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我來幫混滋傻們分析西餐的巔峰之作:一盤烤
很多不差錢的混得滋潤的高學歷傻叉在融入了白主子的主流之後,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學會了西餐的絕活兒:一盤烤。在家裡把整隻的土豆,胡蘿蔔,燈籠椒,西紅柿,茄子,以及大坨的豬肉牛肉雞魚貝肯,各種食物,都擺放在同一個烤盤裡,放進烤箱一起烤熟。再澆上燒烤醬或番茄醬吃。對於懶散而又不懂烹飪的高學歷混滋傻們來說,十分簡便。
首先,使用烤箱是比較費錢的,烤箱是大型的昂貴的廚具,比高壓鍋貴。中國的人家裡一般沒有烤箱,如果讓他們添購烤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洋人的家裡都有烤箱,沒有烤箱就無法做飯。我在雪城給華人房東打工修房子時,洋人租客的烤箱一壞,就像馬桶被堵了一樣是緊急情況,洋人會立即打電話讓房東去修,否則他們沒法做飯。
近年美國多地禁止在民居使用天然氣,原因除了洋人雞手鴨腳經常製造火災之外,也因為洋人家裡都沒有抽油煙機,做飯又常用烤箱,燃氣烤箱產生的廢氣直接瀰漫在屋裡,形成室內空氣污染。洋人沒有開窗通風的習慣,喜歡在密閉環境里用燃氣烹飪,有普通的中國人想像不到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其次烤箱的加熱效率低,費電費煤氣。以前我和中國留學生合租時,博士生室友喜歡在烤箱里放一顆紅薯,然後烤一兩個小時,這種使用能源的方法導致每個月的電氣費比較高。當然混滋傻們都不差錢,以上兩點我指出使用烤箱費錢,混滋傻們不屑一顧。
其三,烤箱對食物的傳熱速度慢,使用烤箱烤任何食物,起步是四十分鐘,否則烤不熟。高學歷混滋傻們使用烤箱做飯,自認為簡便,但從無人曬自己在家做飯的時間,從自己開始做飯,到家人開飯,用了多長時間?一個小時?還是兩個小時?或者三個小時?從無人透露。
其四,用烤箱烤所有的食物都傾向於火候很過。當然,融入了白主子主流的混滋傻們都不在乎食物的火候,不是生吃,就是烤得焦黑髮干。
如果用中國人的視角對這種西餐一盤烤進行改進。烤箱太慢太費煤氣,改為用一鍋清水煮熟,水的傳熱速度快,食材放進沸水中很快可以燙熟,烹飪速度提高。燃氣用量下降。煮的時候便於觀察食物從生到熟變化的火候。
並且中國人會傾向於把食材切碎再烹飪,切成小塊小丁細絲薄片,既提高烹飪速度,又便於控制火候,又容易與調料拌勻。
如果把食材切碎,再用白開水燙熟,這個烹飪方法就是蒙古族的白煮法。廣東廣西沿海流行的白切雞,白切豬肉,白切鴨鵝,白切狗,白淖蝦,水浸泥鯭,是元末攻打越南失敗之後,在該地區屯墾的幾十萬蒙古兵的烹飪方法。蒙古族喜歡吃的白煮羊肉是很大一坨羊肉,用白開水煮熟後用小刀切小塊,每次切下一小塊,蘸鹽吃。在廣東則被改進成了各種白切菜,以及廣東的白開水火鍋,調料不再只有鹽,而用比較複雜的醬料。雖然起源於蒙古族的白開水煮羊肉,但經過改進之後,廣東菜已經變成了典型的中國菜。
如果高學歷混滋傻們對自己的一盤烤進行改進,則會變成廣東火鍋,烹飪前把食材切碎,再用白開水燙熟,撒椒鹽或蘸醬吃,既節省了烤箱的採購費,又節省了煤氣,又提高了烹飪速度,又使食物更美味。這樣,原本融入了白主子主流的愛吃一盤烤的高學歷混滋傻們,就進化成了愛吃白切菜的廣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