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診斷電熱杯,吃感恩節慈善午餐
昨夜我在東河邊露宿,最低四攝氏度。中午十一點起床。
在附近的公園,我吃自帶的一兩野菜義大利面當早餐。然後嘗試維修壞了的電熱杯。
由於沒有順手的工具,我只能用笨拙的方法打開電熱杯的底座。兩周前我用蠟燭燒的辦法,割開了十幾厘米的底座。今天我因為在戶外,有風,不能用蠟燭,於是用刮鬍刀雕割,再用尖嘴鉗掰,又割開了十幾厘米。
首先是我看不懂裡面的電路。這個電熱杯除了發熱燒水外,還有兩個額外的功能,一是底座里氣溫達到一定高度,它會自動斷電。這容易理解,用能受熱變形的金屬片即可。二是它能調節功率,從零到最高可能一千瓦,是連續的變化,不是按檔位變化。而我打開底座看,裡面並沒有可見的複雜原件,只是多了一個接線柱。我不理解它怎麼調功率。也許它看似能連續調功率,實際上只有高低兩檔。即使只有兩檔,我也還沒看懂換檔的原理。
檢查發現了短路處。是電源線的不耐熱的零線的塑料絕緣皮緊貼著發熱器的火線的接線柱。這個火線的接線柱是發熱器的一部分,它在使用時是高溫的,我估計有兩三百攝氏度。而這個電源線的零線的塑料皮估計只能耐一百攝氏度。
電源零線的塑料皮被火線的接線柱燙化后,導線直接接觸,短路。
這個毛病在我看來非常有趣。這個問題是由組裝產生的,它不是由最初的產品設計者故意設計出這個毛病。所以如果說這個產品的最初設計者故意把這個產品設計成很快壞,就冤枉他了。
這個毛病是在組裝中產生的。但我認為它仍然是故意設置的。電源線在進入底座后,被打了一個阿爾法結,推測這是很多電器的做法,這是為了增加電源線的抗拉強度。在用力向外扯電源線時,不至於被扯脫落。
但具體到這個產品,電源線在打了結后,直接接觸了發熱器的接線柱,這就是故意的了,稍微有一點知識的組裝工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隱患。車間的生產組長,車間主任,電工,一眼看見這樣組裝就會發笑。把不耐熱的塑料電線直接壓在發熱器的接線柱上,這不可能裝作沒看見,看見了故意不糾正,也就是百分之百的故意,和百分之百的惡意。這個產品的這個問題,必然是這個公司的所有與生產相關的人員都知道。
這類似於把手榴彈的拉環掛在門把手上,完全的外行人有可能自行腦補以為是被粗心大意的人不小心掛上,實際上是出於謀殺的目的,百分之百地故意這麼掛。
單純把電源線的塑料皮緊貼在發熱器上並不一定會出事。這根電源線是零線,如果它貼上去的發熱器是零線的接線柱,塑料皮熔化后電線里的零線的銅絲接觸到零線的接線柱,並不會影響使用。
這類似於把手榴彈的拉環掛在門把手上,拉環只有被向左拉時才會爆炸,如果被向右拉則什麼都不發生,所以做為謀殺者,在往門把手上掛手榴彈的拉環時必須保證它一定會被向左拉。
在這個電熱杯底座里也類似,電源線的絕緣皮貼在發熱柱上,必須保證這根電線和接線柱是性質相反的電線。所以組裝工人在打這個阿爾法結時,只能按一定方式打,比如只能順時針打。如果逆時針方向打這個結,或者把電源線旋轉180度再插進底座,貼在火線發熱柱上的電源線可能就變成了火線的電源線。這樣絕緣皮被熔化了導致兩根火線相接觸,並不影響電熱杯的使用。所以製造商在挖這個坑時,要把這個坑挖對,才能讓用戶掉進坑裡,在生產管理上需要花很多的心思。
我今天診斷了電熱杯的問題,但還不能修,因為我今天沒帶十字螺絲刀,沒法擰開固定電源線的兩個螺絲。
中午我到包厘街吃慈善餐。今天是感恩節,有上百個義工在當服務員,但伙食很差。
這碟食物由幾樣東西組成。第一個是二三兩手撕火雞胸肉。它的做法近似洋人的手撕豬肉pull pork。是pull pork 的火雞版。我沒想清楚到底是洋人的手撕豬肉模仿中國的手撕雞,還是中國的手撕雞模仿洋人的手撕豬肉。
洋人的手撕豬肉在做法上和調味上都接近於中餐,使我懷疑它是山寨的中餐,雖然中餐只有手撕雞,沒有手撕豬肉。但手撕雞在中國只有廣東有,說明它可能是受西餐影響而近代開發的新產品。
洋人吃肉喜歡橫紋切,唯獨手撕豬肉是例外,撕碎的豬肉都只可能是順紋的,所以口感好。而中國的肉絲肉片都是順紋切的。中國人吃肉本來就喜歡順紋的,所以手撕雞肉並不奇怪。而洋人吃肉都是橫紋的,手撕豬肉是西餐中唯一的順紋的肉,它在技術上與其它西餐相比太異類,所以我懷疑手撕豬肉並不是正經的西餐,而是山寨的中餐。
今天感恩節餐里的手撕火雞肉,十分失敗,它太咸,放鹽多放了100-200%。並且它有明顯的苦味,像是用苦瓜汁熬成的。
第二個是把蘋果丁和葡萄乾煮在一起,並放了不少糖,很甜。
第三個是把玉米粒和燈籠椒丁煮在一起,燈籠椒丁都被煮爛了。是鹹味的。我不明白把燈籠椒煮爛有什麼意義,推測廚師原本想用有辣味的辣椒,但這次用的辣椒不辣。
第四個是一兩半土豆泥,是有鹽味的。
此外還給了一角南瓜餅。後來又給了一小塊玉米粉小發糕。我原本覺得為啥感恩節也給這麼少食物不讓人吃飽。但最後有白妞義工端著一盤玉米發糕到處發,我加了一塊玉米糕就吃飽了,如果誰沒吃飽可以再要一兩塊玉米糕。所以由於最後這塊玉米糕管飽,所以這份感恩節餐也算是讓每個人都吃飽了。
我在包厘街吃午飯時見食客中只有我一個人拖著大件行李。其他人沒有帶大件行李,說明他們可能不是無家可歸,不然他們來吃飯時為啥不隨身帶著露宿用品?
廣大的不差錢不差性伴的混滋傻們怎麼看待家用電器的內部結構被挖坑,和感恩節的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