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生活小事也都是只有一個標準答案

作者:qwxqwsean  於 2023-9-11 20: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6評論

9/11

生活小事也都是只有一個標準答案

一個人的一件生活小事,只有一個正確的處理方法。

類似於旅客向我問路,我給旅客指路,雖然有很多條路可走,但最佳的路線只有一條。我給的建議一般是最佳的,我的客服員同事們可能會給不同的建議,旅客自己可能有想法,有自己認為適合的路線,但一般情況下,除非旅客在問路時沒有透露他的其它特殊需求,最佳的路線只有那一條。

混滋傻們出於自己的心理需求,一般不追求效率,則同一件小事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比如我曬自己每天上班時給自己煮飯,我就認為我做的是唯一正確的。我的同事們,要麼上班十個小時不吃飯,回家再吃。要麼從家裡帶自製的飯盒,比如一個六十歲墨婦同事帶的是白米飯,切碎的生的捲心菜,加上一瓶市售的蛋黃沙拉醬。大部分同事則在上班時在航站樓的餐館或自動售貨機購買食物,這也是為啥很多客服員在上班時需要離崗十幾二十分鐘去餐館買咖啡和食物。

廣大的高低學歷各種混滋傻們一般都不會也不屑於像我這樣煮飯,而會像我的客服員同事們一樣。中國的混滋傻們上班時可以吃蠟紙桶泡麵或叫料理包盒飯外賣,在美國則連蠟紙桶泡麵和料理包盒飯都吃不上。混滋傻們不像我這樣煮飯,而做各種各樣的其它選擇,但一般不是最佳的。

我恥笑西餐愚昧落後,主要因為西餐不符合效率。做為餐飲業,如果顧客對質量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則可以像中國的血汗工廠的免費員工餐,一葷一素一飯,一個廚師可以為三百人製作中餐晚餐,為了達到這個效率,只能做中餐。做西餐則必然導致太慢,太費事,消耗勞動力過多,開支過大,而營養衛生味道都有問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3-9-11 23:27
【一個廚師可以為三百人製作中餐晚餐,為了達到這個效率,只能做中餐。】 西餐一個廚師不用切肉,難道不可以做一大批 roasted beef, salad and bread?

【比如我曬自己每天上班時給自己煮飯,我就認為我做的是唯一正確的。】 因為你將個人的主觀和偏見當成了「唯一正確「的標準依據當然可以隨你的便咯,只是你陷入了即想追求他人的 validation and compliments,又得不到的心理困境,一種 waste your time and non-productive 的思維模式中。

The honest validation and compliments in this area comes from your effort on presenting your product and serving people you invited, not just from your self-bragging manner.
回復 qwxqwsean 2023-9-12 00:27
浮平: 【一個廚師可以為三百人製作中餐晚餐,為了達到這個效率,只能做中餐。】 西餐一個廚師不用切肉,難道不可以做一大批 roasted beef, salad and bread?
機器人沒有在西餐館打過工。肉人如果在西餐館打過工,會估算一天為三百人烹飪兩餐需要多少人力。
回復 qwxqwsean 2023-9-12 00:49
混滋傻們恥笑我露宿,恥笑我在公共場所用專利技術小便,恥笑我撿爛菜和路邊別人遺棄的食物,也恥笑我在上班前在員工更衣室煮飯,但這些都是我在特定條件下的最佳選擇。

混滋傻們也可以曬自己的日常生活小事,但經過分析比較之後,會發現絕大部分人做的不是最佳選擇。
回復 浮平 2023-9-12 00:51
qwxqwsean: 機器人沒有在西餐館打過工。肉人如果在西餐館打過工,會估算一天為三百人烹飪兩餐需要多少人力。
估算是一回事,你考慮的只是經濟層面,沒有充分的考慮人權,平等觀應用對每個勞動者的基本付出和收益等多方面的平衡因素。有沒有必要這樣做,是否應該這樣做是另外的問題,屬於精神和價值層面應用的範疇。
回復 浮平 2023-9-12 01:00
qwxqwsean: 混滋傻們恥笑我露宿,恥笑我在公共場所用專利技術小便,恥笑我撿爛菜和路邊別人遺棄的食物,也恥笑我在上班前在員工更衣室煮飯,但這些都是我在特定條件下的最佳
你將他人的反饋信息籠統歸類於你喜歡和不喜歡的感性層面分析產生這樣感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想細緻一步,可以將這些反饋信息分為對人格的歧視和對行為的是非對錯去分析,就可能不至於那麼籠統了,而更容易進入細緻的理性層面去看待事物。

當你感覺對自己是利益最大化的方法時,是否考慮對他人利益的損害?公德,社會倫理道德,ethics,social norm,是建立在是非對錯判斷基礎上的價值原則,是以他人的平等權益為重心去思考如何約束規範自身行為的底線思考。

當人們不考慮你的感受時,哪怕是一句話,你會產生反感情緒,感覺受到歧視?那麼,同理,若當你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影響到他人時呢,想到過會產生什麼效果嗎?

你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比你錢少些的人多的是,比如你自己說你比台灣教授的錢都賺的多,為什麼這些人會選擇不去在工作環境內用電飯鍋煮飯睡覺,不去將自己的衣物堆放在租櫃之外的地方等等。先不去講你自己的理由和結論,而是去思考或者去了解別人不去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回復 rfw1972 2023-9-12 05:42
混滋傻滋,99豬們非常形象的稱呼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5: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