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Li Xu Li的神奇的打分法
Li Xu Li在紐約市皇后社區學院教統計學,我發現了她的神奇的給學生打分的方法。她的打分方法足以做為教科書式的典型案例,永載史冊,供後人觀賞。由於極具特色,這個打分法可以命名為Li Xu Li's grading fraud。
她這個學期這個班到期末只剩下六七個學生,我按七個學生算。
她給我B+,我寫郵件質疑她,她回郵件,說電子書上的作業值總成績的20%,所以給我B+,我再質疑,她再回信。我又寫郵件給數學系的主任投訴她,主任把我的投訴信轉發給她,她又給我回信,她至今共給我三個郵件。她不認為我的學習成績好,絕不會給我改成績。
她表示,一是她從未在上課時說過電子書的作業不計分。二是我質疑從十月中旬到十二月,電子書上的作業基本上都在她講課之前過了期,沒法做,而她當時在課堂上說了電子書上的作業不計分。她回答雖然我的電子書上的作業都過了期,但班上有某學生向她索要延期,她就給了某學生延期,而我沒向她索要延期,所以她沒給我的作業延期,所以我的電子書上的作業顯示的是過了期的不能做的。
雖然我的電子書上的作業從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學期結束,大都是在她講課之前就過了最後交作業的期限,不能做,但班上有其他學生,我估計大約是某一個學生,其電子書上的作業的最後期限沒過期,顯示的與我的頁面不同。
她給我B+,經我分析,她這個班上七個學生,她沒必要給最高分是B+,大概率她給了班上一個學生A。而她給我回的郵件中透露她給班上(另一個)學生延期了電子書上的作業,使那個學生能做電子書上的作業得分,我估計就是那個學生得的A。
而那個學生為啥能有機會做電子書上的作業,並因此得A呢?那個學生和她之間發生了什麼特別的溝通?我認為這其中有神奇的情節。
之前我的多個貼子已經描述了Li的評分,尤其是這個電子書上的作業,以及她在整個學期的表現。
她給學生的功課評分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課堂考試,一共三個考試,她出的題很簡單,但班上很少有學生滿分,反而很多學生卷面不及格,我大概率是唯一一個在三個考試中全滿分的。其他的所謂優秀生大概是九十多分,多少會犯些錯。她不認為我的學習成績好。因為考試題簡單,我即使滿分,只說明我答題比較仔細,而單純的仔細並不是值得她注意的才能。
第二部分是她留的作業和實驗報告,這些不是在電子書上的作業,而是她在課堂上布置的,貼在學校給每個學生的黑板賬戶上。這些作業與實驗報告也不難做,但她在題目里設了一些埋伏,如果學生沒學懂,很容易被搞糊塗。所以這些作業有一丁點難度。如果三次正式的考試的題太簡單不能區分學生的水平,那麼這些作業和實驗報告可以稍微區分一下。沒學懂的那些學生在做這些作業時大概會出問題。我相信我是把這些作業和實驗報告,在解題方面是做的最好的。但這並不能使她覺得我功課成績好。這是因為,根據她的作風可以推測,只要學生交了這些作業,只要在作業里寫了點什麼,無所謂做的好不好,她都會給滿分。所以用這些作業區分學生的功課水平的功能不存在,無論學生做的好不好,她大概不仔細看就給滿分。
然後是第三部分,電子書上的作業。這個部分很神秘,被她安排得像是中情局為了搞政變而布局的複雜的連環計。又像是一個常年從事內盜的財務人員在公司的財務賬表裡做的複雜的假賬。絕不是一般的學生可以正常地做並上交的作業。
以上三部分成績,前兩部分是學生在學期結束前能看到的,顯得她給分很大方。對第三部分,學生在學期結束前見到的是她做的假賬和放的煙霧彈,具體結果要到學期結束后才揭曉。
按她布局的連環計,像我這樣的在三次考試中滿分,在她布置的其它作業和實驗報告中又滿分的學生,逃不過她精心設置的圈套,只能得B+。
那麼為啥在她的班裡能有一個學生很特別地能和她有某種溝通,別的學生面對的電子書上的作業都是在她講課之前就過了期,不能做,而她通過某種溝通,她會設置一個學生的電子書作業沒過期,讓那個學生能做這些作業並且得分,最終按她聲稱的計分方法得A?這就是她評分的最有特色的部分。
我給系主任(是一個華男)寫投訴郵件,又給學校academic affairs的一個白婦寫投訴信,都給我回信說不能幹預老師怎麼給學生評分。Li Xu Li自稱在皇后社區學院教統計學二十年,由於學校的管理層不管,學生即使投訴,管理層也不理,她得以開發出這個獨具特色的評分法,並且我估計她已經使用了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