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評點解剖學理論課老師給的study guide

作者:qwxqwsean  於 2022-12-21 08: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12/20

評點解剖學理論課老師給的study guide

老師六十歲白男,給的study guide是給學生備考最後一次也就是第四次考試用的。 我因為沒時間讀老師講課用的PPT,更沒時間讀電子書, 只能讀這個study guide。 今天中午已經考完了, 老師出的35道題, 其中可能有十道不是這個study guide里的。 我在另一篇帖子分析了我不會做的六道題。  

這個考試考完了, 按理我可以把這個study guide連同這個解剖學課的內容忘掉。 但我學習比較認真, 考完期末了, 我仍然有興趣評點一下這個study guide, 因為我在複習時仔細讀了, 並且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問題。 老師自己並沒把知識搞懂,於是他寫的study guide里也就有些地方講不清楚,他自己都沒搞清, 他寫出來的自然也不清楚。

我寫本帖描述這個study guide里我認為的不清楚的地方, 這幾個地方,也是我估計老師自己都沒搞懂的。 我如果不寫本帖,那麼這件事就算過去了,被我遺忘了。 期末考試都考完了,何必去關注考試前老師發的幾頁複習資料? 

1, 老師在study guide里說,神經元在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持續10-30毫秒期間,可發出的action potential 不超過100次/秒。 那我就想知道,神經元在正常狀態下, 每秒能產生多少個action potential?老師的資料里沒說,沒法對比。 

2, 神經遞質分為五類, 那麼老師在study guide頻繁提及的尼古丁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屬於哪類? 他沒說,於是我谷歌查, 發現尼古丁屬於乙醯膽鹼類, 而腎上腺素屬於單胺類。 

3,老師在study guide里就負責嗅覺和味覺的大腦皮層顯然在亂講, 我相信他不知道。 我自己谷歌查, 嗅覺的大腦皮層在inferior part of temporal lobe, 在聽覺皮層的下鄰。 而味覺皮層有兩個位置, 一個是在島葉前端,anterior insula。 另一個在額葉的inferior frontal gyrus上。

4, 他說丘腦上的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與視覺有關。 那麼我好奇,作為一般配套知道的, 在丘腦與聽覺有關的部位在哪裡? 

谷歌查, 聽覺的傳導線路是, 中腦的inferior colliculus-> 丘腦的medial geniculate nucleus ->太陽穴葉的auditory cortex

視覺信號傳導有兩條線路, 一是optic tract -> 丘腦的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 optic radiation -> 枕葉的visual cortex

二是optic tract -> 中腦的superior colliculus ....->visual cortex 中間的省略號是我沒查到具體路線,但可以肯定這條路線不經過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5,sensory memory, 他只提到持續時間很短。 其它未提及。 

我好奇sensory memory到底是個啥,於是谷歌, 發現記憶分三種,一是sensory memory, 二是短時記憶, 三是長久記憶。 sensory memory是短時記憶的前體。 先要有sensory memory, 才可能形成短時記憶。 sensory memory是大腦在接收到各種感覺信息時, 為了研究處理這些信息,必須暫時記住,記憶的時間一般是0。2-1秒,之後即忘記。 但有個別的sensory memory的記憶時間可以很持久,比如記住某個熟悉的聲音。 

6, 老師的study guide里提及,但沒有說清楚脊髓白質里的電纜。 只是粗略地提,但他的含混其詞,對我來說只會造成更大的疑惑。 於是我谷歌查。

脊髓白質的電纜區,一共六條,每條名叫funiculus,左右對稱,單側三條,分別是posterior, lateral, anterior.

posterior電纜里的電線全是上行的。 lateral, anterior電纜里的電線是上行和下行的混合在一起。 

posterior funiculus里再分成兩條「小束」,gracile fasciculus 和 cuneate fasciculus。

anterior funiculus里有條電線名叫spino-olivary fibers, 名稱奇怪,因為其它電線都叫tract,為啥它叫fibers? 於是我對它谷歌,發現它也叫tract, 沒必要叫fibers。 它傳導的是主觀感受不到的本體感受信息, unconscious proprioception。 與它有關的傳導線路是,dorsal root ganglion -> posterior grey column -> spino-olivary tract -> 延髓中的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 cerebellum

它是一條普通的電線,沒啥特別的。 

7,交感神經的典型的線路走向,他在study guide里提了,但沒描述清楚,於是我谷歌查, 脊髓神經的結構圖,以及一條典型的線路是什麼樣的。

比如, somatic sensory dendrite -> dorsal root ganglion -> dorsal horn -> interneuron -> lateral horn ( preganglionic sympathetic neuron) -> ventral root -> white ramus -> sympathetic ganglion (postganglionic sympathetic neuron) ->grey ramus -> ventral ramus

8,referred pain。由於共用一根脊髓神經電線,就導致信號從一條神經竄到另一條神經上,這也太離譜了吧? 這些神經沒有絕緣皮,信號可以在兩根電線之間竄? 我覺得好奇這怎麼能發生,但沒時間谷歌查了。 

9,根據谷歌,muscarinic receptor 用acetylcholine做遞質, nicotinic receptor 用nicotine做遞質。 這兩種其實是同一類。 但老師在study guide把它們說成是兩種不同的receptors.

10, 老師說腎上腺素做遞質,用過之後由於不是由酶降解, 而是reuptake, 導致持效很久,並舉例說,腎上腺被刺激后,效果持續30秒。 

我認為老師舉的這個例子有問題, 腎上腺素作為神經遞質,和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是兩回事。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是hormone,是進入血液的, 根本不是當神經遞質用的。 溶解進血液里的激素,作用時間當然是很長的。 也可以猜測老師的意思是神經元分泌腎上腺素來給腎上腺發布信號, 但他這樣舉例又不指明,就容易被錯誤理解。 

11,老師說mesentery是兩層腹膜, 我覺得不理解, 我覺得腸系膜是低級物品,用來懸掛小腸用的, 而腹膜是精細的東西,怎麼把腹膜卷巴卷巴用來掛小腸? 具體怎樣要細查,我沒空查。 

12,胰分泌大量的碳酸氫根中和胃酸, 那不是要在十二指腸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嗎? 那麼怎麼處置這麼多二氧化碳?大腸可能也分泌碳酸氫根中和細菌產生的酸, 產生的二氧化碳咋處理? 老師沒講,我也沒空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22-12-22 04:02
這個網站里有不少人學過解剖學吧?除我之外有誰敢曬功課方面的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0: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