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香港有1500人露宿
我看油管視頻,在香港有1500人露宿,基本上都是五六七十歲的男人,都是香港居民。有些人有清潔工之類的低薪工作,大部分人沒有工作。
香港對露宿者比較寬容,基本上不驅趕。
香港有免費的公房,但要排隊四五年才能申請到,所以一些窮人就先露宿省錢。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有450美元補貼,租籠屋要兩千港幣一個月,如果住籠屋的話,補貼就被花的差不多了,所以露宿。而且籠屋裡經常有床蟲,有些人住過籠屋,一天能抓到很多隻床蟲,所以就出來露宿。
一個老伯在市內打工,家在天水圍,上下班回家太遠,就露宿。香港的冬天不冷,在橋下的人行道旁和十個人一起打地鋪,在地上放一塊紙板,穿上稍微厚點的衣服,躺下就睡。白天則把地鋪材料放進路邊免費的寄存用的鐵柜子,鎖上,不帶任何行李,就可以去上班或逛街。
吃飯方面,每隔兩三天有慈善機構的人來送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還可以去一個印度錫克人開社的免費餐廳。大家肩並肩盤腿坐在地上,面前地上放兩個很淺的不鏽鋼餐碟,工作人員像喂動物一樣,逐個給每個人的盤子上放印度食品,然後大家用手指抓著吃。不限量,可以加,吃飽為止。
洗澡則去公廁。夏天每天晚上都洗澡。
香港夏天很熱,在天橋上或公園裡露宿可能比在室內涼快點,但也不涼快,因為在室外也沒有風。
我在紐約市露宿,冬天負五攝氏度,稍微有點挑戰性。但我目睹紐約市的露宿者並不多,唐人街周邊可能有三四十個,中城可能有一百個,設想上城也一百個,皇後區,布魯侖,布朗士也許各有最多一百個,總共能有多少? 不知道紐約市官方的數據是多少。
在冷天露宿要看技術的,我見紐約市大部分露宿者很笨,地鋪搭得太落後,或堆積過多的毯子使隨身物品太多,或鋪蓋很少,靠自己的生理上的抗凍能力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