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翻人亡】有幾個少年人,在春光明媚的江上,划著小船,在江面遊玩。船到轉彎處,水流湍急,又有危岩直立,前途實在危險。可是那少年男女,似乎被春光陶醉了,嬉笑歡娛,忘形得意。岸上人看見他們將遇危險,大聲警告他們。可是他們當作等閑,置之不理。說時遲,那時快,那小舟順流直下,猛撞在岩石上,船翻人落水,漩渦一卷,都葬身魚腹了。
這些人並沒有推船搖櫓往下走去撞岩石,只是貪戀耳目之娛,忽略旁觀者的善意警告,因循,推諉,遲延,忽視自己應該駕駛小舟,不讓它趨下流的本分。可是,忽略的結果,卻是滅亡。——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沒有什麼東西在上面】我有一個朋友,有一次被一個老人領著去看他的財富。他帶他到一棟華美的大夏,對他說:「這都是我的。」他指著一座小鎮說:「這是我的,用我的名字命名的。」他指著起伏不平的一片大草原說:「這全是我的,太陽所照耀過的草原,從來沒有一片比這更美的,如此的果實累累,如此的肥沃富饒;而這些都是我的。」在另外一個方向,他指著一片綿延三十哩的肥沃農田說:「這些都是我的。」他帶他到他堂皇的房子裡面,給他看他那些美麗的畫,昂貴的金器、銀器和珠寶,他說:「這些都是我的,這個壯麗的大廳是我建造的,也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上面掛著我的微章。而我以前是一個窮孩子,這一切都是我自己賺得的。」
我的朋友看著他說:「你在地上有了這許多東西,但是在上面你有什麼?」
老人問:「上面那裡?」
「在天堂上面。」
「噢,我想我沒有很多什麼在上面。」
「噯!」我的朋友說:「你總是會死,總得離開這世界的呀,那時候你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帶去嗎?你會像乞丐一樣地死去,因為這些財富在天國是一點價值都沒有。在那裡你是一個窮人,因為你 與聖徒無份。」這可憐的老人(雖然他在世界的物質很富有,但實際上,他實在很窮)突然痛哭起來。未來,他毫無盼望。四個月之後,他死了。他現在在那裡呢?他活著和死時都沒有上帝;在今世和來世都沒有盼望。——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有何可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信仰天主教的德國籍夫婦奧斯卡·辛德勒(Oscar
Schindler)及其妻埃米莉說服並用金錢向德國納粹佔領軍,從波蘭的奧斯威茲(Auschwitz)集中營里抽調了近千名猶太人俘虜到他們在波蘭克拉科經營的工廠中工作,使得這些猶太人逃過死劫。一九四五年一月廿七日是奧斯威茲集中營獲救的日子,被救的猶太人收集所有人身上的金子打造一個戒指贈送給贖救他們的辛德勒,辛德勒卻痛心地說:恨不得有再多一點的贖金,就可以再多救一個人。猶太人們感激辛德勒並念出戒指環上刻的一句希伯來經文:「拯救一個人的性命,就是拯救了整個世界。」
一九九五年一月廿七日是獲救五十周年紀念,這段事迹近年也被猶裔美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拍成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在這一個紀念日,有許多猶太人來到奧斯威茲集中營悼念。擄聞辛德勒死後葬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之紀念館內放著一本書和一份名單,就是當時辛德勒索贖救的猶太人名單。在辛德勒心中有一個價值觀,他看生命比一切更寶貴,而又有什麼可換取生命呢?——張欽煌《小嗎哪》
【「酒店關門我就走!」】前英國首相丘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及文學家。
二次大戰次年(1940),他臨危受命出任戰時首相。他有驚人的活力、辯才,堅持不求和,直到把德國打垮。戰後即呼喚西方防備蘇俄擴展領土野心,並造了聞名世界的名詞「鐡幕」。一九五三年受封爵士,同年又獲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著作甚多,尤以四鉅冊之英語民族史最受稱譽。
當他九十歲將近人生終站時,有人問他對死亡的感覺如何?他就直說:「酒店一關門,我就走!」(I
Leave when the pub closes)。這句話已成為世界名言。
許多人也在沉醉中過日子,但問題是酒店關門后,你要往那裡走呢?這問題必須在未關門前解決。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四章指示我們要去甚麼地方,並說唯有他是去那地方的道路。——張欽煌《小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