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在包厘街227號吃早餐
我昨夜下班后,先在一個航站樓打地鋪睡到四點,再坐大巴地鐵到唐人街。
坐在地鐵站的站台上的椅子上打瞌睡了一個半小時后,到包厘街227號領澡票。五攝氏度,下著很小的雨,十幾個流浪者在排隊,他們都沒有雨具。
新來的一個黑男管理員,一周前我來洗澡,他弄亂了排隊順序,使我惱火。今天他來發澡票,好像智力有點問題,填表的動作很慢,速度只有老管理員的五分之一。
然後八點半我在包厘街227號吃早餐。今天可能因為下小雨,來吃早餐的華人大媽大叔似乎少了些,但仍然有十幾個。
我完全不理解華人大媽大叔們為啥來吃慈善餐,他們只要有地方住,就會有條件烹飪。難道他們自己在家完全不做飯?
來排隊吃慈善餐的洋人,貌似大部分人並不是露宿者,也有類似問題他們為啥來吃慈善餐。如果住的避難所,避難所內部提供早餐。如果是像法拉盛的偷渡客一樣合租幾個人一間的床位,也有烹飪條件。當然,洋人本來就不會做飯,即使有廚房,也會到外面吃餐館,也就可能來慈善機構排隊吃飯。
華人吃慈善餐的疑問之所以更大,因為我難以想像他們有地方住,有烹飪條件,為啥自己不做飯,卻要走很遠到這裡排隊吃慈善餐。
今天我領的早餐是兩碗玉米粥,一杯咖啡,這是我在其室內餐廳吃的,因為害怕感染新冠,我打包帶走的是一個白狗麵包,一個小點心,一個煮雞蛋,一個桔子,我臨走前撿了別人桌上遺棄的一個桔子。我還撿了一個別人遺棄的蘋果。
整個早餐完全沒有鹽,不是低鹽,而是完全沒有鹽。我以前在包厘街227號領早餐,也大都完全沒有鹽。這能說明洋人毫無營養常識。
洋人的玉米粥,用的是白色玉米,並且顆粒較小,從外觀到質量,都符合中餐的大米粥的質量標準,但中國似乎沒有引進美國的白色玉米,這是我多年來我覺得奇怪的事。
廣大的不做飯,每天吃天價豪華餐館,不差錢不差性伴的混滋傻們也曬一下自己今天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