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今天看眼科驗光,但還不能配眼鏡
今天周一,我在避難所食堂吃了早飯,到唐人街一個華人眼科驗光。這個眼科看似新開張的。我是第一次來,要填表,一兩分鐘我就填好了。
見旁邊一個65歲華男也和我類似要填同樣的表,他可能需要花十分鐘以上填。這個表是中英文都有的,並且需要填的項目很少,華人診所的表格,並不會為難不懂英語的華人。我看他填這麼個表都這麼費勁,不相信他退休之前有什麼工作能力。也許他退休前在中國工作,我高度懷疑他在中國的工作表現。見他有駕照,在表格上填他的駕照上的地址,有美國駕照的人,不像是剛來美國不久。
見另一個六十歲華男來看眼科,似乎他沒保險需要自費,前台要他交兩百元,說賬單是可能257美元,兩百元是暫時先交的。我驚訝有誰會自費看眼科。
給我驗光和做檢查,都是用機器照幾下眼睛就可以了。多年前看眼科被滴散瞳液,做完檢查後上街走路都要戴墨鏡。這次貌似給我用的散瞳液很少,往眼球上噴很微量的液體,散瞳的效果很小,不影響我正常用眼。拍了眼底照片。測了配眼鏡用的度數處方,10或15分鐘就做完了。那個自費的華男要交257美元,難道像我這樣眼睛基本沒病的簡單檢查,如果自費的話也要這麼多錢?
然後在運河街找了一家華人眼鏡店想配眼鏡。老闆用我的medicaid卡上網查說我上次是23年6月9日配眼鏡,要等足24個月到今年的6月9日才能再配鏡。 我之前離奇丟失的那幾副眼鏡,涉及很複雜的故事。
然後我去取了285元,是這一個月的現金補助,比我想象的多,上網查是因為多給我34元,公交卡的錢。推測是因為避難所的社工在電腦上寫了什麼,就多發給我這個錢。
然後我去把四百多元現金存進銀行,這樣我身上只剩一百多元現金。
然後在網上查是否能再參加有償的電子產品測試,以便掙點禮品卡用於交寄存櫃費。申請了幾個,但貌似都輪不到我。
打電話預約周三,是2/26取子彈手術后的複診。在包厘街吃午飯,到圖書館閑坐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