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電錶看中國美國人的賺錢方式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3-26 21: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8評論

美國很多是合租的幾個人共用一個電錶, 電錶的讀數大概是準確的, 但由於電費分攤, 凡公用的東西都是不浪費白不浪費, 幾個人競相浪費電, 電力公司銷售額大增, 坐收漁利。
 
中國人是一個住戶一塊電錶, 自己用多少電交多少電費, 所以相對節約, 但中國的電錶製造都被利益集團控制, 廣泛缺斤短兩, 電錶顯示用了十度電, 實際電能也許只有6-8度。 
 
總的來說, 中國的居民大多知道自家電錶被人調快了, 知道自己被宰, 但作為住戶, 無能力改裝準確的電錶, 無能力改變現實。
 
美國的居民則認為, 幾個人競相浪費每月幾百度電, 是毛毛雨不算啥, 認為浪費是生活富裕的標誌, 如果自己浪費的比別人多, 說明自己揩了別人的油, 那麼就是富上加富。 大家都不認為自己被宰了, 所以也就沒什麼需要改進的。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2-3-26 23:10
自己一戶單獨一電錶, 才會省電。

我一雪城大學老白物理教授上課時說他一家每月僅用80度電。  但美國的人均用電, 絕對不是像他家一樣人均每月二三十度。

很多人共用電錶, 而如果共用電錶, 可能就成了八百度。

有時,有些夫妻, 老婆覺得反正電費是老公付, 每個月都故意燒掉幾百度。 這也屬於因為公用而浪費, 因為如果這個老婆如果自己單獨住自己付電費,她每月的用電量可能立即從三百度下降到三十度。
回復 qwxqwsean 2012-3-27 01:18
在美國上過學, 租過房的人, 都有大手筆浪費水電氣的經驗。

從電錶來看, 中國人顯得比美國人精一些, 同樣是無奈被宰, 中國人至少大多數人
知道自己被宰。 而美國人對於自己被宰毫無意識, 被宰的時候大多感覺良好。
回復 qwxqwsean 2012-3-27 01:19
我見過的是不僅冬天零下十幾度時暖氣要開到25度, 穿T恤, 而且還要開窗通風。
這是燒天燃氣的暖氣, 而且四個中國留學生合租, 每月用七八百度電, 不知在搞什
么鬼。  

當然, 我見過的洋人學生也類似, 冬天暖氣開那麼高, 可能是為了每天都要和從酒
吧叫來的臨時女友裸睡吧。
回復 qwxqwsean 2012-3-27 01:19
美國學生在合租時浪費水電氣也是非常狠的, 中國留學生來美只是入鄉隨俗而已。  

但美國的獨立的小戶人家, 大多還是比較節約的。
回復 qwxqwsean 2012-3-27 01:20
中國人把電錶調快, 缺斤短兩,類似於盜竊行為, 這是商家利用智慧賺錢。 如果把
這事追究責任, 責任全在商家。

美國商家則是利用大眾的人性陰暗面賺錢, 同樣是賺錢, 這與中國人在電錶上做手腳
有本質不同。  如果把這事追究責任, 商家很容易狡辯撇掉大部分責任, 宰人主要不
因為商家壞,而因為大眾愚昧認宰。
回復 qwxqwsean 2012-3-27 01:20
中國民工合住的集體宿舍, 每人每月定額從工資里扣15元水電費, 那麼民工都晚上
不關燈。 這樣的民工宿舍我住過多個。  

其實中國人沒有晚上開燈睡覺的習慣, 民工們胡捏說關燈怕鬼, 純粹是為了浪費電,
而故意捏的借口, 同時大家都不惜為難自己, 在大燈照耀下睡覺, 很難睡的好。
回復 qwxqwsean 2012-3-27 01:43
華人小家庭, 也要看夫妻關係, 表面和睦的夫妻, 實際可能也有花樣。

我前面舉的夫妻合租, 夫交電氣費, 妻就狠浪費, 是個實例。  

以我親戚的實例, 我推測在紐約州居住的獨戶華人小夫婦, 今年一月份的水電氣費達一千美元, 可能是很普遍的。 雖然我的白人同事一家三口, 家庭年收入20萬美元, 一月份的水電氣費只有150元。
回復 qwxqwsean 2012-3-28 02:49
美國人做生意,很注意發掘人性的陰暗面,通過設局,把每個人心裡含苞待放的潘多拉盒子打開,讓潘多拉盒子里的大便污物出來隨風飛舞,然後藉機牟利。

這是本貼的主旨。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16: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