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讀評《三國演義》(11)

作者:lixixing  於 2009-10-21 08: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關鍵詞:

 

毛澤東讀評《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令人喜讀」

 

 

(11)聯繫實際問題讀《三國演義》

    聯繫實際問題,從作品中尋求啟示的視角。毛澤東閱讀《三國演義》,常常聯繫實際問題,從中尋求啟示。他常常「以既定的思想水平和歷史觀點,來評價作品所描繪的內容,來印證或闡發他的認識」。(《毛澤東與文藝傳統》,第117)這是毛澤東閱讀《三國演義》的又一個特點。

192659月,毛澤東在廣州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中國農民問題時說過:「中國的歷史甚多,而小說史如《三國》、《水滸》、《說岳》等,都是看過的。昔人的思想,多偏袒統治者及地主階級。我們是革命者,這種思想,是不可要的我們要造一個鋤頭。馬克思已經造出來了,即唯物史觀。」

    毛澤東用「唯物史觀」這個鋤頭,去挖掘以帝王將相為主角的中國歷史小說,從而獨闢蹊徑,探尋出新的思想,得出新的觀點。毛澤東指出:《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當其未出茅廬時,一點用也沒有,及一出山握有兵權,則神出鬼沒了」。毛澤東認為,這恰恰不是說明帝王將相和掌握知識的人有什麼特殊的能耐,而是表明,如果「沒有民眾的擁護,一點力也沒有」。(轉引自《毛澤東與文藝傳統》,第131—132)在延安時,毛澤東經常在文章、書信、談話、講話和報告中談及《三國演義》,用《三國演義》中的話或故事,來印證或闡發他的認識。193698日,在給當時任國民黨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信中,他引用《三國演義》云:「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一句名言,來說明「國共兩黨實無不能合作之理」。

    193612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國民黨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的將領,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影響和全國抗日運動推動下,在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蔣不但予以拒絕,反而更加倒行逆施的情況下,在西安軟禁了蔣介石。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發生后,如何處置蔣介石,成了當時一個棘手的問題。有人主張無限期地監禁,有人主張公開審判,更有人主張把蔣介石殺掉。而中國共產黨從全中華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寬大處理,提出了和平解決的方針。為了說服當時黨內外的同志,毛澤東就引用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他說:「殺掉蔣介石很容易,有一把刀一下子就殺了。可是腦殼只有一個,殺了就安不上了。人總是要死的,有老死的,病死的,戰場上打死的;有站著死的,坐著死的,躺著死的……蔣介石也是要死的。但是中央主張,現在不叫他的腦袋搬家。因為殺了他,就沒有戲唱了。這是對抗日不利的。何況殺了他,還會有蔣介石第二、蔣介石第三……中央也不主張把他關起來,而是主張把他放了。過去諸葛亮對孟獲還七擒七縱,對蔣介石為什麼不可以一擒一縱呢?(董志英:《毛澤東軼事》,崑崙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173)

    19377月,為了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去揭露共產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這些主觀主義的錯誤,而寫的著作《實踐論》中,他又用《三國演義》中的「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來形象地說明「人在腦子中動用

概念以作判斷和推理的工夫」。

195635日,毛澤東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彙報手工業工作情況時,所作的指示中,又一次引用《三國演義》開頭的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來說明在手工業合作化過程中,要妥善解決集中生產和分散生產的關係。修理和服務行業過於集中,群眾不滿意,就需要適當地分散和多設一些點,以方便群眾。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1: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