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洋人,指的是除中國人之外的所有其他民族,包括白人,黑人,拉丁人,印度人,甚至包括韓國日本越南菲律賓人。 所有這些非中國人的操作能力都普遍低下。
我對洋人普遍缺乏操作天賦,不是我空想的,而是我在美國和他們作為同學同事,在一起操作的過程中,直接觀察和體會到的。
我最早鄙視洋人的操作能力是我在紐約市立大學上學生實驗課,我那時的同學主要是拉丁人,白人,和黑人,實驗操作一塌糊塗。 一個20人的實驗班,每上一節實驗課,就要打爛一支溫度計。
接下來我在雪城上醫學院,此後我的同班同學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白人,而且是白人大學生中的功課成績比較優秀的,上醫學院當然是有操作課的,我的成績全班第一,同學們的操作能力,在我看來都比較差。 光看速度是沒多大用的,洋人天生不適應精細的操作。
再後來我改成生物專業,和幾乎純白人的同學們一起上生物,化學,物理實驗課,兩三四個人一個小組,我永遠都是小組裡的那個領頭羊,其他組員都是打醬油的,如果沒有我,不知道他們要怎麼捏數據才能完成實驗報告。
再後來我在美國的工廠打工,做鋼材的衝壓等加工,做汽車零件,車間里二十個工人,其中白人一半,其餘是拉丁人和黑人,他們的操作能力在我看來一塌糊塗。 版上的混滋傻們都已經融入了白主子的主流,都認為操作能力就是力氣和速度,只要一個人的肌肉發達,舉重力氣大,動作速度快,那麼等於他的操作能力很強,這在工廠車間里是行不通的,因為你做出的都是次品,甚至還把模具壓裂了,就不要胡扯你力氣大速度快了。
洋人工人連手工點數都不能正確,一個包裝箱按理應該有100個零件,我曾抽查同事們打好包裝的幾箱產品,模糊記得是在85-113個之間。 做事這麼馬大哈,他們的其它操作可以想像。
然後我在美國的一個中大型醫院當車夫,那個醫院有大約50個車夫,大部分是白人,而且都有幾年十幾年乃至三十幾年的車夫經驗。 我不會開汽車,不方便評論美國人的駕駛技術。 但我的那些車夫同事,幾乎都開汽車上下班,我不知道他們開汽車的技術怎麼樣,但我知道他們在醫院推擔架車和輪椅的技術怎麼樣: 比我差遠了。 洋人天生不擅長機械操作,尤其是精細的操作,包括駕駛車輛。
然後我在洋人的四個西餐館打工,目睹洋人廚工的操作,仍然是粗糙。 只要你和洋人合作一起操作,或在旁邊近距離觀看他們的操作,十分鐘內就會得到第一印象:他們的操作粗枝大葉,粗製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