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讀評《三國演義》(9)

作者:lixixing  於 2009-10-21 08: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關鍵詞:

  

毛澤東讀評《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令人喜讀」

 

 

(9) 從戰爭的視角讀《三國演義》

    戰爭、外交、組織的視角。這是毛澤東讀《三國演義》的又一個特點。

    三國鼎立時期,社會動蕩,事態百變,勢均力敵的魏蜀吳三國戰爭不斷。《三國演義》記述的就是這一時期,各個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三國演義》雖然不是兵書,也不是軍事專著。但是,書中卻有不少栩栩如生,動人心魄,千古流傳的戰爭和戰鬥場面的描寫。有有關戰爭戰略、策略方面的記述,也有具體的虛實分合、攻守進退、以小打大、以少勝多、后發制人等許多的戰役和戰術方面的描寫。例如:祭東風、赤壁大戰、走麥城、空城計等等。所以,《三國演義》,毛澤東不僅把它當作三國時代的歷史來讀,通過它來知興亡,鑒得失,明事理,把握歷史現象及其規律。而且還從戰爭的視角來讀,從戰略、戰術的視角來讀。毛澤東閱讀《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還在於注重學習書中可供借鑒的有關軍事鬥爭的知識和思想材料。大概正因為如此,十年內戰時期,黨內的「左」傾教條主義者,曾經攻擊毛澤東的軍事思想、軍事路線和毛澤東領導所取得的反圍剿戰爭的勝利。說毛澤東不過是「把古代的《三國演義》,無條件地當作現代的戰術,古時的《孫子兵法》無條件地當作現代戰略」。這當然是「左」傾教條主義者,對毛澤東別有用心的攻擊,是根本不符合客觀事實的。但是,毛澤東愛讀《三國演義》,熟讀《三國演義》,注意學習《三國演義》中談及的有關戰爭知識,並且取其精華,運用於中國革命戰爭的實際,這是無疑的。

    說到毛澤東從戰爭的視角讀《三國演義》,可以追溯到193612月,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部著作中,毛澤東結合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實際,談及戰略防禦的原則時,說過的一段話:「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實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皋之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后發制人,因而戰勝的。(《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04)這裡,毛澤東列舉的我國歷史上六個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其中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彝陵之戰,這三次大戰,都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也是作者著力描寫的戰例。毛澤東愛讀《三國演義》,尤愛讀《三國演義》中這些威武雄壯的戰例。小說中描寫的這些戰例,是毛澤東最感興趣的內容之一。它們已經深深地存留在毛澤東的記憶中。

    毛澤東愛讀《三國演義》中這些著名的戰例,不僅是因為作者對這些戰例描寫得生動、壯觀,而且是因為這些戰例中都包含有不少的戰爭知識。與其說毛澤東在讀小說,倒不如說毛澤東在借鑒歷史,研究分析和學習戰爭。就拿吳魏赤壁之戰來說吧。這是《三國演義》第47回著力描寫的我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大戰。曹操在基本上統一了北方之後,即揮師南下,企圖一舉消滅劉備和孫權的勢力,席捲南方。劉備派諸葛亮去聯合孫權。孫權和劉備結成聯盟。他們一起抗擊曹操。當時,曹操的軍隊號稱80萬,實際上沒有這麼多,大概也就是20多萬人馬,駐軍烏林(現在湖北省洪湖縣龍口鄉,長江北岸);孫劉聯軍總共不過5萬人,安營赤壁(現在湖北省蒲圻縣赤壁鄉,長江南岸)。雙方隔江相望,在赤壁江面擺開了戰場。

    曹操的軍隊大半是北方人,不習慣船上作戰,不適應江上風浪的顛簸。為了解決這個困難,曹操命令工匠把戰船用鐵索聯在一起,又在船與船之間鋪上木板,釘上鐵釘,加以固定,以減少船身的搖晃,他們把這稱為「連環船」。諸葛亮得知曹操採用「連環船」的戰術之後,立即與東吳軍隊主帥周瑜等商議對策。周瑜部將黃蓋提出用火攻的辦法,燒毀曹操的「連環船」。諸葛亮和周瑜採納了這個建議,擬定了火攻的作戰方案。周瑜事前安排了放火用的船隻。黃蓋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曹操,假意聲稱要帶軍隊渡江投降。公元208(建安十三年)11月的一個夜晚,赤壁江面恰好颳起了一陣比一陣緊的東南風。黃蓋帶領十隻戰船,船中裝滿了澆了油的柴草和大批硫磺、煙硝等引火物,用黑色篷帳蒙起來,上面插上旗幟,向曹操的水寨駛去。戰船的後面還拖著便於戰鬥的小艇。曹操深信黃蓋來投降,所以毫無戒備。

    當黃蓋的戰船駛進曹操的「連環船」時,就立即放起火來。火借風力,風助火勢,曹操的水寨頓時陷入火海之中。「連環船」被全部燒毀,連岸上的營地也都著了火。這時曹操明知中計,乾急沒法。周瑜和諸葛亮望見起火,立即擂動戰鼓,指揮水陸兩軍全面進攻。曹軍大敗。孫劉聯軍奪取了赤壁之戰的重大勝利。曹操敗退後,一時無力南下。孫權鞏固了在江南的統治,劉備佔領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並開始向益州發展。從此就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孫劉獲勝。它是我國古代戰爭史上有名的弱軍戰勝強軍的戰例之一。自古以來的戰爭,強者並非就一定能夠戰勝弱者,弱者並非就一定不能戰勝強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少亦能戰勝多,弱亦能戰勝強,敗亦能變為勝。少與多,弱與強,敗與勝,都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它們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就是戰爭中的辯證法。吳魏赤壁大戰就是一個很好的歷史例證。

    說到毛澤東對赤壁大戰故事的興趣,筆者在這裡再向讀者介紹一點有關的情況。在讀書治學生活中,毛澤東生前有兩個特別的喜愛。一是喜愛唐詩宋詞,讀得多,記得住,可以隨口背誦。二是愛好書法,50年代和60年代初,他在工作之餘,飯後睡前,常常孜孜不倦地潛心練習書法。僅憑自己的記憶,書寫了許多古今著名的詩詞曲賦。書寫的唐詩宋詞尤多。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又練習書法,又學習唐詩宋詞,這是「一舉兩得」。毛澤東工作之餘書寫的大量唐詩宋詞墨跡中,我們看到過至少有兩件是與《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赤壁戰爭有關的。一件書寫的是唐人杜牧的詩《赤壁》,一共四句:「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后兩句就與赤壁大戰有關。東風,就是指當時赤壁之戰,周瑜用火攻之事。周郎,即周瑜。銅雀,台名,在北方的鄴城(今河北省臨澤縣)。這個台傳說是曹操所建,上有樓。樓上有大銅雀高一丈五尺,因此得名,是曹操宴飲之地。二喬,指東吳有名的美女喬氏姐妹。大喬為孫策夫人,小喬是周瑜的妻子。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的方便,則很可能東吳要大敗,連二喬也被曹操擄走鎖進銅雀台了。另一件書寫的是宋代蘇軾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幾句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這裡的大江,是指長江。風流人物,傑出的或英俊的人物,此指三國時代的包括周瑜在內的英雄豪傑們。「赤壁之戰」,孫權、劉備聯軍在這裡擊敗了曹操,從而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作者蘇軾所感懷的就是這些古人古事。毛澤東書寫的這兩件墨寶,都被中央檔案館挑選編入《毛澤東手書古詩詞選》一書。《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赤壁之戰,早已成為歷史。毛澤東書寫的這兩件與之有關的墨跡還一直縈繞在我們的腦際,浮現在我們的眼前。它從一個小小的側面告訴我們,毛澤東對《三國演義》中著力描寫的戰爭場面是很有興趣的。

毛澤東讀《三國演義》,最有興趣的大概就是對著名大戰的描寫。因為他對這些大戰的描寫很感興趣,所以他讀得多,看得細。對作者羅貫中著力描寫的這些大戰的情形,他都很熟悉,在講話和文章中常常談及。他從戰爭的視角讀《三國演義》,從赤壁大戰、官渡大戰、彝陵大戰等許多的戰爭、戰役中學習戰爭的謀略,學習克敵制勝的策略,學習戰爭的知識,並密切結合實際,運用於他所領導和進行的革命戰爭之中。這不能不說是毛澤東讀《三國演義》的一大特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putongren10 2009-10-21 08:21
sf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0 20: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