011-4-17 17:22
我愛USA: 共產黨是最大的漢奸組織
  
回復 John121 2011-4-17 20:26
看著,看著,我都兩次高潮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8 08: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