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把工作做好,我的受益人根本不會感謝我

作者:qwxqwsean  於 2024-8-11 08: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8/10

我把工作做好,我的受益人根本不會感謝我

我之前發帖計算了我在西安家裡住的水電氣用量:電27.38度每月,水25.8升每天,煤氣125升或0.27元。

混滋傻們只要稍微有點生活常識,就知道我的用量只是一個普通人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2020年疫情期間我在西安和父親一起住了七個月,他的水電氣用量是我的四五倍,我和他兩個人合住的水電氣費,和他自己一個人住的用量差不多。他對此既沒注意到,也不屑,還反過來看我不順眼找我麻煩。

我2000-2002年在紐約市和幾個親戚合住,2002-2003在雪城住過一個學期的學校的宿舍樓。2003-2005和幾個中國留學生合租房。在合租時,都是四個室友平攤每個月的電氣費,水費則是由房東付。我當時和中國留學生合租時就發現,他們的用量比我多很多。這樣我每月分攤的電氣費中平均每月有十幾美元是我幫他們付的,好比每月三十美元的電氣費,其中有十六元是我幫室友付,我實際只應該付14元,因為我用的很少,而他們用的比我多很多。這樣我和他們合租三年,我冤枉地為他們支付的過多的電氣費就很多,每月為他們多付15美元,三年就是540美元。我很吃虧。

而且不僅僅是我的水電氣用量很少,做為合租的室友,他們大多數人會製造各種問題,而我的毛病最少。那些前後一起合租的室友將近二十人,60%都是博士,並且都是拿著全額獎學金的,他們做為合住的室友令人十分頭痛。比如那麼多室友中,只有我和一個化學博士后在冬天鏟過雪。如果我說他們僅只是平均每個月欠我十五美元電氣費,實在是太原諒他們了。

而且我做為室友表現這麼好,室友們不同程度地從我受益,他們根本不知道也不會承認他們曾經從我受益。

我早就說過,人都是這樣的,每天和劉翔並肩跑步,連跑十年,十個人有八九個始終沒發現劉翔比他們跑的快,剩下一兩個人注意到劉翔跑的快,但表示不屑。

我2012-2017在雪城給一個華人房東打工修房子,同時免費住她家的出租房,我的日常水電氣用量是很少的。那個刻薄小老闆從來沒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不屑。不要說我給她家打工期間給她家的無數功勞,光是我在她家住五年,我為她家節省的水電氣費是多少?如果我每月節省十五美元的水電氣費,五年就是九百美元。她如果不是雇的我,而雇別人給她家修房子打工,在她家干五年,五年期間光是比我多用的水電氣費就會有九百美元。我給她家打工五年,做的貢獻很大,而她對我根本不感謝,而且彷彿對我有極大的怨氣。這也是為啥她泄憤式地搗毀我至今寄存在她家倉庫里的我的行李物品。她專門挑我的重要的和值錢的物品搗毀。

在所有其它場景下也是類似,我把工作做好,絕不會有人感謝我。我在肯尼迪機場工作兩年,我的傑出工作表現沒有為我換來任何的感謝,反而幾個經理對我有針對性地尋釁狙殺。

我的工作表現總是比一般人好,而我的好的表現給別人帶去了更多的效益和更小的損耗,而那些受益人從來不感謝我,甚至找我的麻煩。

我在網上發帖也類似,其他網民發的貼主要是亂呻吟,滿腦子漿糊的人能寫出什麼帖子來?而我發的貼是最有可讀性的。網民不用交學費,不用買門票,免費讀我的帖子,但並沒有誰感謝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8-11 09:07
每個人做善事,有益於他人的事都不一定會直接得到受益者的回報(包括口頭感激和物質獎勵)。同理,在一個社會內,有多少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從多方面為自己做過受益的事,自己也不會直接去感激施益者,也許常常會有感激之心。

但是,能夠減少對社會的傷害,減少對他人的不利之事,並能夠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先為別人著想,哪怕一點點,或者只需要少量回報,不過多計較,這樣的人越多,越具有可持續性,社會環境就會越好。也許這樣的心態和觀念會反過來讓自己不至於陷入在想得回報的抱怨情緒之中和浪費時間,而是不斷增加自己的能力和做得更好的動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間接的回報。當社會環境變得更好,生活在其中自然更受益。

Empowering oneself while benefiting others 是一種價值觀的選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2: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