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糾誤---讀水滸劄記
李西興 2011-9-14
中國宋明時期著名的傳世小說,均是依據特定歷史時期的故事敷衍出來。如《水滸傳》就是濫觴於宋徽宗時(1100-1126)宋江等人的故事,最初是南宋說書人單篇的,簡略的話本,經文人書手編纂和詞曲戲劇家的潤色,至明代被文評家和書商多次增刪編撰,最後以梁山一百零八將的出世,聚合和終結成神的框架而定局。因此《水滸傳》開卷(古稱引首或楔子),與108人排座次和徽宗神遊蓼兒窪,就是該書綱領性的要件。
中國古代的文人,均熟悉經學和歷史。《水滸》作者施耐庵(c.1296-1370)和羅貫中,被學術界公認是十分熟悉五代歷史的,其中羅貫中(c.1300-c.1400)更是被譽為歷史小說巨匠。《水滸》書評大家李贄(1527-1602)有《史綱評要》傳世,金聖嘆(1608-1661)在被其腰斬的貫華堂七十回本里,附有對所摘錄的《宋史綱目》的評論。現存典型水滸簡本《評林本》的評家和出版人余象斗(明萬曆年間人),百廿回本的評家和出版人袁無涯(明代萬曆年間人),也是名重一時的文人。因此,對於水滸開卷中仍存在有不少常識性的歷史錯誤,確實令人感到困惑。好在這段文字不到千字,現據金本僅錄本文如下:以便討論。
楔 子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雲開復見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
尋常巷陌陳羅綺,幾處樓台奏管弦。
天下太平無事日,鶯花無限日高眠。
話說這八句詩,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個名儒,姓邵諱堯夫,道號康節先生所作;為嘆五代殘唐,天下干戈不息。那時朝屬梁暮屬晉,正謂是:
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
後來感得天道循環,向甲馬營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來,這朝聖人出世,紅光滿天,異香經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靂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寬洪,自古帝王都不及這朝天子。一條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那天子掃清寰宇,盪靜中原,國號大宋,建都汴梁,九朝八帝班頭,四百年開基帝主。因此上邵堯夫先生贊道:「一旦雲開復見天!」正如教百姓再見天日之面一般。
那時西嶽華山有個陳摶處士,是個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風雲氣色。一日騎驢下山,向那華陰道上正行之間,聽得路上客人傳說:「如今東京柴世宗讓位給趙檢點登基。」那陳摶先生聽得心中歡喜,以手加額在驢背上大笑,顛下驢來。人問其故。那先生說:「天下從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自庚申年間受禪開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傳位給御弟太宗。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傳位給真宗皇帝,真宗又傳位給仁宗。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降生之後,晝夜啼哭不止。朝廷出黃榜,召人醫治,感動天庭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老叟前來揭了黃榜,自言能止太子啼哭。看榜官員引到殿下朝見真宗。天子聖旨,教進內苑看視太子。那老叟直至宮中,抱著太子,耳邊低低說了八個字,太子便不啼哭。那老叟不言姓名,只見化作陣清風而去。耳邊道八個甚字?道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
這兩個賢臣出來輔佐這朝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個年號。從天聖元年癸亥登基到天聖九年,那時候天下太平,五穀豐登,萬民樂業,路不拾遺,戶不夜閉。這九年謂之「一登」。自明道元年至到皇祐三年,這九年亦是豐富,謂之「二登」。自皇祐四年至嘉祐二年,這九年田禾大熟,謂之「三登」。一連三九二十七年,號為「三登之世」。那時百姓受了些快樂,誰道樂極生悲:嘉祐三年春間,天下瘟疫盛行,自江南直到兩京,無一處人民不染此病。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上來。
【李西興按】以現代小說的簡潔筆法,以上文字可用不到30字來概括:
宋仁宗嘉祐三年春,天下瘟疫盛行,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災情。
然而水滸作者卻要從大宋王朝繼五代而開基建國,曆數北宋世系至宋仁宗,並徵引宋名儒邵堯夫和隱士陳摶的詩話,讚揚趙宋應天命而開國。楔子里還用傳說來美化宋太祖和宋仁宗是天仙降世,甚至宋仁宗時的名臣包拯、狄青都是星宿下凡。對此金聖嘆獨具隻眼,說這些都是「為天罡地煞先作映襯」;「為一百單八座星辰作引」。然後通過讚美宋仁宗時的「三登之世」,道出「樂極生悲……天下瘟疫盛行」,引出洪太尉受命到江西信州龍虎山請張天師,而誤放天罡地煞魔君出世的故事。
本文僅對水滸幾種典型版本開卷里存在的常識性歷史錯誤,加以詮釋。
〇這八句詩,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個名儒,姓邵諱堯夫,道號康節先生所作。
據我查閱的水滸簡本,《評林本》和《雄飛館英雄譜本》均誤為:
此詩乃是宋太祖朝中一個名儒,姓邵,諱堯夫,道號康節先生所作。
〇甲馬營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來。
吳越先生(《吳越評水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注武德皇帝---按:武德是唐高祖李淵的年號(618-612),這裡說的「太祖」,分明是指宋太祖趙匡胤。但是趙匡胤的開國年號是建隆,然後改為乾德、開寶,從來沒有用過「武德」的年號,後文牢營中打「殺威棒」,也提到是「武德爺爺傳下來的祖制」。《水滸傳》中為什麼要把趙匡胤稱為「武德皇帝」,查了許多類書,都沒有這樣的解釋。這裡只能存疑。
【李西興按】《宋史·太祖紀》云: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諱匡胤,姓趙氏,涿郡人也。小說家簡稱之為「武德皇帝」,並非採用明清以年號稱皇帝之例。而是如《西遊記》里的「玉皇大帝」,是小說家據所謂「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冗長敬稱簡化而來的。出版界讚揚《吳越評水滸》:這是《水滸傳》從明代出版以來,文字最規範、註解最詳細、評論最中肯的一個版本。然仍有存疑盲點。由此可見,《水滸》的校注工作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〇一條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
馮夢龍《新平妖傳》仁宗朝御史何郯奏道:「……只可惜太祖皇帝四百軍州,看看侵削。陛下枉有堯舜之資,將來不免桀紂之禍也。」
李西興註:據《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宋太祖受周禪,初有州百一十一。計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十七。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陳洪進獻地,得州二。錢俶入朝,得州十三、軍一。四年(979),平太原,得州十、軍一。雍熙(984-987)中,天下上閏年圖,州、府、軍、監幾於四百。(2011年科發《平妖傳新注》255-256頁)
〇柴世宗讓位給趙檢點登基。
據歷史記載,周世宗柴榮兼備文治武功,可惜英年早逝,僅在位6年,就於公元959年病逝。當時其子宗訓只有七歲,繼位之後,主少國疑。手握兵權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見有機可乘,便於翌年借出兵征契丹之機,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發動兵變,回師開封逼周帝柴宗訓「遜位」,出居房州。《舊五代史》:「制封周帝為鄭王,以奉周祀,正朔服色一如舊制」(卷一一九)。鄭王於973年去世,謚曰「恭皇帝」。把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以兵變奪位的事件,美化為「柴世宗讓位給趙檢點登基」,是水滸作者為尊者諱的曲筆,繁簡諸本皆同。然而今人應對此加以註釋,讓《水滸》的讀者知道歷史真相。
〇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傳位給真宗皇帝,真宗又傳位給仁宗。
《評林本》和《雄飛館英雄譜本》均誤為:
……傳位與御弟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傳位與太子仁宗,乃上界赤腳大仙……
筆者原來簡單地以為是簡本在塗刪繁本時所出現的疏漏,然而當核對容與堂百回繁本《水滸》時,發現明刻《容本》也是:
……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傳位與太子即位。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
如果我們相信目前現存的水滸簡本均是據百回繁本《水滸》塗刪所致,那麼簡本水滸開卷中的這條錯誤,應是簡本對百回繁本《水滸》錯誤之延續。百廿回袁本《引首》里已對此誤加以訂正。金七十回本《楔子》與袁本《引首》同,說明金本由腰斬袁本所致是可信的。
〇一連三九二十七年,號為「三登之世」。
仁宗天聖元年(1023)至天聖九年(1031),確為九年。然而自明道元年(1032)至皇祐三年(1051),不是九年,而是二十年;自皇祐四年(1052)至嘉祐二年(1057)實際上僅為六年。那麼所謂三登之世,並非每登均為九年,實際上合計應為三十五年。簡本把三登之世截止到(加)[嘉]祐三年(1058),然而下文雲該年「春天,瘟疫盛行」,所以嘉佑三年是不應該包含在「三登之世」里的。
中國的傳統史學是以帝王世系和年號(或者說年月)為綱的。《水滸》開卷在不足千字的一段背景性文字里,竟存在明顯的帝王世系和年號推算方面的錯誤,說明該小說作者的草根性,或者說其書的創作或編撰是重故事的趣味性而忽視史實的。
【參看書目】
《水滸傳會評本》陳曦鍾等 輯校,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
《明容與堂刻水滸傳》影印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一百二十回的水滸》(據袁無涯本排印)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版,1959年五印
《水滸志傳評林》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福建建陽余氏雙峰堂刊本。全稱為《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志傳評林》,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日光慈眼堂藏本影印
《二刻英雄譜》,全稱為《精鐫合刻三國水滸全傳》。明崇禎年間雄飛館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東京內閣文庫藏本影印