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的傳統社會結構:家長制自然村 + 聯邦制自治村

作者:qwxqwsean  於 2012-3-11 03: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7評論

與傻瓜們關於中國帝制, 朝代變更,封建社會,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的理論不同,我認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結構是家長制的自然村和聯邦制的自治村。

 

中國的這個政體,遠古就有,在殷末周初在名義上形式上被固定下來, 至今三千年來基本未變。大的變動只有兩次,一是周初,形式被固定下來。 一是1980年代后,中國的舊農村政治結構 開始解體。

 

我是客家人,按家譜我在名義上是姜太公的第100世孫。家譜不僅是生育的記錄本,也說明在政治體制上,從姜太公至今三千年,這種自治村制度一直相對穩定地被保持著。

 

從西周時姜太公第10世孫生活的村子,和我這個100世孫生活的村子,在政治結構上沒有本質不同。  雖然在這三千年時間裡,歷史書上記載的中國的年號換了無數次,村民們用的青銅器改成鐵器,夯土牆外加了秦磚皮, 茅草屋頂改成了漢瓦頂,從美洲引進了紅薯等作物,弓箭刀矛換成了步槍,槍又被收繳,麻布棉布衣服換成了的確良,後來又用上了電燈電視汽車手機,這些變化,都如同近十年人手中手機的牌子不斷變化,但村民生活的政治體制一直基本未變。

 

典型的傳統中國人生活的政治體制是這樣的:

 

自然村: 由一對夫婦繁衍的家族,經過150-200年八代之後,形成一個約有人口150-200人的自然村,這個大家族,是中國社會的基本單位。 按客家人的傳統(也是周朝時的傳統做法),這些人會集中住在一個長寬約五十米的建築里(客家圍屋),這棟建築的設計是西安古城的微縮版,有城牆,角樓,垛口,射擊孔(清滅亡后建的客家圍屋的牆上都有槍用的設計孔 ),幾個大門,個別的還有護城河。 這個村的領地是個直徑大約一公里的區域。 村內有作戰能力的青壯年男丁10人,有個建造精緻祠堂,祠堂是社區聚會中心,是辦祭祀儀式的地方,也是10名男丁組成的步兵班的軍營。 這個步兵班不是個比喻,而是實際上的一個真正的戰鬥班,配備當時的武器(古代的刀劍弓箭,或者解放前的槍), 並時有操練。  村內是家長制, 一般會有一個人充當名義的族長,通常也就是主持清明祭祀的那個男子,但族長並不獨裁,村內事務由村內若干要員集體商議決定。

 

自然村小聯盟:這個自然村和周圍三四個相鄰的自然村平日交往就很多,相互之間有很多親戚關係,三四個村的三四個步兵班的部隊隨時可以集結在一起組成一個排。

 

自然村大聯盟(自治村): 相鄰的約十個自然村, 散布在方圓5-10公里的十座要塞(圍屋),1500-2000人口,共有十個步兵班, 可以組成一個召之即來的百人的步兵連。 在我的粵北家鄉,解放前一個自治村有約一百名民兵,有槍有炮, 村民自治,不接受外部干預,誰來惹就打誰,日佔期間打過日本,解放時和解放軍對抗。 我家所在的村沒這麼橫,但附近有個村,解放時曾擊斃一個解放軍的排長。

 

在自治村裡,各個自然村在管理上是相對獨立的,每個自然村相當於一個小王國,而十個小王國組成聯邦制的自治村。 現在中國的行政自治村的體制是由幾個來自幾個自然村的委員組成村委會,村委會的領導是村主任, 外加中共特色的村黨支部書記, 類似於共和制,但傳統的比如周朝時的中國農村,可能沒有一個明確的村委會,各個自然村是鬆散的組合在一起的。

 

對於一個在傳統的中國農村生活的村民來說,自家所在的自然村就是自己的小國家,十個自然村組成的聯盟,也就是自治村就是自己所在的大國家。出了這個自治村,比如步行一小時, 走出了自己所在的自治村的地界,就如同出國旅行, 離家步行一小時進入別村地界,發現人家視自己為外國人,而且人家的說話口音都與本村不同。 別的自治村的行政機構,也就是外國政府,不一定會保護自己。傳統的中國 村民,一般不關心在自然村和自治村之外更遙遠的那個政體,到底是叫周,還是叫唐,還是叫清,還是叫民國,都無所謂,都與自己沒有大的關係。

 

我把澳門叫做「澳門特別行政村」,原因之一是澳門半島只要步行40分鐘就可縱穿。我分析,當年葡萄牙人佔領的澳門就是一座自治村,自治村的內部事務基本完全自理,以自己的一個連的步兵武力為後盾,不接受外部干預。  葡萄牙人可能是認為,澳門自治村本來就是個相對於周邊獨立的小地區,既然澳門自治村管理當局已經允許葡萄牙人進駐,就算是合法駐紮了, 而明朝政府也不一定有權干預。

 

總的來說,在軍事上,以100人的連為主要基層單位是合理的,符合部族武裝一般只有100人的兵力的實際情況。 而目前中國的村級自治的行政村,其管轄範圍也是和自古以來形成的自治村相似,認可自周初以來形成的一個自治村就是一個國家的社會結構,也是合理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2-3-13 01:29
自治村是中國的傳統政體。 中國人最近三千年一直生活在自治村政治體制里,對自治村來說,朝代變更,革命, 都是外部社會大環境的變化,並不影響村本身。像廣東烏坎那樣的村,我敢說他們的村子管理體制,幾千年來基本未變。

真正開始大規模改變中國人的政治體制的,發生在最近幾十年。  

一是解除自治武裝。中國的自治村幾千年來一直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軍事政治經濟上相對獨立。中國人有史以來一直事實上持槍合法,槍是最近幾十年才被收繳的。沒有了自備的武裝力量,也就沒了發言權。

二是毛時代的公社制度,把幾個歷史上一直是分裂的相鄰的自治村強行合併成一個公社。 這類似於在歐洲弱化各個獨立國家的作用,而強化歐盟, 各個國家相當於自治村,而歐盟相當於人民公社,或者鄉鎮。

三是改開后的人口流動。 年輕人都去沿海打工了,或者在鎮上,或在遠方的大城市裡買房定居了,村子里只剩下老幼病殘,無數有幾百上千年歷史的古村就這樣或名存實亡,甚至連名字都滅亡了。 村民們祖輩生活了幾十代的自治村也就滅亡了, 他們幾百年前的祖先從別處遷來建立此村,經二三十代形成一兩千人的規模,他們自己的部隊曾經為保衛本村浴血奮戰,他們幾百年來一直祭祀的祠堂和祖墳,都消亡了 。  

我2006年在海南支農時住過的一個村,日佔時與日軍發生衝突,被日軍圍剿,村軍奮勇抵抗,但村終被日軍攻破,三百村民在村外稻田裡被屠。 現在那個村是村子被日軍擊潰后流亡在外的村民解放后回來建的。 近十年,年輕人大量移居附近的鎮,以及儋州縣城,村裡只剩下老弱病殘,現在剩餘的老人也準備搬走,村子里剩下一間間一兩百年的空房,和門前那千年歷史的已經嚴重風化了的石雕狗。

有多少人知道,是幾千年來一直不變的自治村, 是像水滸里的祝家莊那樣的自治村,而不是更迭的王朝,也不是民國共和國黨國,才是真正的生你養你的中國。
回復 qwxqwsean 2012-3-13 02:00
中國的自治村體制,幾千年來一直保持不變,現在突然間被像海嘯一樣的從海外流入的資金潮衝垮了。

烏坎據說原本是個走私海盜村,內部更團結些,但估計這樣的祝家莊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中國是由幾十萬個祝家莊組成的,雖然大多數村子的武力不強,但都屬於在軍事政治經濟上相對獨立的自治村。 外部的朝代更替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自治村本身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村子所在地址經常變化,由於人口膨脹而外遷,或由於戰亂而整體搬遷,但祝家莊還是祝家莊,一直保持不變。真正的變化發生在最近三四十年,也就是自治體制解體,甚至像我考察過的那個海南小村一樣,整村解散。
回復 qwxqwsean 2012-3-13 02:16
護城河這個東西有點誇張,在我廣東家鄉多有水塘河溝,個別的貌似護城河吧,不過,
貌似有些村子喜歡把大門正對著一片水塘。

不過,客家圍屋的結構確實是城堡。 我覺得這種城堡式居住是中原漢族先民的傳統。


附我所說的中國水滸祝家莊式的自治村的民居圖:


http://blog.dichan.com/xushaolian/photoshow-21424.html
回復 qwxqwsean 2012-3-13 02:27
經濟文化都在瓦解中華傳統文化。

假設現實中存在水滸祝家莊這麼個自治村,並假設它一直存在到現在。  你設想這個村怎樣在改開的大環境下不解體?

華西村用城牆把自己圍起來,這種做法可以用我的自治村理論輕易解釋, 它就是個我說的祝家莊式的自治村, 如果國家允許民間持槍,華西村可能自己可以組建一個營。
回復 qwxqwsean 2012-3-13 22:05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確實很多都跑掉了,不認同自己的宗族了。男的自己在遠方買房自己過,女的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很多是做雞。

到改開之前存在了幾千年的中國自治村啊,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村兵用生命捍衛的自己的小城邦啊,男丁們在清明祭祀的香火鞭炮聲中一起歌詠聚餐崇拜的祖祠啊,就這樣迅速解體了。

我家鄉的那些解放前建的老圍屋,年輕人都不住了,都認為太土不時髦。老房子里只剩下幾個半痴的老人堅守,房頂漏水了沒人修。 好像大家都像扔掉舊式手機一樣,希望舊式的自治村快些消失。

毛打擊自治村,只是剝奪村級自治武裝,並且強化人民公社統一領導而已,自治村的格局大致還存在, 改開之後人口流動,才使自治村徹底玩完。
回復 qwxqwsean 2012-3-13 22:49
如果要維護自治村制度,首先要把武器交還村民。但這樣中國的自治村就成了利比亞的地方割據勢力。

國民黨時期和日佔時期,中國的農村都是由一個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有軍隊的「祝家莊」組成的,沒有改變農村傳統結構。
回復 qwxqwsean 2012-3-17 23:29
不懂得中國的自治村體制,如同不懂漢字,不懂中國文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7: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