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放學,趕路去上班
昨天下午五點放學,先去附近的一個慈善機構領晚餐,我領了一份,但我目睹其他很多人領2-4份,假稱代家人領。而其一份的量很少,勉強吃個半飽。昨夜的晚餐是爛米飯,肉末加番茄醬煮成的糊糊(70歲白男工作人員稱之為肉丸子,相當於沒有形成塊裝的,僅為糊糊狀的"肉丸子"),和水煮豆角(像是從豆角罐頭倒出來的)。洋人的米飯一般是夾生硬飯,為啥這次煮成肉丸子呢?我見裡面有兩個工作人員在給飯菜加熱,一個黑婦,一個華婦,我推測那個華婦可能煮了這些爛米飯,不過按中國的標準,這米飯也煮得過於爛了,接近於土豆泥的狀態。
那個黑婦和華婦是在用戶外野營用的微型丙烷爐給不鏽鋼淺盆加熱。這說明這些飯菜是在別處預製的,是冷的,在這裡放進不鏽鋼淺盆里,在用微型丙烷爐加熱,類似於用微波加熱冷飯。
我目睹一個65白墨男,領了兩三份,他坐在路邊公交車候車亭里的長凳上吃,這個慈善機構不提供叉子,而這個老墨也沒自帶叉子,於是他有時用手指捏著米飯吃,大部分時間則像豬狗一樣,直接用嘴在碟子啃食物。碟子幾乎捂在臉上。我確信他是來這個慈善機構領食物的老顧客,他不自帶叉子勺子,就這麼像豬狗一樣用嘴啃食,說明了洋人的飲食習慣。他未必是在美國出生的,也許是在南美出生的。我坐他旁邊吃,偶爾和他閑談。
然後我坐公交車轉地鐵回唐人街,在水坑公園和七八十個人排隊領慈善晚餐,我把一盒牛奶送給那個熟識的華人大媽,她則送給我兩杯牛肉碎糊糊湯。我昨夜吃了一杯牛肉碎湯和一個白狗麵包。由於領完慈善餐太晚了,就沒去撿爛菜。
昨夜我在寄存公司旁邊的小公園露宿,夜間暴雨,其中有五分鐘類似於瓢潑大雨,雨水的流速相當於用淋浴噴頭對著淋。我事先查天氣預報知道會有小雨,已按小雨搭帳篷,實際發生時是大暴雨,出乎我的意料,但我的防雨措施足夠強大,本來用於擋小雨的設置,也能擋住這極大的雨。
在這個小公園除我之外還有三四個老墨流浪漢露宿,他們一般沒有任何防護直接躺在長椅上,我好奇他們怎麼應對這暴雨,也許一開始下雨,他們就起床逃到附近的高架橋下或屋檐下了。
7:50起床,到行李寄存公司收拾東西,出來吃了兩個蘋果,磨刀,9:25出發去坐地鐵去機場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