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中國的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哪兒,大家都知道是東北的長春市。
再要問中國的第二汽車製造廠在哪兒,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不過,咱村出能人,是個例外。)幾年前開始,NYC的華人超市,蒜苔上了貨架。這勾起了我的一段回憶。
雖說還有愧於「美食家」的稱號,但每每嘗到了鮮活好吃的東東,都讓我記入腦海,難以忘懷。
好比說在湖北省十堰市吃到的鮮嫩的蒜苔,或在海南吃到的翠綠的四角豆。
1982年4月20號(約3~5天誤差),帶78界自控專業畢業班實習,來到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已初具規模,包括鑄造廠,總裝廠,發動機廠等13個廠,各呈長條狀分佈在各自的山溝里。
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以生產東風牌5頓(越野)貨車聞名。

1978年5月,二汽EQ140五噸載貨車下線
1977年在地質隊時,冶金部撥給我們兩輛東風牌,隊里還捨不得用,打上黃油封存了半年多。平時作業,還是以老舊的解放牌車當主力。
見到了東風牌,就想起了韓戰時期美軍的10輪卡。三車軸,高車橋,帶加力檔。開在當時的黃塵滾滾的(排骨)國防路上,真讓人眼熱。
今天,我來到東風車的誕生地,心裡有股莫名的激動。
汽車城的交通,主要靠汽車。公路上走的,除了汽車外,很多還是老鄉的馬車。馬車的輪子和汽車的幾乎一般大。車上的貨,滿當滿當的。有的,整車拉的就是蒜苔。這裡的氣候一定很特別,蒜苔長得壯且長。約莫有1米5的樣子,編紮成大姑娘的辮子樣,摞到馬車上,不綁,也不會往下掉。
實習期間,食堂里最愛吃的是那道蒜苔炒臘肉。

實習期間,參觀了好幾個廠。在發動機廠,聽工程師介紹曲軸平衡的原理,檢測。
五.一節放假,我們包車去了不太遠的武當山。武當山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聖地。
當地的老鄉,天沒亮,就打火把上山。我們往上攀登時,他們已開始往山下走了。很虔誠的。
一路上,還見到了三個石頭烏龜,背駝刻字的大石碑。這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景觀。
中午,烈日炎炎。離金頂越來越近,人更多了。有點象是春運排隊買火車票。每挪一步,都要等幾分鐘。
很可惜,過去的照片,都沒注意留存。借來一張,就是那著名的,全銅澆鑄的「金頂」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