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埃里克森的人生八步曲
埃里克森是弗洛伊德的學生。
弗洛伊德把人生分為性心理五步。埃里克森則把人生分為社會心理八步。埃里克森不像弗洛伊德一樣把人當成動物,更強調人的理性和社會角色。但埃里克森的人生八步是他拍腦袋想出來的,不可解釋,不可驗證。並且他和弗洛伊德一樣把人生分成階段,從一個階段進入下一個階段是像蝌蚪變成青蛙一樣的突變。
第一步,零歲,信任或不信任扶養者,決定嬰兒的生死。
第二步,一歲,雖然神經系統剛學會控制自己的手指,就在心理上能獨立了。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如果不能順利脫離尿布和學會走路,就感到慚愧。
第三步,三歲,對應弗洛伊德的陰莖期,已經會設計和實施陰謀,殺父娶母或殺母嫁父。並懂社會道德標準,知道這樣做是犯罪,有罪惡感。
第四步,六歲,上小學一年級,如果成績好就覺得自強,如果跟不上,就自卑。
第五步,12歲,身份定位混亂,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身份,該學什麼專業,即將從事什麼職業。
第六步,20歲,與性伴同居,並與性伴穿情侶裝,企圖把自己和性伴整合成一公一母的雙胞胎。如果對方拒絕整合,分手了,就覺得孤獨。
第七步,40歲,中年危機。子女成年離家。夫妻倆住空房。自己的職業發展停滯不前,但已成年完成學業的子女可能繼承自己的事業。
第八步,65歲,退休了,有退休金,不幹活兒白拿錢。或到處做義工捐款,或感到絕望,之前未能完成的目標再也無機會完成。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