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白人的工作能力低下的原因: 英文不能準確翻譯「關注」

作者:qwxqwsean  於 2017-2-14 14: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關鍵詞:英文, 能力

一個人要做好一件事,必須對這件事很上心。

一個學生不關心自己的功課,那麼成績肯定不會太好。 一個工人不關注自己的工作內容,肯定做不好那件工作。 一個司機開車的時候精力不集中,肯定容易出事故。 一個農民不關心他種的禾苗,收成一定不會太好。 一個廚師不在乎自己的鍋里正在炒的菜,火候肯定掌握不好。

然而我發現中國人常用來描述工作認真的辭彙: 認真,操心,操勞,操持,敬業,關心,關注,專註,努力等,都不容易準確地翻譯成英語。 這說明說英語的人日常根本不在乎自己正在做的事,類似於一個學生不關注功課,成績當然不會太好。 

西方人確實不會炒菜,因為不關心鍋里的東西,所以沒辦法掌握火候。 

我試圖翻譯的結果: 

look after
worry
work hard
manage
dedicated
serious 
concern
pay attention
focus
take care
care about
strive
passionate

比如一個學生學習數學,很認真,很專註,所以雖然他的智商平庸,但他的成績提高很快。 如果用英文來描述這個學生的行為,僅僅說他學數學很focus,或很serious,或很worry,或者很strive嗎? 

==
廚師光是勤勞,每天燉幾百份菜,每份菜的火候都不對,是沒用的。

==
你說一個能準確掌握火候的廚師只是concentrate,absorbed嗎? 在歐美,一個沒有多動症的小孩,只要能做到集中精力聽別人說話,不心不在焉東張西望,就可以是一個技藝精湛的廚師了嗎? 
==
一個人工作認真,如果用英語來描述,只能說他這個人serious,顯然不是漢語「認真」的原意。

==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有很多Part-time的工作,很多美國人同時打幾份工。 

在中國,兼職是不被大眾認可的。 比如一個英語教師在校外兼職當翻譯,結果是這個教師在教學上敷衍了事,作為翻譯員也翻譯的不好。 所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可能把事做好。 中國人認為,你如果同時做兩份工作,那麼一般說來兩份工作都做不好。 

而美國人認為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心態去工作很平常,不看重認不認真,也不在乎工作做的好不好。 

美國的中小學的管理者最自豪的是其學校雇傭的教師全都在外面兼職,教數學的教師在外面兼職當廚師,教英語的教師在外面兼職當物理教授,在本校代課也都是兼職。教師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教師們都記不全自己班上20個學生的名字,美國的中小學校長都認為這樣很好。 

美國的大學生也都熱衷於兼職,幾乎每個大學女生都有在餐館兼職當服務員的經歷。 我認識的一個白人女大學生學生物專業,卻幾乎每天都去比薩餅店當售貨員。 學生物要記很多拉丁文的術語,很費精力很費心思。 我無法理解她整天去餐館端盤子,功課成績怎麼可能好。 但美國的大學生都認為這樣很平常。

==
中餐廚師是手工藝人,不在乎自己手上的東西,就肯定做不好。 

西餐烹飪則不是手藝,隨便找個毫無經驗的白痴,照單抓藥都可以做,機器人也一樣可以做。 

美國人傾向於相信,一份工作,隨便讓誰做都差不多,就像西餐館里的廚師,即使像走馬燈一樣地換,也認為不會影響出品質量,或者認為質量好不好無所謂。 

而中國人傾向於相信,一份工作,只有特定的人可以做。 中國食客去餐館吃飯,吃的不是餐館的招牌,而是吃的廚師的手藝,每個廚師都有自己的特色,原來的廚師如果離崗了,新來的廚師做的飯菜和原來的廚師不會是一回事。 中國人相信人走政熄。 

==
devote的意思可能比較接近漢語的「認真」,但如果一個人經常說devote,就顯得像輪子一樣的神經病。 

因此在英語環境里,真沒法描述一個人做事認真,serious, devote,都不準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5: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